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吧 关注:3,612,360贴子:72,952,830

回复:开帖讲点高考往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当时在上学的时候,是基本不在课间干什么学习的事情的。
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试过那些紧凑的时间管理方案哈,只是一路试下来这个最适合我而已。
注意,选择一时的放松不代表偷懒或者不努力,这是每个人的特点决定的,单纯认为我要往死里学和因为想偷懒而去放松都是不可取的。
选择的结果不重要,我再次强调一遍,因为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重要的是选择的原因,分析的方法。


IP属地:北京287楼2023-04-23 16:37
回复
    我上午大概7点过几分起床,然后随便吃点早饭,去踩7点15的早读。
    我试过大概一个月的5点半起床,但事实证明起的太早会破坏我一天的精力,不在状态的一天是抵不上多的那几个小时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89楼2023-04-23 17:17
    回复
      然后我不太喜欢早读,尤其是冬天的时候,门窗紧闭,总让我感觉空气很浑浊,氧气不足就会状态不好。所以除了需要读书的时候,和老师来检查的时候,我一般会选择默读。
      在我还在学竞赛的时候,我甚至会溜到竞赛教室去早读,因为这样的话一般没人来查。
      问就是去搞竞赛了。
      课间属于标准的零碎时间,除了偶尔的一些新方法实验,如果要用到零碎时间的话,一般我都是选择起来走走,换个脑子,或者思考点学习方法什么的。


      IP属地:北京291楼2023-04-23 18:06
      收起回复
        然后我把上课分为两种,有老师的课和自习课。而我认为,自习课才是精力花费的大头,老师正常上课的部分不需要最大马力的投入。
        当然这是指高三后期复习哈,新课是要好好听的。
        我的听课标准很简单,会的不听。然后我会拿这段时间去做和这个科目相关的事情。
        拿讲解试卷为例。我会特别关注下当时自己拿不准和做错的题目,然后老师在讲其他部分的时候,我就会开始分析试卷啊,写总结啊,研究错题啊,思考下一步学习方法的改进方向啊等等。
        这些事情是不需要全神集中的,所以消耗不了太多精力,实际上,你本来也得留个心眼知道老师大概在讲什么,这样万一老师点你起来你才不至于被挂着。
        在本来就会被打扰的环境下,我就不会选择专心做什么事情。


        IP属地:北京292楼2023-04-23 18:25
        收起回复
          中午我们是12点下课,然后1点我会午睡。虽然上大学后由于北大阴间的课程安排改掉了午睡的习惯,高中的时候我会睡上1个小时,也就是到2点起床。
          然后一如既往地去卡2点15的底线时间......
          晚上我们标准下课时间好像是10点40,这个点有点记不清了,在高二的时候,由于租房子在校内,我曾经在教室上自习上到过12点,那段时间还是蛮拼的。
          高三的时候我倒是会选择按时放学走人,然后回家吃上一次水果,和我妈聊聊天什么的,然后11点多上床看看睡前的东西。
          在没有什么需要每天做,或者需要记的东西的时候,我会选择看一本小说什么的,然后12点15开始睡觉。
          有段时间我觉得要锻炼身体,然后晚上放学后还会去操场跑两圈,后来就统一把锻炼时间放到学校的体锻上去了。


          IP属地:北京293楼2023-04-23 19:37
          收起回复
            大家可以看出来,其实一天里我大概做了两种事情。
            一种叫做思考,也就是研究下一步要怎么做,或者说方法对不对什么的。
            这一步是不会耗费什么体力的,更多的是用各种零碎时间,要多想。
            总结和分析试卷也算是想,只不过我们需要把它诉诸笔头罢了。
            当你走路也在想,吃饭也在想,一直在想,那就一定能想出个什么东西来。没有人是一步就获得很好的学习方法的,只是我不喜欢把“想不出来”怪罪在天赋上,而是相信只要一直在想,就一定能想出来,这就是思考。


