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1
前言............................................................2
1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1.1患儿的生理特点.........................................21.2患儿的心理特点.........................................32 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32.2方法...................................................32.3观察指标...............................................42.4统计学方法.............................................43 结果...........................................................44 讨论...........................................................5
5.参考文献....................................................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摘要:目的: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了110例患儿进行探究,通过在护理过程中巧妙应用沟通技巧,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满意度的效果。结果:随着护患沟通的深入,患儿的投诉率也下降了,这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及科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患儿;沟通;技巧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pediatric nursing
Abstract: Objective: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110 cases of children to explore, through the clever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nurs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children satisfaction effect. Resul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the complaint rate of children also decreased, which also improv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hospital and the department. Conclus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can help nurses more clearly grasp the disease of childre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and parents. These effect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are very worthwhile.
Key words: nurse; Children with children; Communication; skill
前言
儿科患儿需要接受护理和治疗,而由于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他们与成人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科患儿和家长一般都处于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而且很多患儿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求,这就需要护士运用一些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与患儿和家属进行沟通,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儿科护理环节中,有必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护患沟通模式[1]。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儿童和家长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通过使用合理的技巧同患者之间展开沟通,能够提升医院的整体医护水平[2]。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的研究,对于改善儿童医疗体验、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保障护士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患儿心理特点1.1患儿的生理特点
患儿是指0-18岁的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特点上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
(1)儿童的生长发育快:孩子在成长期机体生长激素分泌处于较高水平,生长发育较快[3]。这就使得他们对于必要的营养,如盐、蛋白质、维生素、钙和铁,变得越来越紧迫。
(2)器官未成熟:儿童的器官和组织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不正常的反应。例如,婴儿的肝功能、肾功能、消化功能等器官均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4-5]。
1.2患儿的心理特点
护士在照顾患儿时,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以便更有效地提供护理,这可能涉及到多个方面:
发展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受其发展阶段的影响,因此,护士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身高等特征,了解其心理发展阶段并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
心理压力: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压力,如疼痛、分离、心理恐惧等,护士应该积极采取缓解压力的措施,如提供情感支持,让患儿感到愉悦和安全[6]。
对治疗的认识:患儿对治疗的认识不同,对治疗的态度和心理状态也不同。护士应该积极与患儿沟通,解答患儿疑虑,使其更好的理解治疗内容。
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治疗期间,孩子们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7]。
2 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10例患儿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34名男和21名女,年龄在6~14岁间,平均(8.94±0.73)岁。对照组,33名男和22名女,年龄在6~14岁间,平均(9.03±0.8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还加强了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以提升护理效果。其内容有。(1)采用预防性沟通。护士应该尽快为患者和家庭成员提供有关疾病发展、治疗结果以及使用清晰易懂的话语来阐述治疗原则和目标。此外,护士还应该提醒家庭成员使用留置针,以及如何避免使用这种针头,并且在麻醉后再进行穿刺,还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服药,以便让家长更好地遵守。(2)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与患儿家属保持密切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8]。(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9],也要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说明发病内容和情况,传授其基本的护理常识和技巧,提高患儿家属内心的稳定程度。(4)使用简单的语言: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词汇,以确保儿童能够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5)创造轻松的氛围: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感。(6)关注儿童的情绪: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态度,以适应他们的情绪需求。(7)倾听儿童的想法和需求: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8)在与儿童交流时,可以使用一些视觉辅助工具,如图片、漫画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2.3观察指标
在本研究中,主要统计和分析护患纠纷率和患儿家长满意率。
2.4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中,数据统计和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
3 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及其家长的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对照组(n=90) 60 31 19
观察组(n=90) 83 19 8
4 讨论
