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年前,吴越府署火,宫室府库几尽。吴越王钱元瓘惊惧,发狂疾,唐人争劝唐主(李昪)乘弊取之,诸将奋勇者颇庶。唐主曰:"奈何利人之灾!"遗使唁之,且赒其乏。
李昪不趁人之危,反而救助吴越,但他的陵墓终为吴越军队毁坏。
李昪说:"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这话本身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列国并立,大争之世。你不吞并别人,别人就吞并你。战争可以推迟,不可以避免。自己不主动进攻,别人也会来打过来,百姓岂能免于兵灾?
因此,李昪的逻辑其实就是不成立的。
李昪不趁人之危,反而救助吴越,但他的陵墓终为吴越军队毁坏。
李昪说:"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这话本身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列国并立,大争之世。你不吞并别人,别人就吞并你。战争可以推迟,不可以避免。自己不主动进攻,别人也会来打过来,百姓岂能免于兵灾?
因此,李昪的逻辑其实就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