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j吧 关注:8,330贴子:119,750

回复:这个贴吧没有真正INTJ,不要对号入座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的很好,和我想的一模一样。所以我不再次发表评价
我在其他地方也发表过类似的文章,但是下面不妨有类似“明确值得可实现” “魂道子”类似的人物,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带有主观情绪的回复。
于是后来我也渐渐不再发表言论了,也不会刻意找什么人交友。(之前也不会)交友的想法和做事的想法和你说的一致,我不想复述。
我的测试结果是intj t,虽然不想约束我,但是可以拿来分析,t代表动荡,不那么自信。因为有这种能力的,一般是生活艰辛,遭遇重大挫折,要么就是天资聪慧,我应该是属于挫折一类。
不过这么说的话,在有一段时间我就把自己锁起来,一个人呆着,厌学逃学。
偶尔刷贴吧,靠着简单爽快,不需要思考的骂人,得到一些爽快。特别依赖,想要找人倾诉,但是仅限于某个人。随意我感觉(其他测出intj)找交友的话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更多(其他人)的是刚看了几个解说视频,知道自己是i(内向)实际上自己测错了都不知道。就开始自我可怜了。
就是这些了。希望能看到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3-05-10 18:38
收起回复
    有没有一种可能,intj的这个所谓的交友并非真正的交友?只是随便闲聊一下的一个社群而已呢?在这个吧的,我也进过一个群,几十个人吧,30天未必能看到有一两次真正在那闲聊的,如果聊的话可能某一天有好几个人一起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3-05-13 23:29
    回复
      贴吧那评论区的字数限制,实在是放不下我的论述。
      在我眼里,荣格八维只是套上了一层壳,这层壳实在是显得多余并且没有必要。
      你是有结果了,然后再去找论证的,你的结果是根据你的经验,认知,判断来的。并不是什么所谓的荣格八维。
      至于想通过荣格八维,去解释人的复杂心理和行为更是魔幻,你大可像破窗效应,光环效应,那样直接了当的总结出一种现象或规律,完全不需要套理论。
      我不是不理解你想表达的是什么,而是我觉得这多余,并且没有必要,也不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当然这样讨论没有什么意义,我特意找了1个回答,应该是符合你的定义的。

      这位兄弟,首先讲解了INTJ的八维顺序,然后依据这个顺序,对INTJ的心理和行为过程进行分析。
      我对其分析概括如下:
      FI:我想要什么
      TI:我喜欢他什么
      TE:理性思考,判断值不值。
      咋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分析的头头是道。
      但就按我前面跟你讲的一样,你在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个结论是对所有人有效,还是只对这种情况有效。
      根据我有限的了解和认知来看,在工作以后,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心理过程。
      这样的心理过程并不是INTJ的专属。
      例如:在相亲的时候,女生会想,我想要结婚以后过安稳日子,轻松的生活(FI),所以他会提出,男方月入X万,要求有房有车这样的条件,最好也能有一些说话风趣幽默,长相好看等附加分(TI)。并且在相亲的时候,时刻判断是否男方是否能够满足这样的条件和要求,再去决定是否交往(TE)。
      你可以看到这样的过程,实际上他也是能够符合答主的描述,难道所有女生都是INTJ吗?
