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吧 关注:32,013贴子:709,413
  • 6回复贴,共1

王力线背后的含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狂飙》这部剧整体看下来创作者应该是按立意、人物、故事、案件逻辑性这个先后顺序的重要程度进行创作,如果有冲突,保前不保后。
悬疑谋杀剧正好相反,如用《尼罗河的惨案》等视角观本剧,狂飙全是BUG。但有人会考虑《让子弹飞》里马拉火车的合理性不。
而王力这条线应归属立意部分,是全剧的核心,第三阶段基本围绕它所展开。后面我会分几段来展示王力这条线到底在讲什么
说个题外话,小说是小说,电视剧是电视剧。两者审理力度不在一个层级,审核单位也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小说就当是平行宇宙里发生的另一个故事,只能做背景参考,不要用小说代替电视剧情节进行脑补,它俩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另外也别丫丫电视剧删减了多少,什么未删减50集版、100集版的张口就来,去看看广电官网的剧本备案公示它是多少集,成片撑死了不会超42集,而且这部剧广电真要背的锅其实很少很少,懂的自然懂。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2-13 23:58回复
    一、“好人”王力?
    王力可不是表面上的有点正义感的窝囊、技术男形象,这个人一肚子贪欲、智商蛮高、智力低下,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货色,死了一点不怨。
    王力这个人一出场,导演给了2个定场戏确认人物实际身份。王力老婆贪、要钱,嫌弃他穷。王力自己呢,看《拿破仑传》,分析自己失败原因企图东山再起以及东山再起的防备点。全剧一共出现三本书,前两本《孙子兵法》、《帕斯卡尔思想录》都是其主人的映射,所以《拿破伦传》也一样。否则王力不应该看的是王阳明的《心学》,读致良知,以体现人物的正面性。
    像这种阶段性人物,登场即定场,力求“精、准、狠”,集数越少越要精炼。有关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甚至背景都在登场2分钟里搞定。《权游》里的小剥皮、《长安十二》的小乙就是典型,《狂飙》里莽村李有田父子、阿四、泰叔、蒋天也基本如此,这个其实很考编剧功力。
    在他跟安欣的谈话里,不停表示自己是领导的人,也从来没说“你高启强公然什么什么国家干部”这种大义凛然的话,而更多是“这可不容易”、“我想试试”等暧昧词语。
    在谈话里,王力一直祸水东引,目的就是抛出小线索让专案组把高启强搞定顺手把杨健给扳倒,这样才能让赵立冬重新启用自己做供电局副局长,这个后面他与过山峰的戏份里已经明示了。可惜言多必失,王力没有掌握好分寸、综合智力不够,说了不该说的东西惹了杀身之祸。
    当然这场戏有一点小问题就是他借高启强说赵立冬和谭的关系,估计原设想里王力只说谭和高,没涉及赵立冬(毕竟把赵给放倒对自己无任何好处),但考虑画面、情节、气氛等问题(比如死人是没机会再和安欣见面等),这些桥段硬加会很不舒服,姑且认为是一种艺术妥协。


    IP属地:上海2楼2023-02-14 13:04
    回复
      二、专案组真的在查 陆寒 之死吗?
      如果专案组真的仅想搞定高启强这股黑势力,其实办法多的是,比如平调京海的几个核心领导离开京海,公安凭着唐小龙、高启盛等案子早就搞好了。再不济,重启安欣丢枪案,当年结案有那么多可疑点,疯驴子、小龙又都在里面,何必再拉一个陆寒案呢。徐忠和何黎明的几次对话里,这个意思已经很露骨的表现出来。
      更有意思的是安欣与王力的谈话,如果专案组真的关心陆寒生死,则此次谈话必然是你王力最后一次何时何地见的陆寒,你跟陆寒说了什么,陆寒身边有无其他警员、谈话后陆寒的反应如何等等。当时枪击案发时犯罪者身高多少、声调如何,是年轻人的声音还是中年人,最后再引出王力和高启强的对话。
      显然这次谈话这些问题一个都不涉及,因此这次谈话,对于安欣(徐忠)是要确认反派之间有无矛盾、以及这种矛盾点的由来和程度,指向的是杨(后面的孟)和赵,是一次印证自己猜测的访谈,就是与陆寒无关。找到矛盾点,后面的攻坚战就只是时间问题,只需要各个击破即可。
      而且整个谈话里,安欣先是欲擒故纵,让王力自己打开话匣子,整个谈话间安欣人物心绪平静,并且不假思索表明高启强会用何种方法解决枪击案。谈话结束后安欣也并没有说要感谢王力提供的信息,更多表露出一种证实自己设想的悲哀以及对于王力的厌恶。


