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式缺氧里最好玩的内容,也是最难玩的内容。简单的自动化,基本看看就会了。但是要实现某些稍微复杂的功能,不是学数电的,可能还真玩不转。我自己自学过一段时间,也算小有成就,但是对于部件精简方案的分析,往往会花很长时间,远不如专业人员一眼成型那么利索。我想可能多数8u都有类似的经历吧。
为了更快的设计模块,我把一些常用功能单独设计成小模块,用的时候把它们直接拿来用就好。或许不是最精简的,但胜在方便。下面就把其中简单一些的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1.单循环脉冲发生器

两端分别输出稳定的红色和绿色,但每周期都快速交替闪烁一下,周期长度由缓冲门(可换成过滤门)设定。这个可以用时间传感器实现,但在某些空间吃紧的地方,用逻辑门可以埋在墙里。而且可以通过持续输入绿信号来抑制它的周期,撤除后周期自动重置,这一点时间传感器无法做到。
2.双循环脉冲发生器

功能等同于时间传感器,优点是可以埋墙,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原件合并,从而在不增加原件基础上实现时间传感器的功能(比如吃气门)。而且可以用绿信号抑制周期,撤除后周期自动重置。
3.双非门锁存器

锁存器是游戏自带的自动化原件,但解锁很靠后,可以在前期就用非门来实现锁存器功能。两个头尾相接的非门,会自发的在一端形成稳定红信号,另一端形成稳定绿信号。当红端输入一个绿信号时,可以使红绿端反转,即使绿信号消失,这种反转也不会自发恢复,从而达到锁定信号的作用。
4.绿信号转单次红脉冲信号

输入持续红信号,会持续输出绿信号。输入持续绿信号,会在短时间内输出红信号,然后持续输出绿信号。也就是说它会把持续绿信号转变成单次红脉冲信号。脉冲持续长度由过滤门设定。
5.绿信号转单次红脉冲信号

在4的基础上再加一个非门即可。
6.红信号转单次红脉冲信号

还是在4的基础上加一个非门,但这次加在输入端。
7.红信号转单次绿脉冲
在4的基础上前后都加非门就行了?确实,可以这样实现,但是它需要4个原件。
你也可以用3个来实现它。

3原件版需要用到与门,占地有点大。具体用哪个,可以因地制宜。
记住这些原件组合的作用,可以更方便的做出火箭自动补给、吃气门、夹土推土一体门等常用的模块。如果大家有好用的自动化小模块,也欢迎展示出来。
为了更快的设计模块,我把一些常用功能单独设计成小模块,用的时候把它们直接拿来用就好。或许不是最精简的,但胜在方便。下面就把其中简单一些的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1.单循环脉冲发生器

两端分别输出稳定的红色和绿色,但每周期都快速交替闪烁一下,周期长度由缓冲门(可换成过滤门)设定。这个可以用时间传感器实现,但在某些空间吃紧的地方,用逻辑门可以埋在墙里。而且可以通过持续输入绿信号来抑制它的周期,撤除后周期自动重置,这一点时间传感器无法做到。
2.双循环脉冲发生器

功能等同于时间传感器,优点是可以埋墙,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原件合并,从而在不增加原件基础上实现时间传感器的功能(比如吃气门)。而且可以用绿信号抑制周期,撤除后周期自动重置。
3.双非门锁存器

锁存器是游戏自带的自动化原件,但解锁很靠后,可以在前期就用非门来实现锁存器功能。两个头尾相接的非门,会自发的在一端形成稳定红信号,另一端形成稳定绿信号。当红端输入一个绿信号时,可以使红绿端反转,即使绿信号消失,这种反转也不会自发恢复,从而达到锁定信号的作用。
4.绿信号转单次红脉冲信号

输入持续红信号,会持续输出绿信号。输入持续绿信号,会在短时间内输出红信号,然后持续输出绿信号。也就是说它会把持续绿信号转变成单次红脉冲信号。脉冲持续长度由过滤门设定。
5.绿信号转单次红脉冲信号

在4的基础上再加一个非门即可。
6.红信号转单次红脉冲信号

还是在4的基础上加一个非门,但这次加在输入端。
7.红信号转单次绿脉冲
在4的基础上前后都加非门就行了?确实,可以这样实现,但是它需要4个原件。
你也可以用3个来实现它。

3原件版需要用到与门,占地有点大。具体用哪个,可以因地制宜。
记住这些原件组合的作用,可以更方便的做出火箭自动补给、吃气门、夹土推土一体门等常用的模块。如果大家有好用的自动化小模块,也欢迎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