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8万毕业生遇上了史上最难的就业情况。一边是企业用工难,包飞机包高铁、发红包、搞抢人大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说怀才不遇,企业老板都还感叹怀才不遇,说什么金三银四根本就是铜三铁四,招聘网站都刷的冒火星子了,连个回复都没人施舍。
网友吐槽这招聘网站是前程堪忧、58迷城,线下招聘会全场一天涌入10万人,不是看演唱会,也不是看世界杯,都是为了找工作,可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问工资2500,这工资真是狗看了都摇头,都在说00后整顿职场,每天怼天怼地怼老板,手握爽文剧本:谁爱加班谁加班,没必要惯着领导。没想到这一届00后的真实反应是:整顿职场也得先找到工作才行,这才是人间清醒。他们所面对的职场环境那是真恶劣,年年都说史上最难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2023届的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2022年12月的数据,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是16.7%,毕业即失业,咱爸妈就困惑了,我们当年大学生可是工作包分配还分房子,怎么现在大学生这含金量就这么低了?拜托,1977年刚恢复高考,全国200个人才出一个大学生。现在你在大街上问一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50%的概率都上过大学,高校不断扩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历贬值,连研究生都不再是什么社会稀缺资源。去年不是还有个北大博士跑去当城管了吗?再说 GDP每新增一个百分点,带来的新增就业就是180万,2022年我国的GDP增速是3%,相当于新增540万就业,这分分钟就被千万毕业生秒杀了。
还有“口罩”让部分行业进入寒冬,这两年消费行业调整经济下行、互联网裁员,从初创企业到大厂巨头都放缓了招聘的步伐,还提高了招聘标准,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今年的春招聘企业数量下降了2.4%,在线职位同比下降了28.3%,原本就“狼多肉少”的就业市场,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今年大家也变得务实了,一职难求,索性在考研考工考研当中找出路。
其实不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那些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就业是非常尴尬的,现在是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场打螺丝,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太少,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结构形式,根据人事部的统计,汽车生产线操作工、快递员、家政服务员、施工员这些职业都很缺人,预计到了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3,000万人。这些行业清一色都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门槛低,企业服务为主,他们要招的是临时工,干完活就走,流动性很大,所以每年春节之后就到了企业常规的用工难、招工难的时间。涯客学院专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就业支持。
网友吐槽这招聘网站是前程堪忧、58迷城,线下招聘会全场一天涌入10万人,不是看演唱会,也不是看世界杯,都是为了找工作,可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问工资2500,这工资真是狗看了都摇头,都在说00后整顿职场,每天怼天怼地怼老板,手握爽文剧本:谁爱加班谁加班,没必要惯着领导。没想到这一届00后的真实反应是:整顿职场也得先找到工作才行,这才是人间清醒。他们所面对的职场环境那是真恶劣,年年都说史上最难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2023届的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2022年12月的数据,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是16.7%,毕业即失业,咱爸妈就困惑了,我们当年大学生可是工作包分配还分房子,怎么现在大学生这含金量就这么低了?拜托,1977年刚恢复高考,全国200个人才出一个大学生。现在你在大街上问一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50%的概率都上过大学,高校不断扩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历贬值,连研究生都不再是什么社会稀缺资源。去年不是还有个北大博士跑去当城管了吗?再说 GDP每新增一个百分点,带来的新增就业就是180万,2022年我国的GDP增速是3%,相当于新增540万就业,这分分钟就被千万毕业生秒杀了。
还有“口罩”让部分行业进入寒冬,这两年消费行业调整经济下行、互联网裁员,从初创企业到大厂巨头都放缓了招聘的步伐,还提高了招聘标准,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今年的春招聘企业数量下降了2.4%,在线职位同比下降了28.3%,原本就“狼多肉少”的就业市场,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今年大家也变得务实了,一职难求,索性在考研考工考研当中找出路。
其实不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那些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就业是非常尴尬的,现在是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场打螺丝,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太少,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结构形式,根据人事部的统计,汽车生产线操作工、快递员、家政服务员、施工员这些职业都很缺人,预计到了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3,000万人。这些行业清一色都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门槛低,企业服务为主,他们要招的是临时工,干完活就走,流动性很大,所以每年春节之后就到了企业常规的用工难、招工难的时间。涯客学院专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就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