      IP属地:上海3楼2023-02-14 13:04
      回复
        番外
        创作组对于刑警的审讯应该进行过专业的采风,剧里用了很多种审讯手段,但每种手法又很和谐的与故事融合在一起,谈不上特别漂亮精彩,但很舒服,没有哪场审讯戏是编剧自己瞎脑补的结果。尤其是审讯徐江那场,安欣审讯前做了大量的外围调研以及人物侧写,他才敢一步步逼徐江,可惜功亏一篑。而在其他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安欣基本没有贸然的询问嫌疑人,不会透露自己的意图,以免嫌疑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催眠导致日后的无效审讯。
        同时为了体现这种主角审讯的光辉性,创作者也不免强行把省政法的两位小领导降智,这两位没头脑不高兴,像无头苍蝇式的逮住一个人就瞎询问、审讯,能出效果才见了鬼了。
        待续


        IP属地:上海4楼2023-02-14 13:05
        回复
          三、“根”
          电影常用色调以及服饰来暗示人物、故事。电视剧也用,但大多用于定个主基调或者阶段性故事或人物,像这部剧如此之多且频繁的进行色调转换、服饰变化实属罕见,估计创下国产剧之最了。
          比如在色调服饰上,高启强时前期是暖色、中期是12点的阳光色,服饰也从土色转变到艳色再转到灰色系。
          而安欣的色调基本是冷色调,只在大后期才慢慢往中性色靠,除了与孟宇的几场戏外穿的是土黄色衣服,其他基本用黑、灰、蓝色。哪怕到了大结局阶段,安欣的服饰色调都比至暗时刻的高启强要冷灰的多,且多无光泽,而高的正好相反。
          这种强烈的对比暗示显然是导演刻意为之。那么我们也应该相信,剧中其他类似的刻意的桥段、画面也是为对比暗示所准备的。
          比如常被大家口诛笔伐说安欣人物刻画失败的点在于高启强这个人物有大量的家的描述、形象丰满扎实,而安欣这个人物是没有任何家的体现,所以人物单薄
          但我们细看,除了省里(京海以外)徐忠家有画面有情节,其他正面人物没有一个出现过家,哪怕扫过一个镜头都没有。你说安长林戏份不多、谭是路人甲、李响戏份要紧凑都可以理解,安欣没有就很奇怪了,制片是多缺钱以致不去做安欣家的置景,他和孟钰这么多的戏份,挪一、两场放安欣家,编剧会死啊!
          而反派呢,大量反派或灰色地带人物都有家,不管是高家、泰叔家、小龙小虎家、莽村的李家、徐江家、大嫂家、孟家、黄老家、杨健跑路期间非常突兀的加入了他老母家这场所谓的煽情戏,甚至半黑半白的师傅也特意演了一出毫无意义的行军床睡觉戏份。
          如此刻意反常规的设定,显然只有一个解释—“对比、暗示”
          家代表“根”,无家即“无根”,这里就可以做很多遐想,比如安欣、李响无家代表无助、不安全,高启强正好相反。在表演上张颂文的高直到最后一次吃饺子眼神都是坚定,而张译的安欣正好相反,最后一次饺子戏对眼时,眼神都是飘的。说话多数时含糊不清(虽然被大家一直吐槽)。
          “根”更代表着地方势力,地方上的盘根错节。


          IP属地:上海5楼2023-02-15 10:03
          回复
            四、外乡人
            但另外几个反面人物就有意思了,他们似乎并不符合之前反派“家”所划分的设定,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个人。
            何黎明、赵立冬、王秘书、蒋天、王力,这5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标签—“外乡人”。
            何黎明 相对简单,人在省里剧中也没说明哪里人,但绝不可能是京海人,因为他所处的职务必须避嫌。
            赵立冬、王秘书,典型的异地任官和师爷
            蒋天 湖南人
            王力,毗邻京海的力水县人
            这种过江龙和本地蛇划分是否过于主观。我们先从剧里的一些情节看端倪。
            黄老时不时说自己告老还乡,高家、唐家挂在嘴边的就是旧场街、街里街坊、土生土长京海人,连幼儿园都建在改造后的旧场街。哪怕最后穷途末路,高启强说的还是“我是京海人,我哪里都不去”
            蒋天呢,一场过江龙拜码头的戏份最后狠狠说出三个字“湖南人”收尾,摄影还不忘给个大特写。
            王力戏份不多,就半集戏,但这为数不多的戏份里,还不停在强调临县的力水、组织关系刚调到京海、“同事处的好不好,还行我刚来”、你拿钱滚回老家这些刻意的外乡人印象。
            以上这些是台词和桥段部分。
            我们再从涉及赵立冬画面的部分分析
            徐江和赵立冬,要不隔着电话、要不隔着一张桌子,很有疏离感
            然后再看赵立冬高启强,这两人隔的更远了。喝酒在圆桌的正对面、开会也是L型距离,最明显就是二阶段收尾那里,两人尽在咫尺,但就是要隔着玻璃,太有画面感了。
            赵立冬与王秘书,那就不谈了,就差手摸手了。
            赵立冬与蒋天同框戏份不多。但赵、高、蒋同画面的那场戏,虽然三人是三角固定画面结构,但蒋天啪的一下把腿搁市府办公桌上直接把这种平衡结构给打破,这得是关系多亲密的人才敢干的事情。
            赵立冬与王力,同框一共三场戏。第一场虽然赵主动接近,尚且可以说还没走得那么近。但第二次登场时,赵的左手边王秘书,右手边就是王力,你说关系递进的咋样了。然后第三场,即使怒其不争,但画面里三人三角站位,公安局长一直没挪动位置、而赵立冬呢始终在主动靠近王力,不停徘徊的拉王力。
            王力供电局这条线有多重要呢,通过它,编剧轻松的把反派势力一分为二,泾渭分明。同时更是提升了立意,可以这么说,这条线的核心王力如果没处理好,第三阶段就垮的没边了,整部剧就变成单纯的爽剧。
            同时瑶瑶、晓晨这块属于技术性强硬收尾,收不收都是为了应付那啥(都懂),从编剧自身来说,最好是没收尾,其实也是不知道怎么收。
            待续


