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吧 关注:42,885贴子:740,586

回复:《流浪地球》世界观的割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啊好啊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3-04-16 10:11
回复
    看科幻是看什么?是看哪些是现实,哪些能成为现实吗?有人看了科幻评论说:这啥啊,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嘛,没意思。那这人的思想是被禁锢的,他看不懂科幻。
    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是想象力,最难得的是想象力,最核心的是想象力。
    想象力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这也是当科幻作品中的内容如果真能够“照进现实”会给人带来多么大的震撼和激动的原因。
    拿现实中的尺去卡科幻作品的内容是否合理,本身就是禁锢想象力的一种表达。只要科幻作品中的设定可以自洽,其余都不重要。
    一部科幻作品的想象大概率不会成为现实,但它可以触发更多的人去想象,也就可能触发更多的实现可能,多年多代之后就会成为现实。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3-04-16 10:41
    收起回复
      我也去喵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3-04-16 12:12
      回复
        有意思的思考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3-04-16 13:11
        回复
          可笑可笑,楼主的每一点看起来都是有理有据,但事实确是,每一个论点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下面让我全方面来驳斥一下楼主的每一个论点。
          第一个论点:“不可能”
          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
          其实楼主自己潜意识也发现自己说的有多无脑,多可笑,以至于在第二、三个论点开篇就给自己仅存的理智找补了一下
          第二点:“上面那楼感觉有点像正确的废话……”
          第三点:“上面的分析,对任何一部人类科技远超现实的电影都应该适用啊?”
          拜托,既然知道自己说的是废话,提出的论点是所有同类电影都适用的问题,还拿来当论据,批判《球》的割裂感有别于其他,你自己不亏心吗?
          对此我提出2点:
          1.科幻的定义和解释
          科幻是科学幻想,英文原词是science fiction,专有缩写sci-fi
          其实小说可以叫novel,也可以叫fiction。为何科幻小说的固定搭配是fiction,而不是novel呢?
          因为fiction这个单词,本身就偏向带有“小说;虚构,编造;谎言”的内涵。
          与novel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的含义有一定的区别。
          故科幻小说在诞生之初,本身就带着“虚构”的基因。
          再结合我们对科幻小说的阅读体验,就能容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就是把看起来“不可能”或者至少“目前不可能”的社会情节或者科学背景,所以楼主所谓的“公理”进行演绎,才能在严格意义上称得上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
          2.欲加之罪
          且不提上述的“不可能”是不是应该出现的观点。
          即使“不可能”不应该出现,但是几乎所有的科幻小说,甚至是其他类型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现实”,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这是虚构的小说都或多或少会出现元素。
          例如:
          言情小说会描绘现实中难得一见的纯粹的爱情,
          犯罪小说会精心编造一个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犯罪现场,
          悬疑小说会用过各种有意无意的巧合,营造出恐怖渗人的气氛,甚至会加入一些神鬼要素,
          这些都是虚构情节。
          如果这是“罪”,那大量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都犯“罪”了。
          这也是楼主自己吐槽自己想在说“正确的废话”的原因吧。


          IP属地:浙江53楼2023-04-16 13:14
          收起回复
            科幻说到底不是 可不可行 而是观众觉得你可不可行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3-04-16 13:49
            回复
              第二个“论点”:“极端精英主义”
              这要么是“教条主义”式的蠢,要么是玩“文字游戏”的坏。
              什么是“精英主义”?难道所有的,由社会精英人士策划并领导社会分工协作,都能叫“精英主义”吗?
              这显然是对“精英主义”的低级误解。
              那么现在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精英的存在是合理且必要的,精英本身是一个褒义词,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每一个社会都需要精英。
              那为什么加上“主义”二字,就带有贬义的意味了呢?
              首先,“主义”是一种理念或者说系统性的思想或信念,甚至是一种理论,而不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
              不能因为某个社会有精英,就上升到“精英主义”的程度。
              “精英主义”需要精英,其他“主义”,比如“平民主义”等,也需要精英。社会筛选出一部分精英,他们展现优势,发挥特长,人们都信任并佩服精英的能力,并同意社会精英成占主导地位,这是普遍又合理的社会分工,并不是所谓的“精英主义”。
              从流浪地球的人物来看,“三人行必有我师”,刘培强是航空航天的精英,周哲直是战略决策的精英,图恒宇是人工智能开发的精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应当享有更高的地位,以施展他们的才华,这是有精英,保存精英,这并不是精英主义。
              而相反“精英主义”,往往是因为他们某方面的优势,而全方位地占领并不属于他们的社会地位,不管什么领域,都得他们说了算,都得服从于他们。即他是精英,都得听他的,这才叫精英主义。这才是真正让“精英主义”沦为贬义的根本原因,即成为“主义”后的推崇的对象占主导,而其他要素无用论。
              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流浪地球,根本找不出所谓“精英主义”的影子。
              反而有很多精英们无奈的情节,让人感慨:
              ①吴京为了家人能进地下城,面试航天员时被550W的故意试探而“激怒”,
              ②图恒宇只为给女儿虚拟的完整人生,不惜铤而走险。
              ③周哲直不厌其烦地劝导助手,什么是公平和责任,
              以及面对解码专家给出解码事件不够时发出“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毁灭上。”的感慨
              ……我就不多说了,很明显,楼主根本就不懂“精英主义”的精神内核,而是只知道字面意思张冠李戴,真是贻笑大方。
              ——————————
              这里插一段,其实最符合我心目中对“精英主义”的定义的,就是昂撒文化,尤其是米利坚。
              为什么米利坚会沦为霸权主义的代表,用科技、金融、政治、军事等各种手段从全世界收割财富,
              是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样绝大部分的收益,都归“精英”们所有,适当溢出一点给中产,而底层老百姓只要维持基本的生存就可以了。
              而现在,收割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原本可以溢出给中产的部分都大打折扣了,所以米利坚中产阶级比例严重缩水,大量中产滑落底层。
              好了这个只是插曲
              ————————————


