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论点”:“极端精英主义”
这要么是“教条主义”式的蠢,要么是玩“文字游戏”的坏。
什么是“精英主义”?难道所有的,由社会精英人士策划并领导社会分工协作,都能叫“精英主义”吗?
这显然是对“精英主义”的低级误解。
那么现在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精英的存在是合理且必要的,精英本身是一个褒义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每一个社会都需要精英。
那为什么加上“主义”二字,就带有贬义的意味了呢?
首先,“主义”是一种理念或者说系统性的思想或信念,甚至是一种理论,而不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
不能因为某个社会有精英,就上升到“精英主义”的程度。
“精英主义”需要精英,其他“主义”,比如“平民主义”等,也需要精英。社会筛选出一部分精英,他们展现优势,发挥特长,人们都信任并佩服精英的能力,并同意社会精英成占主导地位,这是普遍又合理的社会分工,并不是所谓的“精英主义”。
从流浪地球的人物来看,“三人行必有我师”,刘培强是航空航天的精英,周哲直是战略决策的精英,图恒宇是人工智能开发的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应当享有更高的地位,以施展他们的才华,这是有精英,保存精英,这并不是精英主义。
而相反“精英主义”,往往是因为他们某方面的优势,而全方位地占领并不属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不管什么领域,都得他们说了算,都得服从于他们。即他是精英,都得听他的,这才叫精英主义。这才是真正让“精英主义”沦为贬义的根本原因,即成为“主义”后的推崇的对象占主导,而其他要素无用论。
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流浪地球,根本找不出所谓“精英主义”的影子。
反而有很多精英们无奈的情节,让人感慨:
①吴京为了家人能进地下城,面试航天员时被550W的故意试探而“激怒”,
②图恒宇只为给女儿虚拟的完整人生,不惜铤而走险。
③周哲直不厌其烦地劝导助手,什么是公平和责任,
以及面对解码专家给出解码事件不够时发出“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毁灭上。”的感慨
……我就不多说了,很明显,楼主根本就不懂“精英主义”的精神内核,而是只知道字面意思张冠李戴,真是贻笑大方。
——————————
这里插一段,其实最符合我心目中对“精英主义”的定义的,就是昂撒文化,尤其是米利坚。
为什么米利坚会沦为霸权主义的代表,用科技、金融、政治、军事等各种手段从全世界收割财富,
是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样绝大部分的收益,都归“精英”们所有,适当溢出一点给中产,而底层老百姓只要维持基本的生存就可以了。
而现在,收割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原本可以溢出给中产的部分都大打折扣了,所以米利坚中产阶级比例严重缩水,大量中产滑落底层。
好了这个只是插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