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票房榜吧 关注:238,122贴子:11,218,710

【TNABO】不只是MOSS 二刷流浪地球2关注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3-02-07 16:41回复
    流浪地球2是一部具备传世史诗性质的高完成度商业类型片,具有相当的科幻硬度和非常强韧、光辉的故事内核,呈现了极具冲击力的战争、灾难视觉元素,同时也涉及了非常多的信息概念、设定。电影的三条主线和编年体叙述方式恢弘大气,倒计时的段落提示不但没有带来宿命感,反而体现了人类的勇气与能动性,让人泣下沾襟,为之共鸣者不知几凡。我本来就是破球的粉丝,4年前曾经参与贴吧的流浪地球观影团,观看过流浪地球1年前的首映,近距离感受过主创们的魅力。上一次,5刷,这一次,刚刚刚2刷,那么现在来整理一些二刷后的初步回忆要点。


    IP属地:北京2楼2023-02-07 16:42
    回复
      按照回忆顺序归纳如下:
      1、开场歼20垂直起降时的质感非常好,一刷时因为状态不好未能关注到涡扇发动机喷管旋转时的F35式三段符合扭转结构,这段局部比整机的特效质量要好很多,布景中静置的黑影直升机实物模型和运动中的门框机器人效果几可乱真。郭帆导演曾表示要争取达到2005年国际特效画质先进水平,事实上影片质感已经可以视同达到了2007、2008年的优质级别。
      我认为,在整体上,流浪地球2的画质超过了2005年彼得杰克逊的金刚,在大量局部镜头中超越了加勒比海盗3 、虎胆龙威4和钢铁侠1,在个别优质镜头上能够与2007年的变形金刚1和2009年的2012一较高下。


      IP属地:北京3楼2023-02-07 16:42
      收起回复
        2、歼20爬升到云层顶端,在水平视角上同利伯维尔行星发动机同框时,可以观察到镜头使用了“热扰流”的虚焦效果,让长春航展上倍感无助的各路摄影师们心有戚戚言。就像海水的温度跃迁层一样,大气环流中的冷热不均一样可以造成画面的模糊,从远处观察高度足以形成巨大湍流的行星发动机,恰似看一根点燃的蜡烛,看不真切是应该的。
        3、建设中的利伯维尔行星发动机,在喷口扇叶以下的部分,能够看到局部的积雪和冰霜效果。按照海拔每上升1000米降低6度的规律,高达八千余米的行星发动机本来就应该在雪线之上,一如著名小说名——乞力马扎罗的雪。已经建设完成的发动机自身具有强大的热岛效应,看不到雪,但尚未完工的发动机恰好处在内部能源不足以摆脱寒冷,而又比正常同阶空气更冷的状态,因此局部霜冻非常合理。


        IP属地:北京4楼2023-02-07 16:43
        收起回复
          10、太空电梯轿厢四角安装的应该是吸气式组合动力发动机,而非单纯的火箭助推。发动机上方有直接暴露在外面的压气机涡轮叶片,下方喷管使用的是典型的三四代战斗机发动机的收敛叶片喷口,而非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液冷循环喷口。不管这个电梯的实际解释是什么,他肯定是在低速段使用涡喷、涡扇动力为主的,一定首先是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而非其他,其组合动力构成中是否包含冲压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部分,则十分值得商榷。似乎美术设定集里的描述是把这个动力说成了火箭,有些人说这个地方有英文语音提示“电磁弹射启动”,我第二遍还是没有听到。



          11、利伯维尔空战中,美军出动了F22和F35,法鸡出动了阵风,两次出现的韩国女飞到底飞的是什么我依旧未能看清。。。攻击空间站的导弹使用的是巡航导弹构型,设计有四个小型的进气口,应该不是固体火箭发动机动力,因此自身没有攻击临近空间和外层空间目标的能力(即使是,也不是随便使用固发火箭的普通导弹就能打到太空去的),需要借助轿厢的“运载”,这是比较自洽的设定,有关人士对导弹“多此一举”的差评其实很有问题。倒是对导弹为何需要人工手动引爆的质疑有一点点道理。如果要试图解释,那么可能应该从数字生命派叛军的指挥通讯体系方面着手,电影着墨不多。
          太空电梯中方舟空间站如何坠落,坠落速度和地点,以及顶端配重的情况,电影的介绍有一些草率。

