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蒙是明朝有名的诤臣,或者说是言官,虽然不以文章见长,但是不可能什么文章都没有留下来。《泽州府志》、《晋城县志》中只保留了少量诗篇。明史虽有传但是并未讲到是否有作品集传世,进来广泛搜寻,发现张养蒙其是有作品传世的。据我目前查到的至少有两种传世:
1、 明崇帧刻本《张毅敏公集》
《书城挹翠录》(沈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中有该书的详细记载:
《张毅敏公集》十卷,明张养蒙撰,附录一卷,明崇帧三年(1630年)刻清乾隆九年(1744年)补钞本。十册。半页九行二十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题“高邮张养蒙端叔甫著”,前有万历癸巳(1593年),邹元标序、冯菏序、魏光绪序、姚希孟序、天启三年(1623年)王允成序本,后有崇祯庚午(1630年)张光奎跋、乾隆甲子(1744年)七世孙张玉绳跋。
卷 一东台谏草二十篇;卷二督江疏草十六篇;卷三都宪疏草十八篇;卷督饷疏草二十六篇;卷五佐什疏草二十四篇,卷六书一百二十一通、启十二通;卷七序十六篇、 记二篇、行状二篇、墓表五篇;卷八墓志铭十七篇,卷九祭文二十四篇、阁试五篇、程士四篇;卷十五言古诗二首、七言古诗二首、五言律诗二十首、五言排律七 首、七言律诗二十九首、五言绝句八首、七言绝句二首,附春联。又附录一卷为张公墓铭、张公行状、张毅敏公传。
养蒙此集,始刻于崇帧庚午,后遭寇乱,毁去部分,乾隆甲子,七世孙玉绳等人补缺其残,补护之页均附于后。
玉绳跋云:“先 毅敏公奏议文集十卷,成于明祟帧之庚午,乃先光禄公为山左参政时所刊也,遭流寇之乱,缺略不全。余少时常见先大人暨仲叔坐论时,每言及此,即太息长叹,恨 不立为补全,奈家贫无资,有志未逮。甲子春,余奉学宪札,委充乡贤词奉祀,慨板之不完,而又伤所藏之非真处也,爰承仲叔命,率胞弟玉衡、堂弟玉经叙其残 篇,始知共缺一百六十九页,藏诸秘室,俟力量稍足付梓,以行于世,此余之志也。至先光禄酉阳治绩,酉阳公陵全齐,鹾政录板之全否尚未可知?盖此时强梁者犹视以为奇贷可居云”。
是书《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皆末收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上海图书馆入藏一部。
这本书的保存下来颇为不易,张养蒙和张光房去世后,明末另外两个儿子张光奎和张光玺还有两个孙子张茂贞和张茂恂和农民起义军战死,家庭迅速衰落,以至于到了“家贫无资”,无法为先人补全文集的地步。实在是可叹!现在的张家老宅院尚在,后人尚有,还依稀知道祖先的荣耀,但是估计只知道祖先当初做的是大官,到底有什么事迹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知道祖先还留下了这么一本书的就几乎没有了。
还有一件不明白的是沈津介绍作者题做“高邮张养蒙端叔甫著”,从内容来看完全讲的是山西泽州的张养蒙,而高邮是江苏的地名。待解。如果能够找到这本书就清楚了。
从日本图书馆检索得知东洋文库尚有藏本。
2、明末陈子龙经世学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卷427收录了“张毅敏集(疏)”一卷。中华书局1962年重印。续修四款全书也有收录。主要收录张养蒙关于粮饷、水利、开采皇木、运输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奏疏8篇。这八篇文章被后人研究明代水利、经济、军事、税收、河运、陆运的人广泛采用。
文章篇名如下:
为川民采木乞酌收余材以宽比累事
为河工新叙乞久任诸臣以图永利事
条议饷务疏
议定南运以济东运疏
议明春运船疏
春运儹领防护要务疏
议陆运疏
阁试议处京操班军疏
日本也有藏本,但是不全。国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重印该书,从几家图书馆才拼出一本完整的《皇明经世文编》。影印版尚可见《四库禁毁丛书》集部第22册。