      包括男生的相亲过程也是这样,我就不举例了。
      你不从源头心理上去分析,只是在外围套用一个荣格八维的模板,去解读人的心理是没有用的。
      从源头来分析,女生想要什么,叫做欲望,而不是叫FI
      女生认为什么样的标准才值得喜欢,什么样叫幽默风趣,什么叫长的好看,来自于他的审美,他的情绪感受,相处体验,来自于他在成长过程中,这么多年以来内接触到的人。这是由个人成长环境和主观感受决定的,不是叫什么TI。
      举个例子:你从小到大见过的人都平均颜值都有吴彦祖的水平,那么自然在你眼里,没有吴彦祖好看的人就叫丑。
      所谓的是否值得交往,(TE),来自于对比,与自己的经验,周围环境,进行对比。
      所以从上面来看,每一个【成熟】的人,都会先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自己心理有1个标准(哪怕他说不出来这个标准是什么),然后再根据标准去打分。
      【重点】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欲望和评价标准都是会根据自己的成长环境变化的,这种欲望并不是天生的,后天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
      农村的女孩,可能对丈夫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老实本分,身强力壮,种地快就可以了。
      家境富裕的小孩,成年以后可能更在乎对方家庭是不是有与我相匹配的财力。
      成长环境自由随性的小孩,可能就在学生时代,就对对象没有特殊什么要求,就会有1个本能的标准,高颜值,身材气质好的异性。
      对于INTJ来说,我的成长环境不怎么好,我自然要提高异性的标准,寻找能够真正触达自己内心的人,所以他们可以在学生时代更早的注意到内在气质的要求。
      【重点】在这里,我明确提出了人行为动机的原因,是由欲望决定的,而欲望与成长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而不是像你说的,荣格八维从出生起就不会变化,而是所有人都是从自己欲望出发的,而欲望是可以被影响的。
      而事实上,我们对待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欲望和处理方式。
      你所谓的荣格八维的使用顺序,实际上没有这么复杂。
      例如:
      你在试图解决1个极其复杂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你就会不可避免的思考,使用所谓的TE能力,去解决问题。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有些人遇到问题就喜欢问别人,有些人遇到问题就喜欢百度,有些人就会直接放弃,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用TE去解决问题。
      这不就是荣格八维的使用顺序吗?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现象的成因,也是跟个人经历有关系的。例如,你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对你很好,很热情,热于帮你解决问题,那你是不是就会更多的倾向于寻求别人帮助,而不是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了?而INTJ不正是如此吗?你要是从小就是被他人咨询的那个人,被教育要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或者还是出于无奈被迫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最终也都会让你采取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问别人。
      哪怕你去安慰别人,也是这个道理。
      习惯独立解决问题,思考的人,在面对他人倾诉的时候,也往往容易采取理性思考的方法,给出解决方案。但在多次碰壁以后,也会慢慢的学会去用情感感受,优先采取安抚对方心理的方法。
      【重点】所谓的八维使用顺序,实际上与你的经历,事物性质,密切相关的,所以实际上没有使用顺序这种东西,人一直都是什么有效就用什么方法。
      到这里,我应该是把你的观点都回复完了。任何理论都是基于现实,荣格八维你可以用来解释一些东西,逻辑自洽就可以,但一定要深刻的认识到是【先有人的心理活动,然后才有的荣格八维】,你不从人的心理活动上进行分析,反而从荣格八维进行分析,去推导人的心理活动,是很魔幻的,这说明实际上你缺少【自己补充吧】。
      最后时代永远是进步的,我们作为后人要对前人的理论进行补充完善,修正错误的地方。而不是把自己放到前人总结的框架里,让自己走不出去。荣格的时代,没有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但现在你可以用SPSS数据分析,去校验理论是否正确,去看看不同八维,不同使用顺序和分值的人,在你所谓的本质上,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IP属地:浙江25楼2023-05-16 14:51
      收起回复