            IP属地:上海6楼2023-02-15 10:03
            回复
              五、扫黑除恶、刀刃向内
              一部剧能让观众不停、反复的讨论,不光是故事自身的绚烂和演员精湛的演技这些外在表现,它一定是有一些形而上的内核来支撑。
              比如《北平无战事》,满剧空洞的理想与口号,全剧拖沓到极致,要不是遥控器限定2倍数,我恨不得3、4乃至5倍数去看他。【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去阻止它都是白费功夫,你做与不做都不影响它驶向彼岸。剧中每个人物都在做事,很认真的做事,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好像这些事都是无用功,全剧突出一个词“徒劳”。】这个立意一起来,它就成了神剧,放到国产巅峰剧的佛龛上。
              《巨人》这部动漫,埃尔文这个角色从外形上极不出彩,出场大家都认为是工具人,太路人甲了。但全剧看完,不管喜欢与否,大家都会承认这个人物刻画的太成功了,是绝对隐形的男一,为什么呢
              因为他把日本人那种独有的【只要我始终坚持我的信念并执行它,哪怕过程再邪恶、信念再邪恶,那我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我的信念就是道德的】道德观、历史观发挥到极致。《巨人》后面烂不烂尾不重要,但它是一部有灵魂的作品,在动漫史上也一定会占有自己的位置。
              《破冰行动》就是正反面教材的完美统一,观剧时大家能明显感受到隔阂跳跃感,好的极好差的一言难尽,核心在于期间更换了编剧和剧情,后续编剧吃不透源代码以及自身能力、阅历无法驾驭所造成。
              对于我们这个中央集权制的帝国来说,朝代之所以一直更替除了长期积压的各种社会矛盾无泄压阀外,无外乎两个核心问题;要么中后期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继而形成地方割据势力。要么在蛋糕无法扩大的形况下,既得利益集团不停扩容,触手愈发贪婪,超过临界值引发M变。
              从秦到隋,我们这个民族用了八、九百年时间搞清楚一件事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统一比分裂好,后续的历史也无不应验了这条真理,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比如《开国大典》里,常凯申对经国那段名句:划江而治,他不敢,我也不敢,谁做谁就是历史的罪人。
              从安史之乱到杯酒释兵权,中央统治者又用了二、三百年时间找到压制地方的策略“夺权、制钱、收兵”,这种策略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形方式但核心理念一直维持至今。这个策略有多强大,强大到至今1000多年的历史里,只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失控—“太平天国导致的地方派系(以湘、淮军系统为代表的地方)崛起”。中央统治者并不是没有发现问题,也不是没有应对策略,而是无力实施执行。最典型的就是“晚清四大疑案”,其中又以小白菜和刺马最为显著。
              另一边,为了压制上述问题,就必须采用异地任官为首的一系列皇权措施。这些措施在皇朝的前期起到正向监督、牵制作用,但中后期弊端逐步放大。他们只需对上有交代并解决自己的“生活”,对下无所谓,反正任期结束走人,日后我又不用住在这里也不会被刨祖坟。
              比如《大明王朝》里的“改稻为桑”(虽然是一个虚构事件,但艺术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这种状态的写照。
              所以明中后期南方以景德镇的瓷工、苏州的织纺工为代表的工商阶层、北方李自成为首的自耕农的运动,“闯王来了不纳粮”,比较纯粹的自下而上。
              而清末就不太能找到这样的运动,更多是东南互保、保路运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更多是中上层与上层间“互动、扳手腕”,对于老百姓来说远没到民不聊生的阶段。
              故而在历朝历代的中期,随BUG的增多以及系统的臃肿,势必会出现改良和变法,目的是不让天平在这两边来回倾倒,尽量维持在中间以求平衡。
              在平行宇宙的另一个世界里
              当某位马爸爸说了一些关于银行的言语后,他就“度假”去了,在他出生地的某些系统人也那个去了。
              某位程序员这两天貌似也开始吃盒饭了。
              所以“扫黑除恶、刀刃向内”的实质
              扫黑除恶是为M
              刀刃向内是为G,两头不能冒两头都得打
              回到关于王力和杨健谁更那个的问题,相信大家会有一个自己的答案。


              IP属地:上海7楼2023-02-15 15: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