由于儿童年纪较小,他们的心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温暖、亲切、友好的态度来进行沟通,给予儿童安全感,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帮助他们适应医院环境,使得治疗更加顺利。对于家长的参与也非常必要。家长是儿童得到支持和安慰的关键人物,护理人员要启动家长的信任和参与,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配合其协助儿童进行康复,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0]。
在与患儿沟通中,尊重病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因为儿童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和不安,而护理人员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站在患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护理人员要尽量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的感受、需求和期望,尊重儿童的个性和价值观,根据儿童的喜好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多的医学术语和难以理解的用语,提高儿童对治疗的理解和信任。在与患儿沟通时,护理人员的语气和语调对患儿产生很大的影响。适当的语气和语调能够使患儿感到被关注、被照顾,减轻其负面情绪,增加其对治疗的参与度。
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意义如下:(1)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建立起互信、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关系,帮助儿童和家属更好地接受和信任医疗护理人员。(2)了解患者情况:通过与儿童和家属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病情、病史、症状和治疗情况,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护理服务。(3)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与儿童和家属的沟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过程,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缓解焦虑和恐惧:在与儿童沟通时,医疗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温暖、关爱的态度,缓解儿童和家属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降低他们的痛苦和不适感。
护士应当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安排有效的沟通机会,特别是当病人处于脆弱、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更要注意不要让病人的消极情绪得到放大。最好选择患儿状态良好、平静从容的时候和其进行沟通,这样会更容易引起患儿的共鸣和认同。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与患儿进行沟通,例如:当亲人或朋友来探望时,护理人员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与患儿进行一些心理疏导或情感交流;在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
参考文献
[1]牟宗娜.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236-237.
[2]董丽艳.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89-90.
[3]张源.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0):5-6.
[4]宋欣.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35-36.
[5]王雪莲.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17):152-153.
[6]王雪莲.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17):152-153.
[7]周娟. 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干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8]贾笑非.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53-254.
[9]朱晓丽,孟娇,靳宁.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199+204.
[10]周娟. 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干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摘要............................................................1
前言............................................................2
1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1.1患儿的生理特点.........................................21.2患儿的心理特点.........................................32 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32.2方法...................................................32.3观察指标...............................................42.4统计学方法.............................................43 结果...........................................................44 讨论...........................................................5
5.参考文献....................................................
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摘要:目的: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本研究选择了110例患儿进行探究,通过在护理过程中巧妙应用沟通技巧,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满意度的效果。结果:随着护患沟通的深入,患儿的投诉率也下降了,这同时也提高了医院及科室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患儿;沟通;技巧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pediatric nursing
Abstract: Objective: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110 cases of children to explore, through the clever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nurs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children satisfaction effect. Resul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the complaint rate of children also decreased, which also improv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hospital and the department. Conclusion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can help nurses more clearly grasp the disease of childre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 and parents. These effect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are very worthwhile.
Key words: nurse; Children with children; Communication; skill
前言
儿科患儿需要接受护理和治疗,而由于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他们与成人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科患儿和家长一般都处于焦虑、紧张等情绪状态,而且很多患儿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病情和需求,这就需要护士运用一些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与患儿和家属进行沟通,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儿科护理环节中,有必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护患沟通模式[1]。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理解儿童和家长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另一方面,医护人员通过使用合理的技巧同患者之间展开沟通,能够提升医院的整体医护水平[2]。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的研究,对于改善儿童医疗体验、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保障护士职业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患儿心理特点1.1患儿的生理特点