          12、在月面,550C烧毁之前的场景简介前奏中,由月面基地发出的预警信息准时预报了一次强烈太阳风暴干扰活动,为后面第二次预警失效创造了反差性的信息提示——也即预警过去整体是有效的,值得信赖的,而发生事故的这一次打破了人们的预期。有人指责月面作业的车辆理应具备“电磁防护屏蔽”能力,而影片的实际镜头语言已经交代了不同机器人、人工车辆的防护效果,这方面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这是防护无法抵御天灾的一种设定,而非工程车辆设计草菅人命。
          13、在2044到2058的新闻过度播报背景音中,中文信息提到了太阳风剧烈侵袭地球导致地标辐射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的现实,很多人指责的韩朵朵无端得病是看电影不认真的结果。在2058年的病房中,韩朵朵的隔壁有大批患者的呻吟声,这是我个人一刷时忽略的气氛细节。

          14、在介绍550系列量子计算机的背景信息播报中,有关MOSS的直接镜头表述,都是使用的流浪地球1 领航员空间站主控室为中年刘培强所烧毁的黑色外壳MOSS终端形象,而非本作和前作中普通的白色外壳终端。这套黑色外壳MOSS(还带火花的),在该片段中闪现了三次。很多人提到的所有摄像头和涉及人工智能的桥段都有的滴答音效,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我就不细说了。

          15、马兆和诺夫第一次在月球表面降落时使用的垂直飞回的传统圆形喷口火箭,尾焰似乎是橙红色。领航员号空间站指挥弹出的单程登陆舱和具备往返机动能力的双向穿梭机,使用的动力都是喷着蓝色尾焰的矩形喷口发动机,动力未知,看起来同领航员空间站的主喷口类似,也许是霍尔推进器。刘培强乘坐的俄罗斯“太空之光”月面返回舱,看起来是传统火箭构型,但尾焰是白色的。

          16、为了全人类这块石碑,曾出现在图恒宇的梦境,也出现在UEG联合政府新旧两代大楼的广场前,寓意明显。刘培强受韩朵朵之托月夜驾驶歼20绕飞杭州(魔都?)行星发动机,影片利用无线电信道中战友们的声音清晰有力地介绍了“特批用机申请”的人道主义背景信息,避免了一些无谓争议。
          17、因月球发动机过载导致月球脱轨撞向地球的逻辑链条有一些问题,镜头语言没有充分描述推离月球时到底才用了哪种轨道,只是借COS 20世纪初美国工人的北京建筑工人之口描述了一下推离速度——每年一万公里。这方面的具体信息,在知乎上有科学顾问专家老师泄露了一些背景设定,有望在即将制作完成的《流浪地球2制作手记》中得到完整披露。从电影本身的叙述看,发动机的能量很难让月球在数十小时内迅速减速到足以坠落地球的程度,电影似乎在传递发动机先后过载,不同方向的力矩不平衡导致月球迅速位移这个印象,这里应该属于行星发动机和月核聚变同样性质的强设定范畴,不能细究。



          IP属地:北京6楼2023-02-07 16:48
          回复
            18、相控阵原理布置核弹以追求集中能量爆轰,引起月核聚变的过程,电影中旁白是充分介绍了的,可以理解为定向爆破一个弹药库大楼,这方面解释逻辑解释的足够清楚,但对普通观众的注意力和理解力确实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至于为何不能遥控智能机械起爆机械核弹,电影缺乏直白有力的解释,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杯葛之处。从整体来推测,电影提到过月球驻站人员本来已经全部撤离,那么在强太阳风环境下,月面基地缺少足够整备率的机械代替航天员人操引爆是勉强说得过去的,但领航员号空间站上的相关机械到底是没有,数量不足,还是技术水平不足以替代人操,电影缺乏直接的交代,值得吐槽。

