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3遍伐清,心中并没有对这本书有什么爽文的太多看法,对金手指开得比较大之类的也没太大感觉,看完这边书,给我最大的感悟是,在原来悲惨的时空中,每位英雄抗清到底的惨烈命运里,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最好的结果,每位英雄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在历史中,抗清这条路,抵抗者的这些命运,注定悲惨而无结果,他们穷尽一生去争取、拼搏、视为生命的东西,在现实中被残酷无情的践踏,掀不起一朵浪花。
所以就算看了3次,依旧无法认真的去阅读延平郡王反攻南京的章节,因为我知道这是真实的历史,是汉人即将陷落在这晦暗无光的300年里,发出最后的怒吼,最有力的反击。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我不想直面这个血淋漓的结果,即使这个结果已经提前知道,但依然不想去面对。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了诙谐幽默的文笔和事件,掩盖了真实历史中残酷黑暗的事实,用另一个轻松愉悦的方式,带读者去建造另一个历史,在这个历史里,每一个原本抵抗到底的悲惨英雄都有自己美好的结局,每一个恶贯满盈的人都有一个对待他们生命结束公平公正而正义的方式。
在这个世界里,这些英雄的结局落幕方式都完美得不可思议,但却又觉得理所当然,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就应该有这样美好而温馨的结局,美得想虚幻的梦境,却让我不忍心戳破,戳破了这些美梦都觉得是自己的罪大恶极。
如张尚书,以一介书生起兵抗清二十年,历史中因为反攻南京失败而散兵殉国,而在书本里,他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去成都担任了最高提刑官。
如文督师,如巩尚书,这2位在顾养天年的时候还在奔波,只为了将使命延续下去,抗清到底,同时也是提督重要的护道人与老师。
如夔东十三将,在桂王政权被清军剿灭后,清军便开始全力对付夔东十三家军,清朝以各种高官名利引诱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等起义军首领,但是他们全都不为所动,直到后来清朝派八旗劲旅与陕西、四川、湖北绿营兵对夔东十三家军采取包围战术,切断夔东十三家军对外一切的联系,围困到次年三月,郝摇旗、刘体纯带被清军困在巫山天池寨,一直耗到弹尽粮绝,刘体纯自尽而亡,郝摇旗与黄草坪战死。
后清朝调集全军围剿茅麓山,被重重包围的李来亨殊死抵抗,拒绝投降,同年八月,茅麓山被破,李来亨全家举火自焚,惨烈战死,部下三万多英勇的起义军,战死的战死,突围的突围,无一投降之辈,最后三万多战士被清军俘虏的仅仅二百五十余人。
而在书本中,那个小气的郝珍,病死在床上而不是惨烈的战场上,爆破鬼才刘体纯虽然结局没说,但也比原来的结局好,郝摇旗和小老虎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谁能先到之前他们连饭都吃不饱,装备也是破破烂烂,手下的辅兵有沉重的产生任务,连正常的生活物质都缺乏依旧坚定不移的抗清!
