牛顿吧 关注:8,640贴子:64,152
  • 26回复贴,共1

物质的弹性与屈服强度——力学就应当探究力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切物质均可断开,没有例外。


IP属地:辽宁1楼2023-05-03 09:39回复
    物质可有力,而虚空无力
    除了虚空,剩下的全部是物质。物质可被纯虚空隔开,由此,物质体可离散分布。
    自然虚空自身是完全连续的,只是物质可分布在其中而已,由此,即便部分虚空被物质所占,只是物质重叠在了虚空上,并非物质所在之处就没虚空了。当物质移动离开,则原处的虚空依然呆在原处根本未动,也就是说,物质移动离开,原处依然留有虚空。
    由此,自然虚空是完全连续的,物质占不占并不影响虚空的真正存在。被物质所占的虚空不为纯虚空,未被物质所占的虚空为纯虚空。其实一切虚空都是绝对虚空,只是为了方便,才把纯虚空与物质所占的绝对虚空那部分虚空适当的区别称呼一下。虚空的实质都是绝对虚空。


    IP属地:辽宁2楼2023-05-03 09:47
    收起回复
      由此,物质的弹性及屈服问题,就是看物质本身能够承载多大的力,而与虚空无关。
      假使物质体自身之中还有某些纯虚空泡在内,甚至物质的裂纹被纯虚空所割裂,那么,计算物质的连续截面,就要减掉被纯虚空所可开的那部分截面积。
      由此,这当然关乎到物质实际的截面及其应力。如果不扣除这个被纯虚空所隔开的截面积,那么,实际计算出的物质的强度,就会变小了。
      而在动态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形成时断时继的连接状态,也就是说,比如气态或液态,不排除总会有某些局部发生了断离,由此,出现被纯虚空暂时隔离的具有一定比例的截面。只是动态的,部分发生了纯虚空隔离,随机又由于物质的运动及胀缩而重新粘连在一起。
      所以,所谓连续介质的基本假设,也只能模模糊糊的搞那么一个假设。不如,用纯虚空可隔开物质来的更明确,当然,在要求不严格的状况下,可近似认为总有局部的物质内部完全连续。


      IP属地:辽宁3楼2023-05-03 10:03
      回复
        已经说了,整个自然虚空是完全连续的,并且也是绝对均匀的,这不是假设而是由于虚空密度为0
        这就保证了其必然完全均匀。
        但是,对于物质体,其就难以保证完全连续与均匀。


        IP属地:辽宁4楼2023-05-03 10:05
        回复
          广义的物质体
          尽管牛顿喜欢称作物体,但是,物质体很显然是由物质构成了。
          一切物质均有密度,也就是密度大于0。
          物质按照结构及分布特征分为两类:粒子物质和场物质。通常粒子周围有限半径之内分布有场物质。于是粒子都在其周围携带有部分场物质。
          广义的物质体,包括有大量粒子及其携带的场物质共同构成的物体。
          可把场物构成的物体,称作场物质体,还简称为场体。
          物质体就总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由于粒子构成,另一部分由场物质体构成,于是,比如说原子这个物质体,就有原子核、核外电子及场物质三部分组成,是由于场物质的粘结作用造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结成为原子。而并不仅仅是只有原子核及核外电子就可构成真实的原子,其还差一块微型场物质体,不然,就要弄荒唐的隔空传力的把戏力。
          所以,一切力均是物质的接触力,特别是外力,没有物质界面的相互接触,就根本无法形成外力。


          IP属地:辽宁5楼2023-05-03 10:14
          回复
            通常的物体断裂及断开,人们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但是,要真的被纯虚空所隔开,眼前的状况并不实际多见,原因是,一方面人们的目光无法见到场物质,或者说,人们的目光还难以穿透一切物质,并不能直接洞穿一切,另一方面就是受到地球环境的局限,人们主要生活在地球表面附近这个区域,由此,在太阳系引力场物质的包裹下,甚至在银河系之中被其自身的引力场物质所囊括,也很难直接见到绝对的纯虚空。
            但是,尽管如此,对于大的恒星系而言,其周围基本就是纯虚空,只是有不少宇宙粒子射线流会在这些浩瀚无垠的纯虚空里往返穿梭。
            于是,使得人们产生了某些误解,误认为电场可以屏蔽而引力无法屏蔽。其实,只要被纯虚空所隔开,引力在纯虚空力是不存在的,在纯虚空里,即便电场力也照样不可存在。
            所以,通常所说的物体断开,还不是绝对的断开,还差着依然有部分场物质的粘连,从而还会有引力,这种引力往往被称作弱引力,因为其与电场力相比较弱所以得名。
            而一旦引力场物质也断开了,才是物质体的彻底断开。
            在普通的研究中,特别是材料力学的探究中,往往是忽略这个弱引力的作用的。
            于是,又错误的认为,物质的弹性是什么电磁力造成了。
            其实,物质的弹性取决于物质的粘性密度引力与物质的电性密度斥力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而根本不可能仅仅是电磁力。


            IP属地:辽宁6楼2023-05-03 10:27
            收起回复
              当然,这类问题就牵涉到了引力与斥力的实质了
              虽然做不到一叶知秋,但是,核力,又被叫做强力,就是强引力。而且很明确,强力不是电性力。
              于是,就有了三种所谓的引力,弱引力、所谓异性电引力,加上强核力引力,随后还弄出了弱力这种四不像的实际只是电性密度斥力形成的强斥力超越了物质粘性密度引力所形成的强引力,进而略胜一筹,表现为弱力可导致核裂变了,就是在斥力的作用下乖乖的发生了裂解。


              IP属地:辽宁7楼2023-05-03 10:41
              收起回复
                物质的弹性及屈服到断裂,主要只是现象。
                由于直接说表面现象,容易出现混淆,因为物质的界面现象很多,大多与表面相关。
                但是,在哲学的意义上,表面现象,是指纯粹的现象层面,还没有深入到实质。


                IP属地:辽宁8楼2023-05-03 10:51
                收起回复
                  对于一般的物质,如果其要断开
                  则密度越低越容易。
                  这里所说的一般物质,就是所有物质,它们的共性,就是密度越低越容易断开。而不是其自己会自动的断开。
                  也就是说,即便物质密度极低了,其也不一定就自动断开,但是,物质无法做到处处完全均匀,这就会导致,其无法连续的拉伸,而永不断开。
                  不仅如此,物质除了可以呆在自然虚空里静止,物质尚可运动,由于物质的运动,特别是运动速度的不同,处在一起保持接触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的物质体,就会造成部分物质收缩,部分物质膨胀。很显然,要做到物质体内部不仅连续而且密度分布均匀,就是个极为难办的事情。


                  IP属地:辽宁9楼2023-05-03 10:59
                  回复
                    有意思的是,在介于固体力学与流体力学之间
                    弄出了个粘弹性或塑性力学,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粘性的作用,后者强调塑性形变的特征。
                    于是就有了流变学。


                    IP属地:辽宁10楼2023-05-03 11:02
                    收起回复
                      学固体物理的认为其最难,学流体力学的则认为粘性流的湍流世界最难,没有之二。
                      但凡难题,都是世界之难,容易了,早解决掉了。
                      不过,有的是假问题,有的是真问题。


                      IP属地:辽宁11楼2023-05-03 1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