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井名区吧 关注:7贴子:224
  • 9回复贴,共1

“怀橘知孝”和“橘井名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陆绩,三国时期孙权部下苏州籍官员,曾任广西郁林郡太守(郡治所在地即今贵港)。
      陆绩6岁时,曾随父亲陆康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以橘子招待他们。据说当时九江不产橘子,须从外地运来,一般平民是不易吃到的。陆绩顺手拿起几个橘子藏在衣袖内。向袁术拜辞时,橘子从他的衣袖里滚落地上。袁术问他:“陆郎是来作客的,为什么要拿走橘子呢?”陆绩回答说:“我的母亲非常喜欢吃橘子,我想带几个回去给她。”袁术见这个6岁小孩竟如此孝顺母亲,觉得十分惊奇。元代郭居敬把这个故事编入《二十四孝》,“陆郎橘”或“陆氏橘”即典出于此。直到今天,“怀橘知孝”的故事在家庭教育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陆绩在郁林郡守任上,为改善百姓饮水和生活条件,在南江上黄村凿井,人称“陆公井”。五代时南汉贵州(州治贵港)判史刘博古为了褒扬陆绩怀橘孝母的精神,在井边栽橘一株,“陆公井”因此又名“橘井”,当地居民称之为“怀橘井”,并将此地称为“怀橘坊”,设立的社稷坛称为“怀橘坊三多社稷尊神之位”。
      民国期间,时任贵县知县东莞人蒋航将“布山故城”一带(即今港南区南江村社稷坛三多社及其周围一带)定名为“橘井名区”。“橘井名区”牌楼以及村里的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至今激发着人们的思古幽情。
(作者是广西南宁象派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邕江象派”创始人、北京《宝藏》杂志顾问)


删除|1楼2010-07-15 09:40回复
    -----------------文字资料来源贵港新闻网


    删除|2楼2010-07-15 09:41
    回复
      2025-05-11 02:00:57
      广告
      这个是橘子的图片资料
      呵呵呵,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不过有机会想去看看哦


      删除|3楼2010-07-15 09:43
      回复
        陆绩(187-219)
        字:公纪
        籍贯:吴郡吴  
        容貌:容貌雄壮
        官职:偏将军
        家庭成员:父:陆康,子:陆宏、陆睿
        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绩既有躄疾,又意(在)儒雅,非其志也。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於世。豫自知亡日,乃为辞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遇)厄,遭命不(幸),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
        青枫夹道鹧鸪啼   古郡荒凉接岛夷
        陆绩故城依石献   葛洪遗灶俯江湄
        风光冉冉吹香草   烟雨蒙蒙湿荔枝
        欲作终焉卜居计   自应勾漏不吾欺
        这是宋代抗金派名臣李纲于1138年被贬海南琼州途经今贵港时,旅途小驻之余游览南山寺时所作的七律《次贵州》,此七律诗刻于南山寺洞壁岩上(诗中的“献”字应为(山献)字,因字库有限自己电脑上打不出此字,故用献字代。)。诗句中除了窥出李纲当时来到此地时:望着空旷的天空,孤独的礁石,寂静流淌的江水,一种悲凉,一种感伤,一种惆怅,一种对宦海沉浮的无奈,一齐涌上心头的复杂心情外,诗中的“陆绩故城依石献”这句则是对汉末三国时任郁林郡太守陆绩在今贵港市区郁江南岸的南江村筑郡城踪迹的写实。当年李纲到达今贵港时,已是宋的前朝即唐代元和年间即820年贵州剌史谢鹏因感南江村地势地洼苦于水患便迁州城至郁江北岸筑土城后的三百余年了,更是陆绩故去近1000年的时候,他所看到的景象如同诗中所言的:郁江两岸满耳鹧鸪鸣叫声,陆绩故城已是一片荒寂,但陆绩所筑的郁林古郡城依旧耸立于江岸之上,从南山之巅的葛洪练仙丹处可以俯瞰到郁江滔滔东流去。
        在李纲途经贵港陆绩古郡之后的又一个近1000年之后即2005年12月4日,红豆贵坛的数位豆友:令狐聪、起程、7XR、电波迷、E言也开始了探访南江村古郡址的徒步穿梭之旅:历史、文化、宗教之游。
        


        删除|4楼2010-07-15 09:49
        回复
          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于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赠的橘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于怀中。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陆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欲回去送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孝道为儒家文化,深受此文化影响的陆绩为其后来赴任郁林郡太守并对南江村民众影响颇深远。
          怀橘井(陆公井)、怀橘名区
          郁林郡地处岭南,气候炎热,疫痢流行,环境十分艰苦。陆绩上任后发动民众在建筑郡城;在今南江村上黄屯凿井,人称陆公井,此举改善饮水和生活条件,减轻疫病传播。陆绩将任内所生女儿,取名郁生,其热爱这片驻地之情不难想像。
          五代时南汉贵州判史刘博古念陆绩怀橘孝母之孝道,遂在井边栽橘一株,故陆公井又称橘井,而本土居民更为直接,就将此井叫作怀橘井(我们在问路时,问陆公井在哪,当地人还没能立马反应过来,反问是不是问怀橘井?看来南江村人更喜欢使用怀橘井这一叫法),并将此地地名亦定为怀橘坊,目前的社稷坛就叫“怀橘坊三多社稷尊神之位”。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时任贵县知县东莞人蒋航还将布山故城这一带定名为“橘井名区”,至今牌楼尚存,可见陆绩在此间的影响何等深刻而久远。
          


          删除|5楼2010-07-15 09:50
          回复
            历史对其之评价
            陈寿:①绩,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②陆绩之於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


            删除|6楼2010-07-15 09:51
            回复
              其著作有撰有《浑天仪说》,作《浑天图》,注《易》,释《太玄经注》。


              删除|7楼2010-07-15 09:51
              回复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卷六十八·建安二十四年》
                [2]《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3]《廿二史札记


                删除|8楼2010-07-15 09:52
                回复
                  2025-05-11 01:54:57
                  广告
                  补充一点
                  橘井名区应该是在贵港市港南区南江一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探访探访哦


                  删除|9楼2010-07-15 09:57
                  回复
                    果子去那里找来的这些东西?


                    IP属地:广西禁言 |10楼2011-08-29 0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