              IP属地:浙江55楼2023-04-16 14:00
              收起回复
                第二个论点的补充点,就更可笑了
                第一个论点行星发动机不可能推地球是“不可能”,
                这个论点不同科技树的先进程度“不协调”也是另外一个角度的“不可能”嘛
                深究一下,其实这和第一点其实是同一点。
                可见楼主的理论功底是多么单薄,翻来覆去就那么一点似是而非的论点论据,我都懒得反驳了。
                给个面子,还是简单说一说吧。
                1.不同的社会,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本来就是不平衡的。
                从历史上看,古埃及的几何学,古希腊的哲学,神秘东方以丝绸、瓷器等为代表的手工业技术,都是几个世纪地遥遥领先同时期其他地区的。
                2.科学突破式、跨越式发展,
                从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科学是突破式、跨越式发展的。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其理论的营养,至今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而下一个跨时代的科学进步,有可能会重塑整个社会的科学面貌。在这种跨越式发现的过程中,不同科技路线不平衡发展那就太正常不过了。
                当然科幻小说和科幻影视作品,肯定是由夸大成分的,但以此为理由去阐述所谓“割裂感”,那我觉得现实中发生的故事,那就更荒诞离奇了。
                这里我就不举例了,把机会让给吧友


                IP属地:浙江56楼2023-04-16 14:18
                收起回复
                  dd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3-04-16 14:26
                  回复
                    我觉得以当时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去搞移山计划这样的大工程是非常勉强的,所以社会非常不和谐,本来就没法让观众看得很舒心。就像抗战片,不管是国军的还是八路的,要是观众看后的感觉是很爽很开心而不是很残酷,那这多半是不尊重历史的抗日神剧。
                    你要让观众看得舒服,那最多也就能写三体里2000艘战舰或掩体世界那种规模的工程,那是现在的人类加上当时的科技能够承担的东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3-04-16 16:52
                    回复
                      电影需要在短时间内讲完一个故事,需要聚焦主要矛盾,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以点代面。阳评论的问题是源自于流浪地球2但最终没有回到流浪地球2,理论说了一堆谁都懂,但是怎么拐回去他失败了,一部电影应该怎么拍,怎么讲故事他终究没能说出来,而这才是影评的一个重点。另外,想要展现他理想的电影,那就不能拍电影,最好还是30集以上的电视剧,慢慢铺成开来讲述,一个所谓普通人的视角,这不就是一部科幻背景的生活剧嘛,现在相对优质地电视剧都能改一下直接套进去。当然,我是很希望流浪地球电影世界观能诞生更多剧,比如其中最关键的国家之间政治博弈,可以拍一部科幻版的外交风云,然后把2里的事情串联起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3-04-16 18:28
                      回复
                        官方衍生剧 小说 漫画 动画整起来


                        IP属地:广东60楼2023-04-17 06:29
                        回复
                          球有个问题是想说的太多了,但是很多东西是不能深究的。(至少一部电影也是说不完的)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3楼2023-04-17 14:23
                          回复
                            就流浪地球这个世界观的生产力,整个社会居然还停留在zbzy阶段就是最不科学的事情,如果不能达到共产主义,而是像电影上那样还是各个国家的分裂状态,生产力怎么可能达得到这种状态。要知道,zbzy社会里整个世界上绝大多数财富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不可能拿出来救助剩下的人的,哪怕只有一小部分都不可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3-04-18 0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