            IP属地:北京294楼2023-04-23 20:43
            收起回复
              而另一件我做的事情就是练习。
              练习是在上面提到的思考的指导下进行的,它需要整块且最好不会被过分干扰的时间,因此我常常安排在晚上的晚自习。
              很明显,我们希望高考的时候自己能够开足马力,投入所有精力进行答题。那么相对应的,练习这种和答题强相关的事情我们最好也要投入所有精力,能有多专注就要多专注。
              其实一个人持续完全忘我的专注是持续不了多久的,所以要省着点用这个时间,好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去刷题练习。
              刷题不仅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因为一个有效的刷题是要求我们带着目的去刷的,这块我后面会好好讲,总之就是会非常耗精力。


              IP属地:北京295楼2023-04-23 20:55
              回复
                思考(整理)和练习就是你的两个选择,二者本身也是缺一不可。
                所以,所谓精力分配,就是合理规划什么时候在思考,什么时候要练习,效果最好。
                至于睡眠,就是加燃料嘛,我是不赞同克扣睡眠的,除非你真的很多事情要做,很缺时间,否则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定要重要得多。


                IP属地:北京296楼2023-04-23 21:09
                收起回复
                  今天讲讲我当年怎么搞化学的氧化还原的吧,算是对怎么做规划的一个事例。
                  我当时学化学的氧化还原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那一系列的得失电子,升降价到氧化还原的逻辑链。
                  就算勉强把它们的关系记住,做题的时候一急就会脑子一片空白,极大影响做题的流畅度。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99楼2023-04-24 15:14
                  收起回复
                    这可能不是化学的主要问题,或者说什么核心问题。
                    但这个问题很明显,所以我就要想办法解决它,为此我就设计了一些专项训练来尝试解决它。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就抽出了几分钟的样子,拿了一个小本子,写下这些名词之间的关系,然后训练自己看到一个就想到剩下几个的反应能力。
                    这个过程虽然耗神,但实际上每天也就花了5分钟而已。
                    这就是最开始的尝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00楼2023-04-24 15:28
                    回复
                      后来我还尝试给这些名词赋予颜色,情感什么的,然后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化学的这些名词的快速反应。
                      同时,我也会继续刷化学氧化还原相关的题。而且做题的时候,会侧重于利用我训练快速反应的结果,看看这样的方法能不能改善我现在的化学处境。
                      如果不能,那就再想想新方法。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01楼2023-04-24 16:17
                      收起回复
                        后来我发现,就算熟练掌握这个逻辑链,也很难快速做题,所以我就开始琢磨是不是元素价态的问题。
                        原来我是不背价态的,就算是硫酸的s,我都要用o和h的价态去倒推,但我后来猜测,这样会大幅拉低做题速度。
                        所以我又去整理了常见的元素和价态,然后每晚上睡前就专门训练,争取做到条件反射一样的看见化合物,就能知道价态,跳过计算的一步。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02楼2023-04-24 21:10
                        收起回复
                          这样一步步解决可能的问题,然后想方法,去尝试,我就是这样挣扎的。
                          所以我总是觉得自己不算是有天赋的人,只是我选择挣扎下去,牺牲掉很多别的东西,换来了这些而已。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09楼2023-04-25 14:38
                          收起回复
                            人大多会从以往的经历里得到一点启示,这样的启示是唯一的,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只会把它们当作一些普通的名句而已。
                            而对当事人,这可能就会是他的座右铭。也就是说,很多事情必须要自己经历,得到的才是真物。
                            高考就是这样的事情,对于一场巨大的考验,你的态度决定了你能否获得点什么,认真思考,才能在事后获得经验。
                            人生在这一块是很公平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10楼2023-04-25 14:43
                            收起回复
                              不得不承认,好的师资确实对我有着很好的帮助。我高中的语文老师是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我们高一高二的时候,她都会被拉去关上几天改卷子。当然,轮到我们高考的时候她是不会去改的,这是规矩。
                              因此,我也比较了解语文作文的评分细则,所以呢,今天就来讲讲语文作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13楼2023-04-25 20: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