            19、月面作业的重力反馈,影片表现得并不算好,我们不能强求一定要频繁展现袋鼠跳之类的低重力画面直观反映(有人说看到过相关画面,我可能漏过去了),不过相关元素确实基本缺失,观众感受不到月面行走和车辆移动时的物理计算效果,似乎看上去和地球表面没有任何不同,这方面的缺失导致表现力甚至略逊于独行月球。

            20、图恒宇在马兆罹难之后使用了曾经喷在笨笨表面的疏水隔离喷雾,对大批设备进行了维护,同时也使用了更加普通的保鲜膜,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封闭,镜头语言对防水的交代是下了一定功夫的。至于服务器泡水能不能用,这是影片设定,在下水之前曾经提到过这是全面浸泡的液冷服务器。此前,550系列量子计算机也曾展示过一部分装配过程中的内部状态,我们能看到标注CPU等芯片的PCB大致结构,还能看到里面的液冷(疑似油冷)循环凹槽,对于那个时代的计算机,我们要尊重影片设计。
            关于液冷服务器本体和液冷服务器所在建筑整体的防水能力,其实三言两语带过去也容易给观众带来一些直观的困惑,我本人对此印象不深,还是经人提醒才回想起来,等待三刷进一步加强理解。


            IP属地:北京7楼2023-02-07 16:50
            回复
              21、行星发动机使用密集阵近防炮拦截月球陨石,其弹道表现确实相对比较夸张,在射程、射高、最大斜距和可持续备弹(以及对应的散热问题)等方面都存在夸大,弹药威力上的夸大相对来说倒是小问题。近防炮能不能拦截大和主炮,这是军事论坛曾经经久不衰的问题,此处争议基本类似,电影给了信息,存而不论,可以接受,倒是没有给行星发动机防御系统使用防空导弹的镜头,有些缺憾。
              22、北京和东京负责重启互联网根服务器的运载平台是多旋翼构型,并不是V22一样的倾转翼飞机,订正了首次观看时的错误印象。杜勒斯根服务器的陆地场景似乎布置了很多建筑,从语言叙述上看看起来也经历了不少波折,此处有一定的拓展外传空间。
              23、2058年,郝晓曦曾经拿着“李一一”的某种身份卡,算是一种镜头交代。2065年,周喆直视察人工智能离线隔离方案执行时,缺乏AI加持的门框机器人“恰好”失去平衡摔倒,表现力是比较充足的。
              24、摆脱月球残骸时,地球行星发动机组网启动是按照不同圈层执行的,跟第一部摆脱木星时的点火视觉效果类似。而本作剧情设计中,剧作强调了非联网状态下不能强行“同时”启动行星发动机带来的撕裂地壳的危险,这两者也许不是冲突的,比如需要一定的组织逻辑,或者需要一定的关联顺序等,但相关的信息缺乏明白无误地解释。这个问题跟核弹引爆时的不同品种核武器的击发时滞(影响爆轰能量波的叠加有效性)一样,有一些遗憾。

              有关AI的相关脑洞,信息提示非常多而悬疑色彩强烈,容易让人摸不到头脑,我就不进行揣测了。这些都是一些直观记忆点,叙述以备不时之需。看科幻电影确实需要一定的信息背景兼容能力,我并不会强调所谓的“门槛”,因为一部作品传递出来的信心本来就是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倾向的,做到最好的就是“战狼2”这种全民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优质产品,题材限制下,优质电影应该更加努力,克服一些困难,努力让更多地人充分理解优秀剧情和背景世界观的魅力。
              诸如核弹在真空中的威力怎样理解,人工智能概念是否能够承载起主题,三条线的群像表达是否凌乱,这些其实都是开放式的问题。对此,有一些反对者是在抬杠,有一些反对者是自身过于追求前沿理念,有一些是习惯了过去40年小家庭个人主义叙事的审美,我们不能苛责观众,但也不能放任无理由的恶意揣测舆论尘嚣日上。