3.《五德之运考》
该文《明文海》收录。
1、 明崇帧刻本《张毅敏公集》
《书城挹翠录》(沈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中有该书的详细记载:
《张毅敏公集》十卷,明张养蒙撰,附录一卷,明崇帧三年(1630年)刻清乾隆九年(1744年)补钞本。十册。半页九行二十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题“高邮张养蒙端叔甫著”,前有万历癸巳(1593年),邹元标序、冯菏序、魏光绪序、姚希孟序、天启三年(1623年)王允成序本,后有崇祯庚午(1630年)张光奎跋、乾隆甲子(1744年)七世孙张玉绳跋。
卷 一东台谏草二十篇;卷二督江疏草十六篇;卷三都宪疏草十八篇;卷督饷疏草二十六篇;卷五佐什疏草二十四篇,卷六书一百二十一通、启十二通;卷七序十六篇、 记二篇、行状二篇、墓表五篇;卷八墓志铭十七篇,卷九祭文二十四篇、阁试五篇、程士四篇;卷十五言古诗二首、七言古诗二首、五言律诗二十首、五言排律七 首、七言律诗二十九首、五言绝句八首、七言绝句二首,附春联。又附录一卷为张公墓铭、张公行状、张毅敏公传。
养蒙此集,始刻于崇帧庚午,后遭寇乱,毁去部分,乾隆甲子,七世孙玉绳等人补缺其残,补护之页均附于后。
玉绳跋云:“先 毅敏公奏议文集十卷,成于明祟帧之庚午,乃先光禄公为山左参政时所刊也,遭流寇之乱,缺略不全。余少时常见先大人暨仲叔坐论时,每言及此,即太息长叹,恨 不立为补全,奈家贫无资,有志未逮。甲子春,余奉学宪札,委充乡贤词奉祀,慨板之不完,而又伤所藏之非真处也,爰承仲叔命,率胞弟玉衡、堂弟玉经叙其残 篇,始知共缺一百六十九页,藏诸秘室,俟力量稍足付梓,以行于世,此余之志也。至先光禄酉阳治绩,酉阳公陵全齐,鹾政录板之全否尚未可知?盖此时强梁者犹视以为奇贷可居云”。
是书《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皆末收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上海图书馆入藏一部。
这本书的保存下来颇为不易,张养蒙和张光房去世后,明末另外两个儿子张光奎和张光玺还有两个孙子张茂贞和张茂恂和农民起义军战死,家庭迅速衰落,以至于到了“家贫无资”,无法为先人补全文集的地步。实在是可叹!现在的张家老宅院尚在,后人尚有,还依稀知道祖先的荣耀,但是估计只知道祖先当初做的是大官,到底有什么事迹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知道祖先还留下了这么一本书的就几乎没有了。
还有一件不明白的是沈津介绍作者题做“高邮张养蒙端叔甫著”,从内容来看完全讲的是山西泽州的张养蒙,而高邮是江苏的地名。待解。如果能够找到这本书就清楚了。
从日本图书馆检索得知东洋文库尚有藏本。
2、明末陈子龙经世学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卷427收录了“张毅敏集(疏)”一卷。中华书局1962年重印。续修四款全书也有收录。主要收录张养蒙关于粮饷、水利、开采皇木、运输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奏疏8篇。这八篇文章被后人研究明代水利、经济、军事、税收、河运、陆运的人广泛采用。
文章篇名如下:
为川民采木乞酌收余材以宽比累事
为河工新叙乞久任诸臣以图永利事
条议饷务疏
议定南运以济东运疏
议明春运船疏
春运儹领防护要务疏
议陆运疏
阁试议处京操班军疏
日本也有藏本,但是不全。国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重印该书,从几家图书馆才拼出一本完整的《皇明经世文编》。影印版尚可见《四库禁毁丛书》集部第22册。
3.《五德之运考》
该文《明文海》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