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生产研发如何看待碳素底盖和多底盖模式?在业内人眼中,碳素底盖只是好看,别无他用!碳素底盖只由一个基础材料的碳纤维贴片在黏贴在底盖上。多级底盖的模式加大了采购和生产安装的工序和成本。不过它的重量比普通底盖重1.5~2g。这个重量在十几年前的3U 2U盛行的年代,这重量可忽略!可是在2019年后,市场上流行的产品配重主要以4U或5U的高端球拍,中杆越细或实心带来更重的中杆重量、市面上可采购的羽毛球木柄强度不如十年前并获取难度更高(可做木柄的树龄越来越年轻),为了整体不超重并确保强度,那以前多出来的重量就非常珍贵。(比如龙、虎就没有5U)目前可以好好操作的地方只有减轻底盖的重量。不仅是李宁,其他品牌也在考虑更换更轻的底盖材料。那么不缠绕底胶可以吗?这不符合我国和大部分国家的羽毛球拍成品规定,现在的底胶按照目前的技术,减重几乎没有空间。业内规定:羽毛球拍的新品重量是有底胶的情况下来计算的。后续消费者的DIY或者某些品牌的无底操作只是个别案例,业内不认可这种取巧的行为。所以有人提出的可无底胶的球拍销售方法来减轻底种,这个在行业内是不可取的。
四、新的红色底盖是什么材料、成本价格与碳素底盖相比如何?新的李宁后盖是双色PE后盖,工艺和材料与蓝 绿厂高端的后盖一致。新的PE后盖,外墙采用镂空设计,目的是减重,总体能减重的质量,可以给中杆、木柄或头框有百分之3%以上的调配空间,可以提高木柄的重量,可以搭配到同样体积下,密度材料密度高一些的木柄。也可以给细中杆、细怕框和实心中杆留出更多操作空间。网传新的底盖很便宜,我对比了淘宝上碳纤维底盖和双色底盖的单个价差:普通底盖在6~8元,碳纤维底盖在10~12元,两者零售价差4~6元!如果大批量定制和采购,在阿里巴巴和供应链中价差可控制在3元以内。每只换底盖的球拍省了3块钱,假设李宁一年用了二十万个的碳素底盖,那么换底盖后省去的费用是:3x20万元=60万元!省这60w啥事都干不了,对于业绩连续两年上升的头部品牌,这60万也就是一个销售数据较好的省全年的推广费用。业内人士认为不可能有偷工减料这一说。甚至把底部重量前移后前部的碳布使用量要提高。李宁高端球拍碳素是进口东丽直供的M50、M40X、M46,T1100碳布,球拍身上增加的每克碳布的成本远远高于3块钱。假如一把标价1680元球拍在除去木柄和其他配件后其碳元素制品重量在60g以上,那么球拍上每克碳布加工后的标价可算在20元左右。把底盖的省出来的重量转换到拍框碳布上,还是否是一门省钱的事情呢?大家可以发散思维一下。在沟通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一线品牌才有这种魄力和勇气在这腥风血雨的时期中去更换自己的“门面”和LOGO的配色展现方式,换做他们绝对不敢这样做。这次李宁换底盖我觉得部分操作可能不符合人之常情,但是大部分操作在供应链和其他品牌看来是问题不大的。
有人说偷胶?我笑死了,这种不规则的侧棱纹路底盖,在生产、开模的复杂性与成本上远远高于原来的平纹底盖,但凡你了解一下生产成本和流程,你也不会那么天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