就连晋王,那个为了大明朝廷殚精竭虑,尽心尽力的将军,在原来的时空中在贫瘠的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听说永历死讯后悲愤成疾,42岁病逝。
而在书中,那个时刻甲胄在身,总是眉头紧锁,从来见不到笑容,就是偶然听到好消息也难掩忧色的晋王李定国,却经常穿着一身宽松的绸缎衣裳,两道浓眉舒展得很开,一副心情愉快的安详模样;沐天波还记得,晋王因为案牍劳形,脸颊十分削瘦,而现在却已经显得圆润多了。最后在98岁时在府中病逝,他为他的部下夺取了美好的前路,给了治下的人民一个和平的环境,虽不甚富裕,但可以安家乐业,的确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这个结局才是他应得的。
零零散散打了那么多字,只是想感谢熊猫给我提供了一个那么完美的梦,这个时空的发展多么的完满,而未来又有多少的可能性,更感谢他给了每位英雄该有的结局与归宿。
现在,梦醒了,我也得继续往前走了,而那些曾经奋斗过的英雄们,操劳了一辈子,没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现在你们也能很好的安息了吧。
在历史中,抗清这条路,抵抗者的这些命运,注定悲惨而无结果,他们穷尽一生去争取、拼搏、视为生命的东西,在现实中被残酷无情的践踏,掀不起一朵浪花。
所以就算看了3次,依旧无法认真的去阅读延平郡王反攻南京的章节,因为我知道这是真实的历史,是汉人即将陷落在这晦暗无光的300年里,发出最后的怒吼,最有力的反击。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我不想直面这个血淋漓的结果,即使这个结果已经提前知道,但依然不想去面对。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了诙谐幽默的文笔和事件,掩盖了真实历史中残酷黑暗的事实,用另一个轻松愉悦的方式,带读者去建造另一个历史,在这个历史里,每一个原本抵抗到底的悲惨英雄都有自己美好的结局,每一个恶贯满盈的人都有一个对待他们生命结束公平公正而正义的方式。
在这个世界里,这些英雄的结局落幕方式都完美得不可思议,但却又觉得理所当然,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就应该有这样美好而温馨的结局,美得想虚幻的梦境,却让我不忍心戳破,戳破了这些美梦都觉得是自己的罪大恶极。
如张尚书,以一介书生起兵抗清二十年,历史中因为反攻南京失败而散兵殉国,而在书本里,他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去成都担任了最高提刑官。
如文督师,如巩尚书,这2位在顾养天年的时候还在奔波,只为了将使命延续下去,抗清到底,同时也是提督重要的护道人与老师。
如夔东十三将,在桂王政权被清军剿灭后,清军便开始全力对付夔东十三家军,清朝以各种高官名利引诱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等起义军首领,但是他们全都不为所动,直到后来清朝派八旗劲旅与陕西、四川、湖北绿营兵对夔东十三家军采取包围战术,切断夔东十三家军对外一切的联系,围困到次年三月,郝摇旗、刘体纯带被清军困在巫山天池寨,一直耗到弹尽粮绝,刘体纯自尽而亡,郝摇旗与黄草坪战死。
后清朝调集全军围剿茅麓山,被重重包围的李来亨殊死抵抗,拒绝投降,同年八月,茅麓山被破,李来亨全家举火自焚,惨烈战死,部下三万多英勇的起义军,战死的战死,突围的突围,无一投降之辈,最后三万多战士被清军俘虏的仅仅二百五十余人。
而在书本中,那个小气的郝珍,病死在床上而不是惨烈的战场上,爆破鬼才刘体纯虽然结局没说,但也比原来的结局好,郝摇旗和小老虎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谁能先到之前他们连饭都吃不饱,装备也是破破烂烂,手下的辅兵有沉重的产生任务,连正常的生活物质都缺乏依旧坚定不移的抗清!
就连晋王,那个为了大明朝廷殚精竭虑,尽心尽力的将军,在原来的时空中在贫瘠的西南边陲坚持抗清斗争17年,听说永历死讯后悲愤成疾,42岁病逝。
而在书中,那个时刻甲胄在身,总是眉头紧锁,从来见不到笑容,就是偶然听到好消息也难掩忧色的晋王李定国,却经常穿着一身宽松的绸缎衣裳,两道浓眉舒展得很开,一副心情愉快的安详模样;沐天波还记得,晋王因为案牍劳形,脸颊十分削瘦,而现在却已经显得圆润多了。最后在98岁时在府中病逝,他为他的部下夺取了美好的前路,给了治下的人民一个和平的环境,虽不甚富裕,但可以安家乐业,的确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这个结局才是他应得的。
零零散散打了那么多字,只是想感谢熊猫给我提供了一个那么完美的梦,这个时空的发展多么的完满,而未来又有多少的可能性,更感谢他给了每位英雄该有的结局与归宿。
现在,梦醒了,我也得继续往前走了,而那些曾经奋斗过的英雄们,操劳了一辈子,没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现在你们也能很好的安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