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大神吧 关注:29,102贴子:293,093

回复:【科普】艳娘幻梦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M08 后记页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3-02-23 23:53
回复
    19年只买到Tonymagazine06就离开霓虹了,后面疫情再也没续上。好想看后面的几本
    (如果有数位版分享就更好了


    IP属地:云南101楼2023-03-01 04:09
    收起回复
      一、基础构成部分及创作人员的介绍
      ③ - 整体基础
      C - 小说内容简介
      在介绍完目前“娘”的世界观与设定后,最后的C和D部分就根据TM里的小说简介、小说第一章里的一些元素与情节及个人推测来介绍一下“娘”这篇小说。
      本部分,即“C”部分就先介绍一下“娘”小说。
      “娘”这篇小说所属的类型,大致可属青春情感类——因为从目前的内容来看,小说整体上是以五位女主角之间关于感情及自我的发展与变化为主线,但亦貌似穿插了一些动作类内容* 。如果按B站的番剧风格来定位的话,我个人觉得“娘”这篇小说应该包含了这几个:科幻、战斗、日常、校园、治愈、冒险、偶像* 。
      根据小说的序言介绍,“娘”讲述的是在网络与VR技术均已成熟且取得重大革新成果的未来,少女们相互交织着彼此感情(原文为“想い”)的青春故事。全篇小说的主角是杜彩香(即Ping-Yi的现实身份),第二主角则是Dai-Yu(真正身份暂未公开),剩下的3人(按在小说里的出场顺序是Bao-Chai、Chun-Mei、Jin-Lian;真正身份同样暂未公开)在第一章里亦均已登场。而从目前来看,小说的情节也似乎是以杜彩香为中心来进行发展。
      关于“娘”里角色们的名字与小说的关系,小说的开头部分则是这样介绍的:
      “为在网络上使用的虚拟角色取名而选了古典小说的人物名称,并没有什么深远的意味,只是根据心情选择而已。
      但彼女并不知道* ,名字是具有力量的东西。
      尤其是在故事里具有力量的名字,则会把人卷入到故事之中。
      而少女们也因此相遇了。
      在与现实分离开的庭院中,响起了少女们的演奏,时而激烈,又有着伤哀.....”
      从上面的这段介绍中可以看出,“娘”这篇小说的角色们是具有两本原著里主角们的部分明显特点。结合“娘”这个系列的各方面来看,在小说这边,加纳新太应该是将《金》和《红》主角的性格、遭遇等进行了筛选及调整,并重新组创了新角色(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原著里人物的部分特点通过优化处理后注入到“娘”的角色之中),然后又把“名字”这一元素作为角色们自我成长或相互交织的起点。
      注释部分:
      1、.....了一些动作类内容*
      由于涉及到小说里的一些情节,所以这方面需要留到“D”部分才能进行介绍。
      2、.....治愈、冒险、偶像*
      跟上面的一样,同样需要留到“D”部分才能进行介绍。
      3、.....彼女并不知道*
      这里的“彼女”一词,我是用了原文的文字,因为我觉得在开头部分所用的这个“彼女”,应该不是单指杜彩香,而是也包含了小说里的几位角色;加上我在翻译的时候发现这个“彼女”用于单指杜彩香的话,有些地方会显得不自然,所以我就用了原文的“彼女”一词。


      IP属地:广东102楼2023-03-02 03:10
      回复
        ③ - 整体基础
        DⅠ - 小说第一章情节简述、所含元素及部分推测(整合了原目录中的——“三、正篇小说的部分介绍”)
        鉴于我在整理编辑时发现几个要介绍的部分之间因先后顺序不协调而略显混乱,所以此部分会分为“Ⅰ和Ⅱ”两个子部分。
        在本部分(即DⅠ部分)中,我先将小说第一章的内容及情节按照顺序进行简化描述(包含第二章内容预告;望能令各位对接下来的剩余部分更容易理解);
        而在第二部分(即DⅡ部分)里,会再介绍第一章中的部分情节和在整个第一章中出现的一些元素,并对小说的后续发展提供一点个人推测(但准确性可能不太高,主要是希望能帮大家稍微清晰地了解一下小说而已)。
        最后说明一下,由于目前小说里的角色们除了Ping-Yi的正体有明确的姓名外,其余的都还没有介绍,所以两个部分内容里的称呼就以常用名字来代替。
        目前,“娘”小说的前两话章节名及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话 --- 「瓶児与黛玉」
        虚拟现实技术十分发达的2117年。
        住在日本新横滨市电脑中华街的普通女子高生——杜彩香,在某天以虚拟形象“Ping-Yi”进入虚拟现实世界时,与一位来自中国上海、称为“Dai-Yu”的神秘美少女相遇。自那后,随着两人的交流越来越多,她们也从陌生人间的谈话,逐渐发展为朋友嬉戏、相互谈心的关系.....
