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
绝句和短章,正如同我们绝美的狂妄。当钢琴恋上小提琴,本就是叹息一场。
——题记
我是一个深爱古典音乐的女孩。
我弹钢琴,琴龄超过了十一年。钢琴是我心爱的乐器,坐在琴凳上奏出自己喜爱的动人篇章,在我眼中便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幸福。
与此同时,我痴迷着另外一种乐器。
小提琴,“乐器之后”。
而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
他们之间,是王子和公主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对话,是写满爱恋的完美契合。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爱情。
我的钢琴当然也会爱上一个公主。
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自己对小提琴的那种迷恋。小提琴的GDAE四根弦连接着我的心。当琴弓触及琴弦的那一刻,我的心也会感应到同样的震颤。
我是一个痴迷小提琴的疯子。
其实长笛和竖琴也是我相当喜欢的乐器,他们的合奏同样完美和谐。但对他们我只是喜欢,不会有钢琴和小提琴合奏所带来的那种触及心灵的奇妙感受。
有人说,热爱古典音乐的小孩必将终生孤独。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这样的说法,但我的的确确是一个相当偏执的家伙。
我每星期都要听一遍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完整整的一遍,把音响开到足够大。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吵我打断我我会同他玩命。
在书店看到有那种小提琴钢琴合奏的乐谱,只要有我喜欢的曲目,二话不说买下来。
每个月都要买几张星外星的唱片,是个古典音乐搜集狂。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竖琴、古典吉他,均有收藏。仅仅老柴的D大调,我就收藏了六位大师的不同版本。
我喜欢电影《和你在一起》,讨厌电视剧《和你在一起》。
我喜欢唐韵,讨厌嘉央桑珠。
我欣赏唐韵拉琴时的感觉,佩服他对音乐非凡的理解。在我看来,学音乐的男孩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干净、儒雅,浑身散发着书卷气。不需要很帅气,但一定要有艺术气质,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
我向来对长相养眼的男生不屑一顾,我只对热爱音乐的男生感兴趣,最好他也和我一样痴迷小提琴。
这应该是一种奢望了,反正我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个男生。
但我有两个听友。
和我一样深爱古典音乐。
真的,这年头热爱古典音乐的年轻人实在是很稀有。能够与他们相识,实在是我的幸运。
其中一位一个女孩,言行举止像粗俗的汉子却拉得一手好琴。我常常去她家听她拉琴,然后一起听买来的古典音乐CD,聊聊听后的感受。也常常和她一起去书城看书,在书吧里不约而同点咖啡,喝掉之后在五分钟内迅速睡着。醒来之后互相看着对方傻笑:“看来以后若想提神就必须服用安眠药了,哈哈!”
她去年去了大洋彼岸,今年六月会回来。
我很想她。
另外一个听友,是一个男孩。
长得很像13岁时拍《和你在一起》时的唐韵,不拉小提琴,长笛吹得很好,喜欢古典音乐和轻音乐,最爱的乐器是钢琴和长笛。
我和他经常在QQ上放自己喜欢的乐曲给对方听。
结果发现我喜欢的乐曲常常也是他所爱的。
后来又发现很多十分巧合的事情。
默契。
我很幸福,依稀觉得他应该就是我心中的那个音乐天使,虽然,他并不是拉小提琴的男生。
但他终于还是有了喜欢的女生,当然不是我,而是一个我也一直很欣赏很喜欢的女孩。
喜欢同样的音乐,有着同样的偶像,厌恶同样的人,喜欢同一个女孩。我们,真的很默契。
但这样的默契实在让人有些辛酸有些哭笑不得啊!