        说的太好了,跟我想的一模一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3-06-02 14:01
        回复
          很好,我的评价就是不做评价,刚了解到,谢谢科普。


          IP属地:河北31楼2023-06-09 14:49
          收起回复
            有没可能现实交友也没什么意义,什么事谈意义就很dinner,对你来说意义和利益挂钩的话,那咱们价值观就不同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3-07-06 17:02
            收起回复
              mbti与荣格八维本质上只不过是一个效率较高的自我认知与提升的工具,我到底是不是intj根本无所谓,为了达到目的,我是什么都可以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3-07-09 13:24
              回复
                但我对你说的“mbti只有十六型人格,不可能涵盖所有人”有不同意见。mbti类型只不过反映一个人的认知偏好、思维方式,而且这是天生的。如果你说无法涵盖所有人,只能说明你的分类标准不统一,这是有问题的。也许你想说有的人会是intj加intp,但其实这种情况只是短时间内的测试结果而非此人真实偏好倾向(个人意见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23-07-09 13:32
                收起回复
                  两个月前的帖子还在活跃,挺牛的,贴吧首页还有几年前的帖子。MBTI科学性确实有待商榷,硬要说这个测试有什么作用的话,我认为至少做到了这点——把有相似表现的人按照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分类。然后具有类似表现的一群人在网络社区抱团寻找回应和共鸣。至于这个“类似”究竟是何程度,其实也很难量化。这是现下在年轻人群体中时兴的东西,而类似的套路不过是几年前的星座玩法(且只论太阳、月亮、上升星座的那种)。
                  关于现在能在网络上看到的INTJ等类型性格的发声,只能确定一点,就是这些声音都是由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上行为表现相似的【同类】个体(假设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并未美化自己的行为表现)发出。除此之外,很难阐明MBTI有多大的作用和意义。
                  即便按照MBTI这个测试的创始人的分类方法,在统计学意义上进行了16项人格的分类,也很阐明MBTI的科学性,但这个测试之所以广为流传,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样“分类”出的INTJ的人们,确实有共同点,不仅限于行为表现,可能还包括早年经历、心路历程等等。否则统计学也将不存在。
                  逛了一下INTP和INTJ的贴吧,我没怎么发过帖子,但在这里长篇大论,不仅是因为我正在用电脑,输入效率较高,还是因为我挺想表达一下对MBTI和我所测试出的INTJ-A这个类型的看法。可能在各位路过的看官看来,有些摆弄的嫌疑。但我想发表一下我的观点,尽管它并不全部与楼主你的贴子内容相关。
                  尽管我们只是在某一种分类方法下,在统计学意义上属于了“同类”,在心理学上也许很难定量分类讨论同一人格类型下所有人的行为动机和目的,也很难深入讨论行为表现的根源,但我仍然认为,这项测试与各个人格类型的抱团行为有一定的意义。长期以来,具有类似的行为表现的INTJ的人们(起码分类结果如此)在人群中相当少见,也正是因此,为了不要陷入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质疑,INTJ们只好抱团寻找共鸣,并且其中具有一定表达欲的人们在广泛发声。这仅仅是最为浅薄的意义,而如果能够在茫茫的网络中,偶尔从别人的经历分享中获得一丝丝点拨,那将是少有且珍贵的收获。固然大部分人测试MBTI,在我看来,不过是想要给自己贴标签,然后圈地自嗨,甚至导致更难从别人身上习得优点。不见他人,只见和自己类似的同类人,犹如在一个封闭的水晶宫中无时无刻不听着自己声音的回响。长此以往,人会变得更愚蠢,是相当有可能的。
                  然而,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给别人、给自己贴标签,我认为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大家都太忙,没有时间了解别人,也没有时间了解自己,我们迫切寻求一个答案,于是寻找一个看上去有那么点科学但是可玩性又足的方案。玩MBTI的都是年轻人居多,我认为,这同样也是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时髦的社交方式。
                  只是在贴标签的同时,也要清醒。毕竟对于自我的探寻,从来都不能只依靠90道测试题,更何况这个测试的科学性,相当地有待商榷。MBTI不是绝对科学,但也并不是毫无用处。