        在一次与Dai-Yu一起出行时,忽然遇到了虚拟世界中用于治安的电子狛犬,两人虽然顺利脱险,且Ping-Yi也因此认识了另一位神秘美少女——“Bao-Chai”,但她们的这段过程亦被Dai-Yu拍下并上传到了网络,使得二人很快便成为了热门话题。之后,Dai-Yu向Ping-Yi说起了网络上的视频投稿,并且希望Ping-Yi能协助自己赢取奖金,但在遭到拒绝后,Dai-Yu以要把Ping-Yi的某些引人垂涎的动画流出用于赚点数来“再次要求”,最后Ping-Yi不得不同意了。
        在此之后的某天,Ping-Yi发现Dai-Yu投稿的跳舞视频在排名方面出现了变化——由名为“Chun-Mei”的投稿者所投的视频,成为了排行榜第一名!二人为此赶紧观看了这个能直接登顶的视频到底有何魅力。视频中,首先看到的是夜色中的电脑中华街妈祖庙里一片灯光辉亮,接着,站立于中心的是一位正吹奏着笛子的身穿粉色中华风洛丽塔服的娇俏少女,以及在一旁弹奏着琵琶的金发美女。
        而当Dai-Yu和Ping-Yi再仔细地打量视频里的娉粉少女时,也随之发出了“这个粉衣少女不得了!”的惊叹——只见少女的容貌不管怎样欣赏都极其可爱迷诱,俏嫩甜魅,简直就是天生便与粉色衣裳相配衬;她头上左右两端梳结了可爱的丸子头和盈逸的柔长双马尾,显露着娇稚的气息;吹奏笛子的技巧也十分娴熟而极富魅力。
        粉衣少女的整个人,不管是容颜还是气息都像是偶像一般。而在Ping-Yi看来,与Dai-Yu相比的话,虽然Dai-Yu也是十分可爱,但男性可能更喜欢粉俏少女也说不定。
        不过,Ping-Yi双目的注意力并不在于这位粉衣少女,而是在一旁弹奏着琵琶的那位金发美女——她有着一头长可及腰而略显波卷、十分撩人的金丝秀发,容貌艳妩而带有丝丝挑傲;但即使仔细观赏,也很难判断她的芳龄,大概是15岁至25之间吧——虽然Ping-Yi觉得自己的形象也是美女,但在金发美女前,自己也只不过是美少女的级别,因为金发美女绽展着阵阵浓香的大人气息——
        她穿着一件绣缀着用金线绣成之玫瑰图案并带有满满光泽的丝质黑色旗袍。这件旗袍不仅奢雅贵艳,而且也极尽セクシー,除了紧贴而带有透显度外,也极致地把金发美女那丰翘修长的曲线身材彰衬得一览无遗,尤其是胸部的独特设计更是绝妙之处,既用了浓烈的真金色搭配浅浅的花纹来示明着她的贵气,又直白而撩诱地强调了她酥弹丰润的おっぱい,连Ping-Yi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也想好好地碰弄一下”的想法;而旗袍两侧的开衩则裁至肚脐处的腰部两旁,现露着金发美女那匀长皙嫩的迷魅美腿。
        就在Ping-Yi沉陷于金发美女所带来的冲击之时,正在微微伏着头挑按琵琶的金发美女的双眸忽然在瞬刹间望向了摄像器,而她双目的颜色则像是冷澈深洋的碧蓝色一样,直直地刺映入Ping-Yi的心神中。
        看完了视频后两人分别露出了吃惊和着急的表情。而在此紧迫的形势下,Dai-Yu和Ping-Yi开始了加快应对——让Ping-Yi快速成为古琴达人!接着,两人便分别各自加紧练习舞蹈和琴技。
        Ping-Yi为了练习琴技,特意向母亲询问了关于家族里会弹古琴的姨妈的消息,但却得知姨妈住院了的消息。Ping-Yi别无他法,只能上网寻找中华传统乐器演奏的视频以供学习。而在搜索时,Ping-Yi无意中看到了在Chun-Mei投稿视频里出现的那位金发美女演奏琵琶的视频,正当她点击这位金发美女的个人主页时,一封虚拟的电子信件传送到了她的手上——
        “想跟你学习一下弹琴,希望能见你一面”。
        于是,Ping-Yi在读完这封信件后,为了一探事情的究竟,便以虚拟形象的姿态通过“V-WeAR”(虚拟化的现实世界无限制互通技术)在一瞬间移动到了信件的地址——中国上海的徐家汇地区。
        到达后,Ping-Yi行走在第一次见到的充满欧式风格、以及浓厚的高奢气息的街路上。转入某大街后,由于Ping-Yi是以虚拟形象的姿态行动的,因此引起了连续的猥哨声——
        Ping-Yi有着一头长顺及腰的柔直乌丝,一双葡眸灵澈有神之余,时而娇婉含春时而绵雨诱魂;面容柔纯而媚红,肌肤嫩泽而白洁,又透出满满的红润气息,加上情真无瑕的笑颊,一看便知是乖顺温雅的香闺小姐。
        不过,更勾神夺魄的,莫过于是Ping-Yi那绰艳丰曼的身姿了 --- 她穿着的是一件绣着精美淡色花卉图案、极显亮泽的丝质白色旗袍,与金发美女的那件奢艳贵雅的黑金色旗袍略有不同,Ping-Yi的这件白黑色旗袍则是诱艳秀雅,整件旗袍并不大且紧贴的同时也带有透显度,恰好十分完美地裹贴着Ping-Yi的玲珑香躯,亦将Ping-Yi的凸翘胴姿展现得淋漓尽致。
        Ping-Yi所穿旗袍的下摆与金发美女的那件一样,均是直摆,但Ping-Yi这件的直摆却仅仅只到大腿根部稍下之处,前后两侧开衩则是用半透明的淡暗色薄纱连在一起,如此一来,Ping-Yi滑润嫩洁的美腿便毫无遮掩地敞露着。而Ping-Yi这件旗袍的胸部设计也与金发美女的稍有差别,不过反而另有特色——旗袍的胸部包裹面积虽略多几分而缺少了金发美女那种明炫,却因旗袍本身的紧致度与Ping-Yi丰挺娇腻的おっぱい绝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产生了“露艳浮香,似隐却现”的撩惑效果。
        ——而此刻独自一人的Ping-Yi则只好提心吊胆地一边无视、一边快步行走。
        在离开大街后,Ping-Yi来到了一座大教堂。进入教堂后,她一边向前探索,一边赞叹着此处的工艺与环境,而当进入到教堂的内里,在Ping-Yi面前的,是一处地面被红色地毯铺满的地方,在地毯之上摆放了一张华艳而奢贵的古董椅子,而椅子的背后则是完全用真丝纺织而成、绣着满满的玫瑰图纹与漂亮花边且近乎透明的帘子,宛如是国王或皇帝最溺幸的宠姬之座。
        而正坐于椅子之上的人,则有着一头幻丽的长润金丝、穿了一身尽显贵艳与胴香之金黑色旗袍、柔嫩且毫无疪污的修美双腿正翘起,容神姣妩而撩傲.....——正是之前在Chun-Mei投稿视频里所见的那位金发美女!