患儿是指0-18岁的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特点上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
(1)儿童的生长发育快:孩子在成长期机体生长激素分泌处于较高水平,生长发育较快[3]。这就使得他们对于必要的营养,如盐、蛋白质、维生素、钙和铁,变得越来越紧迫。
(2)器官未成熟:儿童的器官和组织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不正常的反应。例如,婴儿的肝功能、肾功能、消化功能等器官均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4-5]。
1.2患儿的心理特点
护士在照顾患儿时,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以便更有效地提供护理,这可能涉及到多个方面:
发展阶段:患儿的心理特点受其发展阶段的影响,因此,护士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身高等特征,了解其心理发展阶段并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
心理压力: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压力,如疼痛、分离、心理恐惧等,护士应该积极采取缓解压力的措施,如提供情感支持,让患儿感到愉悦和安全[6]。
对治疗的认识:患儿对治疗的认识不同,对治疗的态度和心理状态也不同。护士应该积极与患儿沟通,解答患儿疑虑,使其更好的理解治疗内容。
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治疗期间,孩子们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7]。
2 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从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10例患儿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34名男和21名女,年龄在6~14岁间,平均(8.94±0.73)岁。对照组,33名男和22名女,年龄在6~14岁间,平均(9.03±0.8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方法
1.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还加强了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以提升护理效果。其内容有。(1)采用预防性沟通。护士应该尽快为患者和家庭成员提供有关疾病发展、治疗结果以及使用清晰易懂的话语来阐述治疗原则和目标。此外,护士还应该提醒家庭成员使用留置针,以及如何避免使用这种针头,并且在麻醉后再进行穿刺,还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服药,以便让家长更好地遵守。(2)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该与患儿家属保持密切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8]。(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9],也要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说明发病内容和情况,传授其基本的护理常识和技巧,提高患儿家属内心的稳定程度。(4)使用简单的语言: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词汇,以确保儿童能够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5)创造轻松的氛围: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感。(6)关注儿童的情绪: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态度,以适应他们的情绪需求。(7)倾听儿童的想法和需求:在与儿童交流时,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8)在与儿童交流时,可以使用一些视觉辅助工具,如图片、漫画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2.3观察指标
在本研究中,主要统计和分析护患纠纷率和患儿家长满意率。
2.4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中,数据统计和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
3 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及其家长的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对照组(n=90) 60 31 19
观察组(n=90) 83 19 8
4 讨论
由于儿童年纪较小,他们的心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温暖、亲切、友好的态度来进行沟通,给予儿童安全感,缓解他们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帮助他们适应医院环境,使得治疗更加顺利。对于家长的参与也非常必要。家长是儿童得到支持和安慰的关键人物,护理人员要启动家长的信任和参与,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配合其协助儿童进行康复,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0]。
在与患儿沟通中,尊重病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因为儿童在面对疾病和治疗时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和不安,而护理人员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站在患儿的角度考虑问题:护理人员要尽量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的感受、需求和期望,尊重儿童的个性和价值观,根据儿童的喜好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多的医学术语和难以理解的用语,提高儿童对治疗的理解和信任。在与患儿沟通时,护理人员的语气和语调对患儿产生很大的影响。适当的语气和语调能够使患儿感到被关注、被照顾,减轻其负面情绪,增加其对治疗的参与度。
儿科护理中护患沟通意义如下:(1)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建立起互信、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关系,帮助儿童和家属更好地接受和信任医疗护理人员。(2)了解患者情况:通过与儿童和家属的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病情、病史、症状和治疗情况,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护理服务。(3)提高治疗效果:通过与儿童和家属的沟通,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过程,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4)缓解焦虑和恐惧:在与儿童沟通时,医疗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温暖、关爱的态度,缓解儿童和家属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降低他们的痛苦和不适感。
护士应当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安排有效的沟通机会,特别是当病人处于脆弱、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更要注意不要让病人的消极情绪得到放大。最好选择患儿状态良好、平静从容的时候和其进行沟通,这样会更容易引起患儿的共鸣和认同。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抓住适当的机会与患儿进行沟通,例如:当亲人或朋友来探望时,护理人员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与患儿进行一些心理疏导或情感交流;在孩子的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减轻焦虑和压力。。
参考文献
[1]牟宗娜.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236-237.
[2]董丽艳.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89-90.
[3]张源.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0):5-6.
[4]宋欣.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35-36.
[5]王雪莲.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17):152-153.
[6]王雪莲.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17):152-153.
[7]周娟. 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干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8]贾笑非.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253-254.
[9]朱晓丽,孟娇,靳宁.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199+204.
[10]周娟. 儿科护理实习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干预研究[D].东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