这样一来,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些什么,连平时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地。每天上学等公交车时几乎都能看到他骑车从我面前经过,他还是会对我微笑,如阳光般灿烂,我也会对他微笑,似乎也很灿烂。
但我知道,我们回不去了,一切都变了。
我不再在他上网的时候开QQ,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还能同他说什么。
当然也就再没有机会和他一起听我们喜欢的古典音乐了。
天使离开了。
我只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柴了。
终究还是我一个人。
说得对,热爱古典音乐的小孩必将终生孤独。
是我选择了孤独,而不是孤独选择了我。
幸福是幻景,痛苦才是真实的。因为天使不会永远守着一个人,他迟早会离开,他要去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
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除了古典音乐。
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发明都可能有负面影响,唯独古典音乐没有。它向每个心灵都播撒着宁静与和谐。”这句话无论怎么推敲都是对的。
所以我不会改变,我还是那个热爱古典音乐的孩子。我会一直听下去,哪怕只是我一个人……
又听了一遍老柴的D大调,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在耳畔,心中总是会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前些日子我很郁闷,因为天使的离开。但杀手姐姐、吧主,还有吧里的每一位伙伴,我还有这么多热爱古典音乐的朋友,没有理由感伤得太久。有你们,我觉得即便是孤独也会感到安宁与快乐。所以,现在发这篇文章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
绝句和短章,正如同我们绝美的狂妄。当钢琴恋上小提琴,本就是叹息一场。
——题记
我是一个深爱古典音乐的女孩。
我弹钢琴,琴龄超过了十一年。钢琴是我心爱的乐器,坐在琴凳上奏出自己喜爱的动人篇章,在我眼中便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幸福。
与此同时,我痴迷着另外一种乐器。
小提琴,“乐器之后”。
而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
他们之间,是王子和公主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对话,是写满爱恋的完美契合。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爱情。
我的钢琴当然也会爱上一个公主。
我实在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绘自己对小提琴的那种迷恋。小提琴的GDAE四根弦连接着我的心。当琴弓触及琴弦的那一刻,我的心也会感应到同样的震颤。
我是一个痴迷小提琴的疯子。
其实长笛和竖琴也是我相当喜欢的乐器,他们的合奏同样完美和谐。但对他们我只是喜欢,不会有钢琴和小提琴合奏所带来的那种触及心灵的奇妙感受。
有人说,热爱古典音乐的小孩必将终生孤独。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这样的说法,但我的的确确是一个相当偏执的家伙。
我每星期都要听一遍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完完整整的一遍,把音响开到足够大。谁要是在这个时候吵我打断我我会同他玩命。
在书店看到有那种小提琴钢琴合奏的乐谱,只要有我喜欢的曲目,二话不说买下来。
每个月都要买几张星外星的唱片,是个古典音乐搜集狂。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竖琴、古典吉他,均有收藏。仅仅老柴的D大调,我就收藏了六位大师的不同版本。
我喜欢电影《和你在一起》,讨厌电视剧《和你在一起》。
我喜欢唐韵,讨厌嘉央桑珠。
我欣赏唐韵拉琴时的感觉,佩服他对音乐非凡的理解。在我看来,学音乐的男孩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干净、儒雅,浑身散发着书卷气。不需要很帅气,但一定要有艺术气质,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
我向来对长相养眼的男生不屑一顾,我只对热爱音乐的男生感兴趣,最好他也和我一样痴迷小提琴。
这应该是一种奢望了,反正我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个男生。
但我有两个听友。
和我一样深爱古典音乐。
真的,这年头热爱古典音乐的年轻人实在是很稀有。能够与他们相识,实在是我的幸运。
其中一位一个女孩,言行举止像粗俗的汉子却拉得一手好琴。我常常去她家听她拉琴,然后一起听买来的古典音乐CD,聊聊听后的感受。也常常和她一起去书城看书,在书吧里不约而同点咖啡,喝掉之后在五分钟内迅速睡着。醒来之后互相看着对方傻笑:“看来以后若想提神就必须服用安眠药了,哈哈!”
她去年去了大洋彼岸,今年六月会回来。
我很想她。
另外一个听友,是一个男孩。
长得很像13岁时拍《和你在一起》时的唐韵,不拉小提琴,长笛吹得很好,喜欢古典音乐和轻音乐,最爱的乐器是钢琴和长笛。
我和他经常在QQ上放自己喜欢的乐曲给对方听。
结果发现我喜欢的乐曲常常也是他所爱的。
后来又发现很多十分巧合的事情。
默契。
我很幸福,依稀觉得他应该就是我心中的那个音乐天使,虽然,他并不是拉小提琴的男生。
但他终于还是有了喜欢的女生,当然不是我,而是一个我也一直很欣赏很喜欢的女孩。
喜欢同样的音乐,有着同样的偶像,厌恶同样的人,喜欢同一个女孩。我们,真的很默契。
但这样的默契实在让人有些辛酸有些哭笑不得啊!
这样一来,我们之间似乎隔着些什么,连平时说话都变得小心翼翼地。每天上学等公交车时几乎都能看到他骑车从我面前经过,他还是会对我微笑,如阳光般灿烂,我也会对他微笑,似乎也很灿烂。
但我知道,我们回不去了,一切都变了。
我不再在他上网的时候开QQ,因为我实在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还能同他说什么。
当然也就再没有机会和他一起听我们喜欢的古典音乐了。
天使离开了。
我只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柴了。
终究还是我一个人。
说得对,热爱古典音乐的小孩必将终生孤独。
是我选择了孤独,而不是孤独选择了我。
幸福是幻景,痛苦才是真实的。因为天使不会永远守着一个人,他迟早会离开,他要去给更多的人带来温暖。
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除了古典音乐。
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发明都可能有负面影响,唯独古典音乐没有。它向每个心灵都播撒着宁静与和谐。”这句话无论怎么推敲都是对的。
所以我不会改变,我还是那个热爱古典音乐的孩子。我会一直听下去,哪怕只是我一个人……
又听了一遍老柴的D大调,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在耳畔,心中总是会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前些日子我很郁闷,因为天使的离开。但杀手姐姐、吧主,还有吧里的每一位伙伴,我还有这么多热爱古典音乐的朋友,没有理由感伤得太久。有你们,我觉得即便是孤独也会感到安宁与快乐。所以,现在发这篇文章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