        而她在看到Ping-Yi后,说出的第一句竟是——
        “欢迎你的到来,让我看看你哭着请求原谅的可爱脸蛋吧”
        第二话 --- 「金蓮与春梅」
        家住新横滨市电脑中华街的女子高生——杜彩香(虚拟形象之名是“Ping-Yi”),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于虚拟现实世界中遇到了一位称为“Dai-Yu”的少女。在与Dai-Yu相处的过程中,两人从零开始一起经历了相互谈心嬉戏、躲避电子狛犬等等的事情,也使Ping-Yi逐渐地有了很多与以往不一样的、令她感到困惑的感情与想法。
        正当一切渐渐有所改变之时,由于要协助Dai-Yu赢取网络视频投稿的丰厚奖金,使得在Ping-Yi的面前出现了两位神秘人物——谜一般的秘艳美女「金蓮」以及带有华美气息的少女「春梅」。
        某天,杜彩香正为协助Dai-Yu一事而在网络上搜索时,一封来自未曾见过的神秘人物的虚拟电子信件传送到了她的手上。
        决定了要帮助不认输的Dai-Yu实现愿望,杜彩香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行动.....


        IP属地:广东103楼2023-03-14 06:14
        回复
          ③ - 整体基础
          DⅡ - 小说第一章中的部分情节、第一章所含元素及对小说的后续发展之推测(整合了原目录中的——“三、正篇小说的部分介绍”)
          在前面的DⅠ部分里,我已经将第一章的基本内容简述出来了(不过由于我能力有限,所以质量并不太好,这点还请见谅),那么本部分的内容就是要介绍小说第一章中的部分情节与所含元素,这里要先说明一下“部分情节与所含元素”的定义:
          “部分情节”在我的计划里是指一些比较关键或可以了解角色们的内容,但实际上基本包含了第一章里的所有情节,而我则弃除了一些不太重要或者是涉及了解角色们但可以被替代的内容等等,因为那些其实也没什么(都是将角色们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等方面放大、对动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化描写而已,已经属于小说写作技巧的范围了),所以就不列入进来了。不过即使如此,将本部分的这些情节结合DⅠ部分的内容后,我还是差不多把第一章的半数内容都写了出来(或者说是翻译出来)。
          “所含元素”这一点比较关键,因为“娘”属于是中日两种文化融合的作品,加之Tony他们在关于小说部分的访谈里也有谈到会涉及中华文化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元素”这方面是值得介绍的。不过,由于篇幅问题,我会把“所含元素”与“部分情节”结合在一起来介绍。
          最后,就是说明一下三点:
          一、本部分的人物称呼与DⅠ部分略有不同,我在本部分将全面采用常用名字来称呼角色们,例如女主角——杜彩香就全用“Ping-Yi”来代替(某些特定情况下还是需要用本名来称呼),虽然可能会产生些混乱,但也是最方便的编写与阅读方式。
          二、本部分内容的顺序排列——因为我在阅读时发现,有些情节(或元素)之间并不相连,而是隔开了。所以我是整合了内容后,再按照先后顺序来写(会有圆圈序号提示)。此外,本部分的某些内容或推测部分可能会涉及剧透(但大家可以先不信,毕竟我也只是根据第一章的翻译来推测,而我的翻译并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且本部分的一些内容也会涉及到DⅠ部分简述中的内容,大家可以把上下两部分结合在一起来看,也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关于小说后续发展的想法。
          三、由于本部分的内容总字数超过了5000字,所以我只能分<A>、<B>两个部分来发。其中↓
          <A>负责补充部分和Ping-Yi的个人介绍及其与Dai-Yu的关系,即1、4、5。
          <B>负责小说中出现的元素、Ping-Yi与其他角色们的相遇情节,以及主角们的能力。即2、3、6、7。
          <A>
          小说第一话「瓶児与黛玉」的部分情节与所含元素介绍如下:
          首先,我要补充一个小说的科技设定——《V-WeAR》。
          这个科技是把日本新横滨市的电脑中华街与中国的上海市部分区域利用虚拟技术连通起来,主要是用于旅游观光。大概是在两地设置大量的立体投影装置,然后游客们可以使用自己的虚拟形象通过自身的虚拟设备装置经由网络传输方式在两地之间自由来往。而这个《V-WeAR》是有专门的视频投稿网站且有高额奖金,投稿视频的人可以获取奖励积分,第一名的就能获得高额奖金。不过,《V-WeAR》还有一个终极大奖——“能实现一点愿望的魔法”(某度翻译的,但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看是完全正确的)。而Dai-Yu想要的正是这个终极大奖。
          推测:《V-WeAR》的高额奖金及终极大奖应该是目前四位角色们(Ping-Yi和Dai-Yu;Jin-Lian和Chun-Mei)的主要目标,也是小说目前的主线。而我的一个猜测是,首先主角们会因这条主线相会(争夺终极大奖),在角色们都完全登场后(完成争夺后),又会出现另一条主线,于是角色们又再次以其为目标,并且在这个过程里完成了自我成长、相互交融的升华。(不过实际上可以分为好几种情况,我列举自己想到的几种:一是像目前的主线一样,分组继续争夺顶位;二是一起共同合力;三是出现了BOSS,角色们一起合力将其打败)
          1、关于Ping-Yi(即“娘”小说的女主角——杜彩香)的人物介绍如下:
          总体上来看,Ping-Yi的性格内向、不自信、特别注重形象,而且也很被动,但亦有“有目标就要做到做好”的性格。而小说里更详细的内容则如下↓
          ①会听埃里克·萨蒂的钢琴曲,以及歌剧《图兰朵》的“今夜无人入睡”(甚至喜欢这首)。