              IP属地:北京8楼2023-02-07 16:51
              回复
                4、歼20座舱内视角武器界面显示的是扩大了侧弹仓,放弃了主弹仓,为升力风扇流出向下喷气的结构空间。在行星发动机附近平台降落时,电影提供了一个机腹视角,在机头的EODAS光电转塔之后,似乎隐约能够看到一条开合缝隙,对应两侧打开的风扇下舱门,而不是本位面歼20腹部横纹锯齿和四道竖线的主弹仓舱门,两者是自洽的。歼20降落驻泊时 1130近防炮有一个安全握手协议的过程,设计非常细心。
                5、在张鹏和刘培强祭奠后者父母时,刘培强有一个摘下墨镜看太阳的举动。张鹏提醒他——(暴露在太阳下)会瞎。此处影片镜头语言直白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背景信息,很多人指责刘培强烧纸不摘墨镜,是看电影极端不认真的一种反应,不值得提倡。


                IP属地:北京9楼2023-02-07 16:52
                回复
                  6、在预告片时代,我曾吐槽多旋翼无人机在速度上无法同喷气机一较高下,两者的空战剧情设计令人困惑。仔细观察,影片中的多旋翼涵道无人机在机身上安装了喷气发动机结构,而台词中张鹏也点明了这一点,所以这个困惑自动解开。


                  IP属地:北京10楼2023-02-07 16:52
                  回复
                    7、在被无人机追逐的过程中,诺夫同学驾驶苏57使用了钟式机动完成了对后者的摆脱,而他是在张鹏的提醒下完成这一高难度动作的。张鹏言简意赅的两句话是“克沃丘!克沃丘!”,旨在提醒诺夫曾在巴黎航展上驾驶米格29 完成这一机动的著名俄罗斯飞行员“阿纳托利·克沃丘”。

                    8、张鹏驾驶的歼20 在尝试发射导弹攻击无人机群时喊出的口令是“发射1”,也就是“FOX1”,指代发射诸如AIM7 麻雀或者无控火箭R27 这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这次攻击在电影镜头语言中被提示敌我识别失败,因而未能奏效。如果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无法识别敌我,那么主动雷达导引头也是不行的,从张鹏并未继续使用FOX2代号来看,红外近距格斗弹应该也没有尝试的必要。从原理可证,战斗机无法发射导弹,那么行星发动机和太空电梯发射站的半主动、主动雷达区域防空导弹和各类近距防空导弹同样是无法开火的。很多人质疑的漫天近防炮,缺乏导弹拦截火力,甚至形容电影描述了二战场景,这是缺乏深入思考的一种表现。

                    9、刘培强在2044年的“磨皮还童”效果是不稳定的,地面部分整体较好,而太空电梯中有多个镜头在眼眶周围有所穿帮,表情和肌肉附着形态很像吴京本位面的样子。刘培强烧穿防护门控制单元的办法,似乎是利用凸透镜的聚焦效应,但更多的人提到了是类似EMP一样的脉冲冲击,实际可行性如何不好评估,但镜头语言是照顾到了的。


                    IP属地:北京11楼2023-02-07 16:53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12楼2023-02-07 16:54
                      回复
                        很多特效远看不错,近景就显得cg感了,跟好莱坞顶级团队比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肉眼可见的再进步,这就够了。


                        IP属地:陕西13楼2023-02-07 17:16
                        收起回复
                          无人机和后面月球投核弹的特效还是很拉,一眼假的程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2-07 18:22
                          收起回复
                            楼主的知识储备很丰富啊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2-07 22:59
                            收起回复
                              牛皮牛皮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3-02-07 2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