                  回到楼主的帖子所讨论的问题,我认为这个贴吧是有该测试中划分的INTJ的,毕竟在统计学意义上有相似性的INTJ人们,也许也想要了解更多,无论是什么,但大部分的他们也许只是想要观察,而其中极少部分的表达欲较强的,才会发帖。大多数INTJ们不发言,常常是因为他们想要探究的问题,已经经过自己审慎的思考,并且他们明白这类问题少有答案。这类人中,也许少有人愿意真正地在这个贴吧里讨论什么,毕竟他们明白,现如今在网络上严肃的讨论越来越少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不一定有充足的表达欲,因为在这里表达没有太大意义。
                  时间有限,文字组织得不是太好。本回答并不是要支持或是反驳帖子中的哪个回复,随手敲字,请勿太认真。就如面对MBTI时一样,不要太认真,但仍然可以当作是不错的社交手段。这样看待这项测试,也不会轻易地失望,偶尔甚至能获得一点点惊喜。而对于本贴吧中同属于MBTI中“INTJ”这个分类的人们,我相信大家是在行为表现上有一定的共同点,但程度几何,其实很难量化。假如自由意志并非虚幻,那么你我都是动态的个体,所有的行为、动机都并非任何量表、计算机等量化工具所能轻易确定。只是在行为表现上有一定共同点的大家,不必在追求认同这件事上太过认真,但偶尔,其实也可能在别人的经历分享中获得一点点收获——毕竟在统计学意义上确实有一定的共同点。
                  把MBTI当作工具,把标签当作工具,但保持清醒即可。MBTI有时候,只是一种交到新朋友、“同类”的部分人分享观点和经历的工具。It selects, but never chooses.


                  IP属地:保加利亚35楼2023-07-09 23:01
                  回复
                    非常非常感谢你的回复,阅读你的文字时,我忍不住的开始兴奋,有一些激动。我的测试结果也是INTJ-A,当然这个类型不能说明什么。但我在阅读你的文字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感,我从来没有在跟别人的聊天的时候体验过这种感觉,你的思维过程跟我很像,我有时碎碎想时,说的也是跟你一样的话。非常感谢你的回复,你让我认识到我不是一个人,在这个贴吧里,我没有对其他人都没有人认同感,而你让我觉得你跟我是同一类人。
                    我希望获取你的联系方式,哪怕我加了你好友,我们就再无沟通。@红缃枫


                    IP属地:浙江36楼2023-07-09 23:25
                    收起回复
                      其实也许可以这样概括说,INTJs需要利用标签更好地提升自己,从而达到去标签化。对我来说,mbti最大的用处竟然是让我溯源接触到了荣格八维,即真实有用的特质论得以让我为自己新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其实个人非常赞同楼主不认同类型论的观点。我的原因是:1.一看网络上关于“标签”而产生的“对立战争”与“鸵鸟心态”引发的“抱团”行为,就感到不快。2.当然这观点也许也与个人的理想化的价值观有关系。我希望人们心中不再存在“标签”带来的隔阂,也就是实现“相对平等”。
                      看楼主与各位的发言能让我自己获得很多启发,感谢各位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37楼2023-07-10 12:42
                      回复
                        还行,测了多次都是intj,来这个吧的目的就是看帖子。
                        看这个世界多么抽象🤣🤣🤣哈哈哈哈!!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3-07-18 04:19
                        收起回复
                          intj只是不喜欢社交,不代表不会社交,交朋友是社会必要的能力,知道有利益,肯定会去做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3-07-19 01:07
                          收起回复
                            我们谈论不代表要交朋友,如果真的感觉很合拍才会去交朋友。我周围也有这样一些人,TA们认为聊的来就是朋友。我不赞同,仅此而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3-08-02 07:39
                            回复
                              同意,感觉这里的所谓的“intj”,只不过是做这个地方寻找自己可悲的自我认同罢了,真正的intj不需要这样子的认同,我个人测试结果是intj,查阅资料后,想到来这里收集一下经验,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获。而那些所谓的intj,只是在用这个标签,遮掩自己的不堪,自抬身价罢了。
                              还有,谢谢楼主推荐的大五人格,会去探索一下,也算是有收获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3-08-15 03: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