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鱼吧 关注:211,680贴子:3,456,165

回复:东瀛鱼谱·鱊亚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繁殖季雌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0楼2023-03-01 03:22
回复
    幼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1楼2023-03-01 03:22
    回复
      12.学名:Acheilognathus
      longipinnis (Regan,1905)
      中文名:长鳍鱊
      日文名:イタセンパラ(板鮮腹)、ビワタナゴ(琵琶鱮)
      其他名称:Deepbody bitterling、Itasenpara bitterling
      体长:6-12cm
      鉴别特征: 特征鲜明。体高大,眼径大,拥有日本产鱊亚科中最多的臀鳍、背鳍鳍条数。拥有日本鱊亚科中最细长的肠道。繁殖季雄鱼体背呈现深蓝色光泽,体侧为淡桃紫色,腹部为黑色,臀鳍边缘具黑色色带。产卵管较同属其他种粗短。
      生态:繁殖季9-11月。产卵优选小型河蚌。一年性成熟,繁殖后死亡的成鱼较多。
      分布范围:记录分布于琵琶湖-淀川水系、浓尾平野(木曽川水系、庄内川、日进市)、富山平野。但在琵琶湖的分布只有文献记录和标本,在淀川的栖息地一度绝迹。近年来,在浓尾平野以外的木曽川也没有新的记录。
      IUCN等级:EN
      注:日文名来自浓尾平原的地方名,意为“拥有像板一样扁平的体型和颜色鲜艳的腹部的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23-03-01 03:23
      回复
        繁殖季雄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3楼2023-03-01 03:24
        收起回复
          繁殖季雌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4楼2023-03-01 03:24
          回复
            幼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5楼2023-03-01 03:24
            回复
              13.学名: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 (Bleeker, 1871)
              中文名:大鳍鱊
              日文名:オオタナゴ(大鱮)
              其他名称:Giant bitterling
              体长:8-18cm
              鉴别特征: 鱊亚科最大种。眼大,口须短。体大而薄。体色较为单调,呈银白色,成熟时雌雄背部均带有蓝绿色光泽,雄性体表带有淡橙色,臀鳍边缘具白色色带。雌性胸鳍基部、腹鳍与臀鳍前缘呈淡黄色。幼鱼背鳍具一明显黑斑。
              生态:栖息于大河流下游缓流区,平原大湖沼等。在霞之浦的繁殖季为4-8月。
              分布范围:中国、朝鲜半岛广布种。由于淡水珍珠养殖被引入到霞之浦,现已入侵茨城县、千叶县、东京都等地的水域。
              IUCN等级:DD
              注:入侵物种。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6楼2023-03-01 03:25
              回复
                繁殖季雄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7楼2023-03-01 03:26
                回复
                  繁殖季雌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8楼2023-03-01 03:26
                  回复
                    14.学名:Acheilognathus typus (Bleeker, 1863)
                    中文名:细鳞鱊
                    日文名:ゼニタナゴ(銭鱮)
                    其他名称:Metalic bitterling
                    体长:6-12cm
                    鉴别特征:无须。鱊类中鳞片最细的,每一鳞片都有黑色边缘。体色呈暗银色。体侧后半部的暗色纵带模糊。背鳍高,臀鳍大,鳍间膜散乱排布黑点。雄性繁殖季头部、身体前部、腹部呈粉紫色。雌性产卵管呈深黑色。
                    生态:栖息于大河流的缓流区以及湖泊等静水区。繁殖季为9-11月。卵呈鸡子形。幼鱼在河蚌鳃叶内过冬,4-6月游出。杂食,以藻类与水草为主食。
                    分布范围:在关东以北的本州北部自然分布,也被引入到以南的邻近区域。在几乎所有分布区域急剧减少,在关东地区几乎区域性灭绝。IUCN等级:VU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9楼2023-03-01 03:27
                    回复
                      繁殖季雄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60楼2023-03-01 03:28
                      回复
                        繁殖季雌鱼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61楼2023-03-01 03:28
                        回复
                          鳑鲏不是从鲤科分出独立了吗?同时独立的还有鱲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2楼2023-03-01 07:14
                          收起回复
                            顶,高质量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3-03-01 07:18
                            回复
                              大鳍入侵物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4楼2023-03-01 07: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