          ②在使用虚拟形象“Ping-Yi”时,觉得从装置的另一端看自己的话(与“Ping-Yi”的形象相比),她的容貌会很可笑。③会说自己既不美又不高,也绝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在使用虚拟形象“Ping-Yi”。
          ④为了不被人说三道四,每天都会先细心地洗澡(不能被人说身体有些臭)、梳发(不能被人笑头发乱糟糟或一团团),然后再去学校。而且每天会洗净并烫顺制服。
          ⑤内八字走路的方式始终无法矫正。因此在走路时,眼睛是向下低望,整个人的形象就是少说话的忧闷女生。
          ⑥基本没有朋友,但也不至于没人搭话。
          ⑦认为自己是没出息的人。(原文“私はほんとうにいくじなしだ”。而我在网上查过“いくじ”,意思有“魄力;志气;骨气;好胜心”,结合上下文后推测应该用“没出息”较好)
          ⑧视力没问题,但经常摇摇晃晃。
          ⑨在放学路上想帮助某位路人,结果被拒绝了。因此认为如果是以“Ping-Yi”的姿态去关心他人的话,说不定就能做到。(这段的翻译不知道正不正确,但大体上是这种情况)
          ⑩在与Dai-Yu逛街时,被Dai-Yu的真情实意打动了(指的是尽管是虚拟形象,但却表达出人的真实情感),使自己的观念有了改变。
          ⑪会帮忙做家务之类的。
          ⑫略会弹钢琴。
          4、Ping-Yi与Dai-Yu在小说里的关系
          从目前的第一章内容来看,Dai-Yu与Ping-Yi之间是10状态,而且Dai-Yu是十分主动。小说里的情节有以下这些↓
          ①在遇到Ping-Yi后的第二天(?估计是),当Ping-Yi在学校里准备上课时,Dai-Yu突然找了过来(装置具备通话功能)并想通过Ping-Yi的眼镜装置出现在Ping-Yi的班里,此举让Ping-Yi颇为紧张,马上把装置关了。
          ②接上。Ping-Yi回到家后,在房间里以虚拟形象跟Dai-Yu聊天,她们有过以下这段对话:
          D:为什么叫了你几次都没有反应?都call了你好几次啦
          P:那个.....因为早上是在学校里.....
          D:嗯(ふーん).....在学校里开心真是好呀
          P:没那回事啦.....
          D:如果不是的话,那跟我一起玩不是挺好的吗.....
          P:诶???
          ③再接上。聊天后,Dai-Yu先是贴近Ping-Yi,然后从下伸手,美美地揉了Ping-Yi的おっぱい,接着又说了些十分挑逗的话,还跟Ping-Yi玩起了攻防游戏。不过,Dai-Yu很快便提出要与Ping-Yi一起出外游览电脑中华街。
          ④在零食礼品店,Dai-Yu要Ping-Yi代替她吃了试吃用的马拉糕,还要Ping-Yi做出工口动作(Ping-Yi的娇香小嘴含着马拉糕,双眸和嫩颊浮露着尽极满足又仍略有贪溺的痴神撩态,然后纤润小手做出双V手势.....)。接着好像还吻了Ping-Yi(?这里我不太会翻译,但根据文字意思来看,即使没有吻到,两人的距离也跟接吻差不多)。
          ⑤Dai-Yu与Ping-Yi聊起一些人生的深度话题时,用“很可爱”来称赞了Ping-Yi。
          ⑥Ping-Yi自白了一直以来在她身边都没有像Dai-Yu这样的人存在。
          ⑦Dai-Yu与Ping-Yi聊天的语气等方面有时是十分暧昧的。
          ⑧在谈论到关于神的问题之时,Dai-Yu说了句“难道Ping-Yi就是神吗”。
          ⑨Bao-Chai对Ping-Yi说了“能跟Dai-Yu很好地相处真是太好了”。
          ⑩在Ping-Yi因两人躲避电子狛犬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而发了一条表达自己的困扰之信息给Dai-Yu后,Dai-Yu在第二天回了一条“哈哈哈”的信息。
          ⑪Dai-Yu在与Ping-Yi谈及网络留言时,提到了男性工口妄想。
          ⑫在讨论完网络留言后,Dai-Yu便引诱Ping-Yi要拍她超可爱、超工口的视频,然后公开。接着又说要拍她们两个的视频。而这些都是Dai-Yu打算赢取视频投稿终极大奖的初步计划(后来决定拍音乐PV作品)。
          ⑬在彼此都熟悉了之后,Ping-Yi称呼Dai-Yu为“黛ちゃん”。
          ⑭Dai-Yu是Ping-Yi人生中第一个依赖她的人(除了父亲外)。
          5、大约是小说开场的两年前,Ping-Yi曾经以虚拟形象在网上的个人直播空间活动了一会儿(原文是“一瞬だけ”),虽然时间极短,但却获得了超高的人气。因此Ping-Yi也算是网络红人,只不过已经隐退了。而在与Dai-Yu交往的过程中,Ping-Yi也提到她自己知道媒体有多么可怕。
          推测:第一章里Ping-Yi关于网络媒体的多次自白介绍,基本明示了她在以前是有过故事的,但究竟发生过什么就没有直说,只是反复提到对网络的评价而已。而Ping-Yi在整个第一章中虽然多次表达或说出她并不喜欢出名或引人注目,不过当她答应协助Dai-Yu争夺终极大奖后,又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态度及风格。所以,结合第一章的全文来看,“Ping-Yi的网络往事”可能会成为小说后续发展的一个伏笔。


          IP属地:广东104楼2023-03-30 02:19
          回复
            ③ - 整体基础
            DⅡ - 小说第一章中的部分情节、第一章所含元素及对小说的后续发展之推测(整合了原目录中的——“三、正篇小说的部分介绍”)
            <B>
            2、小说第一章里出现的中华元素——
            ①电脑中华街的广告飞艇所播放的广告里有“天津甘栗”。(在小说里,全日本好像只有电脑中华街才允许广告飞艇航行,原文是“.....ここネオヨコハマの特区.....”。我不是日语专业,所以只能按字面来翻译,即“ここ-这个 + ネオヨコハマの-新横滨市的 + 特区-特别区域”,而根据小说的背景设定,电脑中华街就是新横滨市的特别区域)
            ②电脑中华街道路两旁的中华料理店,其建筑风格都是类似古典楼阁。
            ③在与Ping-Yi逛街时,Dai-Yu被零食礼品店的马拉糕吸引了(而且Dai-Yu好像是第一次见?)。
            ④Ping-Yi有个在香港的姨妈。这个姨妈以前曾教过Ping-Yi弹古琴,对Ping-Yi说过作为中国女孩要能弹奏琴、琵琶之类的乐器。
            ⑤接上。当Ping-Yi向母亲问起那个姨妈的情况时,把急着要学弹琴的事情也说了,而Ping-Yi的母亲则直言女子弹琴是古时女孩作为新娘的必备课程,现在已不存在了,而且不会弹琴就嫁不出去的陋习时代也已经结束。但可能由于联系到了“新娘”,母亲随后又问Ping-Yi是不是有心上人,要准备做新娘了(原文里,Ping-Yi母亲是这样问的——“是谁?在哪里认识的?是有钱人吗?是帅哥吗?还是有钱的帅哥?”)。
            3、小说的主题元素——现实与虚拟
            这个元素在第一章里随时可见,特别是到了Ping-Yi的自白或自我思考部分时。而在小说开场时,有两个情节便很直白地表达了这个元素:
            一是Ping-Yi独自在高楼顶部思考人生,内容是“死”、“虚与实”,也提到了用虚拟形象能做到现实做不到的事情。
            二是当Dai-Yu第一眼见到Ping-Yi后,先向Ping-Yi问了一句“死んでみたいの?”。
            而在第一章的后续故事里,也经常出现虚拟形象与现实形象之间的极大差异,以及对这种情况的谈话或自我思考。所以在小说开头里,Ping-Yi独自思考的“死”应该是指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特别是虚拟技术可以让人做到很多现实做不到的事情,这种技术的进步是绝对会让人对存在与否产生疑问的。因此,我觉得“娘”小说的这个主题元素就是聚焦于虚拟(死)与现实(生)之间的碰撞。
            6、小说第一章中,Ping-Yi与其他角色相遇的顺序及其相关情节:
            ①Dai-Yu
            开场不久就遇见了Dai-Yu,当时是独自一人在高楼大厦顶部(?)思考人生时,见到了一艘正在航行的广告飞艇,而Dai-Yu就是摇着双脚、独自坐在这艘广告飞艇上。
            Dai-Yu和Ping-Yi在小说第一章里最刺激的经历是躲避电子狛犬,而之所以会遇到用于虚拟世界治安的电子狛犬(小说中是类似追踪犬的存在),据Dai-Yu本人说,是她使用了非本人的虚拟形象(应该是家族里的某人给她的)才导致的,实际上可能是她用了某些特殊工具(或者说是某些功能)。另外值得说的是,Ping-Yi的虚拟形象也似乎是家里人给她的。
            ②Bao-Chai
            Bao-Chai是Ping-Yi与Dai-Yu在跟电子狛犬缠斗后通过Dai-Yu的通讯器认识的。
            Dai-Yu和Bao-Chai之间可能是比较亲近的关系,从小说里的内容来看(Bao-Chai掌握着Dai-Yu的黑历史),她们可能是自小一起长大(但不知道是否有亲缘关系)。
            而Bao-Chai在通信中让Dai-Yu回去(中国)时,提到了“老师(原文是“先生”)也很担心”。脑洞大些地说,这个“老师”也是一个可供脑补的角色,因为除了是正常情况下的老师担心学生外(Dai-Yu曾提到自己不喜欢上学),我们都知道日语中的“先生”也可以指代一些较为高级的人物。
            ③Jin-Lian
            Ping-Yi首次认识Jin-Lian就是从那个由Chun-Mei投稿的、能超越Dai-Yu夺得第一名的双人演奏视频中见到Jin-Lian,当时Jin-Lian就已经给Ping-Yi留下了难以应对的印象。后来Ping-Yi为了练习弹奏古琴而上网搜索视频教学时,又再次观赏了Jin-Lian弹奏古琴的视频,并有一大段赞叹Jin-Lian弹琴技术的自白。
            而Ping-Yi在点击进入Jin-Lian的个人主页时所收到的电子信件,正是来自Jin-Lian。
            其实从此处可以了解到,整个“娘”小说的故事发展虽然看上去是以Ping-Yi为主角,但实际上应该是由Dai-Yu来推动的(也就是非单一主角)。因为根据第一章的内容可知,Dai-Yu就是为了要夺得视频投稿终极大奖而从中国过来电脑中华街,然后便认识了当时已决定不会再踏入网络世界的Ping-Yi,接着就是开始视频投稿的行动。
            而也正是Dai-Yu的此举行动,引起了Jin-Lian与Chun-Mei的注意(但尚不明确Jin-Lian与Chun-Mei有没有争夺终极大奖的意向或想法。因为在第一章里,在Dai-Yu投稿视频前,Jin-Lian与Chun-Mei是没有投稿参赛的,但Jin-Lian倒是有弹奏乐器的视频。所以,Jin-Lian与Chun-Mei是想直接争夺终极大奖,还是只想跟Ping-Yi与Dai-Yu过过招就只能等第二章才能知道)。
            而Ping-Yi与Jin-Lian的首次会面是在《V-WeAR》的上海徐家汇地区,大致是一些跟以前租界有关(原文提到教堂)的、颇为古典的高级场所。
            7、小说第一章中,主角们的能力及相关表现情节:
            ①Dai-Yu跳舞的视频(应该就是遇见Ping-Yi的那晚)在第二天便引起了很大的话题。
            ②在遇到Jin-Lian与Chun-Mei的投稿视频前,Dai-Yu的跳舞视频或投稿视频一直是排行榜第一位。
            ③Dai-Yu与Ping-Yi一起逛街时,人气一直高涨,一直都受到围观、求握手;而Dai-Yu也丝毫没有架子,一直跟路人们混成一片。
            ④Dai-Yu很喜欢被人们注目的感觉,但Ping-Yi却恰恰相反。
            ⑤Dai-Yu将与Ping-Yi一起在电脑中华街逛街、躲避电子狛犬的视频投稿到网络上。并顺利获得极高的人气和关注。
            ⑥Dai-Yu与Ping-Yi用于争夺终极大奖的投稿视频,其内容大致是以新横滨市为舞台的音乐PV作品,由Ping-Yi负责弹奏古琴,Dai-Yu负责跳舞。
            ⑦Jin-Lian与Chun-Mei的投稿视频一发布就夺得了第一名。
            ⑧Chun-Mei吹奏笛子的技巧十分高超,而Jin-Lian除了会弹奏琵琶外,也能弹奏古琴,而且是能演奏出意境的超凡技巧。
            元素:从小说里几位角色们的技能来看,除了Ping-Yi和Bao-Chai仍然不清晰外,其余各人都是有着很高的水平和技巧,这一点应该是为之后的过招而设定的。


            IP属地:广东105楼2023-03-30 21:58
            回复
              ③ - 整体基础
              DⅡ - 小说第一章中的部分情节、第一章所含元素及对小说的后续发展之推测(整合了原目录中的——“三、正篇小说的部分介绍”)
              最后的这部分属于补充内容。
              首先是解答③C中的两个注释部分,即“1、.....了一些动作类内容*”和“2、.....治愈、冒险、偶像*”↓
              1、小说第一章里,动作类的内容虽然不算多,仅有Dai-Yu与Ping-Yi躲避电子狛犬的情节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内容及科技设定中,都有一些地方是包含了能触发动作类情节的元素,例如用于虚拟现实世界治安的电子狛犬、虚拟现实的技术等,加之Dai-Yu在应付电子狛犬时也有相对应的动作类举动(好像是用虚拟电子蝴蝶来阻挡干扰电子狛犬且技术并不算生疏)。所以我个人推测,在小说接下来的章节里,动作类情节应该还会出现。这一点也是我认为“娘”小说包含了“战斗”的原因(但如果真要深究的话,应该不算是战斗类,而仅是包含了动作类,只不过TM里的小说貌似都是偏战斗类的,所以我才将其列入)。
              2、这里说明一下这些风格标签↓
              日常:“娘”小说的背景设定虽是未来,但其实其内容里依旧是以目前的日常为主,很多事物、情节及主角的生活等都充满了现今可见的日常气氛,所以这个风格标签是肯定的。另外值得说一下的是,如果仔细地去阅读“娘”小说,会发现它实际上写的是现今社会的事情(有些类似于《金》,因为我没记错的话,《金》好像写的是明朝?)。
              校园:这个肯定需要的,因为“娘”的主角们,其真身的年龄都基本是在17~26左右(最小在17-1或2范围内;最大在25±2范围内)。加之两位主角——Ping-Yi和Dai-Yu都是学生,所以此风格标签是符合小说的。这里说一下其他几位主角:
              Bao-Chai:不明确。但根据她与Dai-Yu的关系,估计即使不是学生也不会距离学生阶段太远。
              Jin-Lian:已确定不是学生。
              Chun-Mei:和Bao-Chai一样,属于不明确的那类。但春梅有可能是大学生。
              治愈:这个风格标签就见仁见智了,因为小说目前只有第一章,而且关于“治愈”这方面的内容也不是显而易见,但我个人在看了好几遍小说(为了翻译而仔细地阅读)后,我认为确实是有“治愈”的风格——例如Ping-Yi与Dai-Yu之间的关系,虽说Dai-Yu不断地攻取Ping-Yi,但Dai-Yu也在一些人生问题或想法上慢慢地改变着内向而不自信的Ping-Yi;加之目前的主线是“争夺终极大奖”,按照“娘”的人物设定,角色们之间应该不会发展敌对关系,顶多就是“开始时相互交手,然后慢慢融和,最后是大团圆”。
              冒险:这个风格标签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举几个例子:
              1 - Dai-Yu从中国上海去到日本新横滨市的电脑中华街,为的是视频投稿的“终极大奖”。
              2 - Ping-Yi作为一个内向的女生,要协助Dai-Yu面对挑战并取得“终极大奖”。
              3 - 目前的内容只有Dai-Yu与Ping-Yi和Jin-Lian与Chun-Mei这两组在为“终极大奖”而相互交手,但之后还会不会有什么支线、额外剧情之类的就难说了。
              所以“冒险”这个风格标签是很显而易见的。
              偶像:这个需要看过小说才能明白。因为在小说里,主角们虽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偶像”,但她们或多或少都与“偶像”这个风格标签有所联系(“网红”可能比较适合,但我觉得“网红”一词偏向贬义,所以我就不采用),例如Dai-Yu在电脑中华街登场后的人气、Chun-Mei在投稿视频里给Dai-Yu与Ping-Yi留下的形象等。因此,我觉得“偶像”虽然不太准确,但亦能直观地反映主角们的实力与优势,以及她们的形象。
              3、“娘”这个标题的两种解读。
              这里说明一下,我在前文里其实已经介绍过Tony绘画版的标题含义,但在仔细阅读过小说后,我觉得小说跟绘画版有着很明显的差异,所以就打算从小说内容方面来介绍一下小说版的标题含义。
              在小说版里——
              “艳”是指角色们的虚拟形象,但我觉得也可能会包含真身形象(其实Ping-Yi的真身——杜彩香,也算是有一种美人的感觉,但可能由于她的性格问题而没有展现出。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毕竟在小说中,关于彩香的描写并不多而且只说了她觉得自己不美而已)。
              “娘”,这个不需要解释了。
              “幻”指的是小说中的一个主题——虚拟技术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这一点在前文已有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梦”指的是角色们的经历(或者说是小说的诸多情节)。在第一章里,关于“梦”的情节有很多,例如Ping-Yi与Dai-Yu的相遇和经历、对Jin-Lian与Chun-Mei的印象及冲击等等。
              “谭”也不需解释,就是故事。
              所以整个小说版的标题含义,可以理解为“少女们以及她们各自的虚拟形象在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之中相遇相交的故事”。
              那么,关于“一③”的内容至此就介绍完毕。在内容上,我已经把绝大多数要写、要介绍的都写出来了,但毕竟内容一多就容易忘记想写什么,所以可能会出现缺漏的情况,也会有一些地方没有写到,所以请各位大大们见谅,如果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说一下,我会补充的。另外,在“DⅠ”里对Ping-Yi、Jin-Lian、Chun-Mei的形象描写,以及一些人物的情节或动作,是我一边翻译原文、一边自编描述而成的,而有些词语则是我自己自创的(没办法,我创作习惯就是这样,用的都是自创词语),所以大大们对此可能会有些不习惯,如果对这方面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说一下,望见谅。


              IP属地:广东106楼2023-04-10 14:54
              回复
                在用了1个季度左右的时间去处理好其它创作工作(以及个人事情)之后,我又回来继续更新关于《艳嬢幻梦谭》的科普。而在更新基础部分的创作人员介绍,即“一④”前,我先说一说近期看到的两次Tony亲身访谈的想法——
                访谈一是2018年的“专访Tony大神:以3D化为前提的纸片人美少女创作之道”。
                访谈二是2019年的“轻之文库 - 专访Tony老师,关于艳娘幻梦谭与中国风的应用”。来源于B站“轻之文库”。
                这两次访谈的时间段是2018~2019,是“娘”系列的第一次全盛期。而访谈的内容基本上在本科普帖中也已经介绍了许多,目前还剩下角色部分尚未介绍。至于为什么我近期才看这两次访谈,原因有几个:
                一、由于近期有了继续更新的安排,就找了一下关于“娘”系列的官方访谈,看看我有没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如果有的话就在更新正文前进行补充或更正。
                二、其实早在今年以前,我就已经看过访谈一了,但访谈二却是近期才找到的;考虑到本科普帖是较为全面地介绍“娘”系列,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做到巨细无遗,于是便仔细地看了这两次访谈。但从访谈内容来看,这两次的内容与TM“娘”SP的Tony团队内部对谈内容完全是一样的。
                三、与我的个人创作有关。
                那么总的来说,由于这两次访谈中并没有太多新的或是本科普帖缺误的内容,所以我也不打算再搞得太复杂,除了之后会介绍的角色部分外(包括角色创作的相关内容),其余都不一一重复介绍了。但如果有哪位大大在看了这两次访谈后觉得有些是本科普帖没写到的话,可以在本帖里提出,我会补充或更正的。


                IP属地:广东107楼2023-07-30 01:17
                回复
                  一、基础构成部分及创作人员的介绍
                  ④ - 创作人员的介绍
                  从实际意义的角度来说,本部分是整个“娘”系列的核心所在,也是充满了许多关键因素的重要一环。我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觉得“娘”系列是Tony的专属之作,但令我颇感意外的是,当我因为要写这个“娘”系列的科普帖而去重新阅览、翻译多期与“娘”系列有关的TM后,我才发现,“娘”系列并非只是Tony的又一佳作,而是整个Tony团队倾注了大量功夫及热情去共同创作的心血之作。
                  在开始介绍之前需要提醒各位大大,由于我并非是Tony的粉丝,对Tony团队的认识十分有限,所以我只能尽自己的最大程度去较为全面地介绍Tony团队里的每位成员在“娘”系列的创作中所担任的角色,其中必定有失误之处,还望见谅。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Tony团队的两个不同组成部分:T2 Art Works 和 Albion Works 。
                  T2 Art Works是Tony的核心团队,几乎负责所有的原创作品的创作事务。而“娘”系列除了小说外,其余也均是该团队负责的。
                  关于Albion Works,我不太清楚,但据部分网络资料所说,Albion Works是负责插画、动画人设,以及设计和制作Tony创作的角色手办。目前来说,Albion Works负责的是小说部分(由加纳新太负责编写),至于其它方面就没有看见这个子团队。
                  然后介绍一下创作“娘”系列的4个中心人物,分别是 ↓
                  人设、绘画 --- Tony
                  制作人 --- 泽田刚
                  小说作者及设定负责 --- 加纳新太
                  背景与道具作监(负责背景及小物件等) --- ゆきにゃふ
                  接下来,我就根据TM的内容(TM“娘”SP的团队内部对谈和编集后记)来介绍他们。
                  一、
                  在创作“娘”系列作品的中心4人组中,泽田与Tony可以说是核心人物,因为他们二人同样熟悉中国古典文学(加纳应该也是,或者说具有较高程度的认知)——
                  首先是泽田。据TM“娘”SP的对谈可知,泽田在大学时代是很热衷于研究中国的文学,至于他是否文学专业出身就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泽田对《金》、《红》肯定有着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而且,他跟Tony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也是有着深厚的情结——据泽田称,他对《红》和《金》在日本的知名度不高而感到有些叹息(不知道翻译准不准确,但意思是差不多);Tony也说了希望更多的日本人能认识、了解《金》、《红》这两本书。
                  个人觉得,这可能是“娘”系列的角色塑造得能如此成功、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以原著的人物为基础构想去重新创作新的人物时,最关键就是创作者对原著及其人物的认知达到什么程度。而从五人组的形象、气质等来看,泽田应该是贡献挺大的(或者说提出过重要的意见),否则Tony也很难如此准确而巧妙地创作出Ping-Yi、Jin-Lian、Chun-Mei的灵动形象(眼神、笑意、撩诱等等) *,更不用说之后的Bao-Chai,以及因初版形象不符而出现争议但最终颇为惊喜的Dai-Yu。
                  再者是Tony。Tony是美术专业学院出身的,从这一点来说,他对《金》、《红》的认知程度可能没有泽田那么深。不过,Tony在TM“娘”SP的对谈中也说了他自己是很喜欢中国的古典作品(他提及了《三国志》和《水浒传》等,从类型上推测,Tony可能偏向于国史而非社史);而在访谈一及二里,他也多次提及三国和诸葛亮,也想去成都等与三国历史或诸葛亮相关的地方。由此可见,Tony应该更热衷于三国史那方面。
                  但Tony在绘画方面的过人之处却很好地弥补了不足,因为“娘”系列的诞生时间是2016年,那时的Tony已经创作了很多新阶段角色,在人物的形象塑造、气质表现等方面已有十分充足的经验,所以我认为Tony的绘画功底无疑是使“娘”系列作品大获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泽田和Tony对《金》、《红》及与他们创作有关的原著人物都具有很深的认知,虽然在文学与绘画这两个方面是各有各的优势,但当他们把各自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后,便使得“娘”这个系列的诸多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
                  除了泽田和Tony外,负责编写“娘”小说的加纳,和负责背景及小物件等的ゆきにゃふ也是功不可没。
                  负责小说部分的加纳,与泽田差不多,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应该具有较深的认知。而且他写的“娘”小说虽然是现代文学的性质,但也含有很多古典味,或者说是古典元素(黛玉的设定好像就是文学狂热者)。不过有意思的是,据泽田称,他最初以为“娘”小说是男女恋爱类型 *,而加纳却选择了只有女生的类型(百合)。另外,加纳在小说里处理角色与乐器之间的关联时也做得十分巧妙——例如Ping-Yi与琴,我觉得加纳(及Tony)应该是根据Ping-Yi的气质及性格更适宜或更偏向于琴的这个特点来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琴本身有一种端雅娴淑的感觉(坐着弹;琵琶虽也是坐着,但却是抱在身上弹,与Jin-Lian的气质更相符。关于人物与乐器的关系,会在之后的人物部分中进行介绍),与温婉的女子搭配会有很好的效果。
                  还有负责背景及小物件等部分的ゆきにゃふ。“娘”系列作品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人物所搭配的各种饰物,还有一些个人感觉很能表达出意境的背景,虽然我并不知道ゆきにゃふ是否负责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因为Tony也说了他很少画背景的,所以我个人觉得ゆきにゃふ应该是负责了绝大多数的背景),但即使不是,我猜测ゆきにゃふ也应该对中国的古典物件及元素有一定的认知,而且也对Tony提出过有用的意见。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Tony团队中负责创作“娘”系列作品的中心人物们,基本都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很深的认知及个人见解,同时对于中国古典元素的运用既充足,也颇为巧妙。因此,在这些对原创创作具有极其有利的条件或因素的不断叠加、融合下,“娘”系列才能得以成为绝佳的佳作。
                  当然了,除了上述这几位最主要的创作者外,还有团队中的其他创作人员、负责人员等,“娘”系列作品的成功也是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与工作的,在此一并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优秀的艺术作品。
                  注释部分:
                  1、(眼神、笑意、撩诱等等)*
                  这不是吹捧。因为我在4月暂停更新后,偶尔会在网页及公众号浏览与三人组有关的资讯或内容。然后呢,被我发现了有厂商直接盗用了“幻想金”的全部设定来套于他们生产的男性用成人级器具上,除了三人组的形象完全不同及部分形象描述不同外,其它的均一字不漏地盗用了(至于Tony他们有没有授权就难说,但99%是不可能的)。而这个“三人组”简直是一言难尽,如果说仅仅是二次元角色还能说得过去,但用了三人组的名称后便显得格格不入,尤其是厂家还改动了三人组的性格特点,使得人物颇为矛盾。
                  2、以为“娘”小说是男女恋爱类型*
                  由于我不太懂这句话的确切翻译,所以关于这句话是有两种翻译意思:一是泽田最初以为是;另一个翻译是泽田最初考虑是;而我只能根据后续的谈话内容来暂时使用第一种翻译。


                  IP属地:广东108楼2023-07-31 16: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