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fa吧 关注:104,071贴子:5,370,776
  • 0回复贴,共1

【感想】回归初心,陪伴豆子最后的职业生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容已经先写好,却迟迟定不下标题。沉思许久,觉得题眼还是应该落在“初心”。
众所周知,最近半年,豆子一直不在状态,甚至可以说正在经历着职业生涯的重大危机。从去年连夺两个gs的高光到温网半决赛退赛后的一泻千里,作为骨灰级豆粉的我也是心生黯然,一度闷闷不乐、远离贴吧和其他软件的网球区。
因此,大家的焦虑情绪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德约最近表现依旧出彩,今年澳网勇夺第22冠的同时在最重要指标(gs数量)追平纳达尔。虽然两人职业生涯仍未结束,未来存在若干变数,但不论从年龄还是状态来说,纳豆确实都是前景更值得担忧的那一个。
熟悉我的吧友都知道,我并不喜欢参与“三巨头孰强孰弱”的讨论。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三巨头中纳德都尚未退役,职业生涯余存的期限都是未知。现在把话说的越死,那将来啪啪打脸的概率就越大。毕竟,三巨头都有过数次逆天改命、浴火重生的经历,尤其是我们熟知的战神。去年澳网前、甚至澳网决赛前,有多少人相信豆子能够取得胜利?在去年上半年的高光过后,身体负荷管理不当从而状态走低,其实也是可以预见的。那些“趁你病要你命”的言论,与其说是使坏,不如说是心虚。
从另一方面讲,一切尘埃落定以后,纳达尔历史排名第几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当然,我最爱的球员能够独享球王宝座,那属实是再好不过,但倘若不能,也只是命运使然,为何不能坦然接受呢?
这时想必有很多名为“虚伪”的小纸团,向我这篇随笔砸过来。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我相信球迷朋友们除了看网球外,大概率对其它竞技体育项目也有所涉猎。我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每个项目里,你的偶像运动员难道都是这个领域现今最强者,甚至是goat吗?
还是拿我自己来说。
詹姆斯·哈登,我的篮球偶像,至今仍未染指NBA总冠军。人们诟病他“碰瓷王”“季后赛软脚虾”,我也无数次为他从指缝间溜走的胜利而叹息。但哈登从未放弃过。一次次的技术改良、一次次的打法革新,为队友甘于奉献,对自己严苛不减。即使不再年轻,他仍是那个永怀赤子之心的追梦篮球少年。
唐韦星,共获得3个围棋世界冠军。不用说17冠的李昌镐、14冠的李世石,同8冠的柯洁、古力相比,其历史地位也不在一个量级。但是,这一点不影响他是我最欣赏的选手。棋盘上看似山穷水尽,在他眼中往往别有洞天。不屈的斗志、奇崛的想象、精妙的计算,顷刻间便乾坤扭转,也让我不由得感叹:“泥石流”当之无愧,“胜负师”名不虚传!
更不用说其它领域。我爱谌龙远胜过林丹,爱罗本更多于梅西。博尔特虽强,但我折服于苏炳添。“火箭”一往无前,我偏偏喜欢“金左手”。拜尔斯天下无敌,李诗佳却更加摇曳多姿。纵然羽生结弦风华绝代,普鲁申科才是我心中的冰上王子。
写到这里,我才发现,在我喜爱的这些运动员里,纳达尔,其实才是所在领域最接近goat、或者说极少数能作为goat候选人的人。事实上,强不强与喜不喜欢,二者存在联系,但并不成立任何因果。这个时代的确足够浮躁,人们习惯了用一把标尺来衡量幸福。可是比较永无止境,只有回归自我方可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我期待各位能够撇去浮华,常去回想作为豆粉的初心。
我是2012年澳网决赛粉上的豆子。那天家里来了客人,不知是谁将电视调到了决赛的转播。一开始,我看的断断续续,但比赛实在太精彩,到后面完全抓住了我的心,客人找我聊天也草草应付了。我确乎记得纳豆是长时间处于下风的一方,雷声大雨点小的发球迎来的往往是对手暴风骤雨般的接发。在我眼中,这个左手将所倚仗的,无非是不知疲倦的正手上旋、反手切削,不知疲倦的底线奔跑,拼着看上去更大的消耗,换取多一板的周旋……而对方的底线分点,永远像电子计算机一般精确而犀利……然而,这种“七伤拳”的战法,让他成功拖住对手进入了芦苇荡……第四盘末段,德约的发球局在拉法不知疲倦的冲击下终于宣告失手,抢七仍未完全缓过劲的德约最终交出了这一盘。时隔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拿下第四盘盘点的那一刻,这个身着荧光绿的猛士双膝跪地激情怒吼,他坚定的眼神中全然看不到四个多小时鏖战的疲倦。本来是吃瓜群众的我,那一刻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愚蠢的纳达尔挥霍了第五盘先破发的优势,最终输掉了这场世纪大战。但是“纳达尔”这个名字从此便永恒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时上初中的我,第一次对一些抽象的形容词有了形象的理解——比如,“尽力而为”、“永不言败”;甚至,“向死而生”。
后来,我逐渐认识了一个更立体的纳达尔。他谦和的为人、绅士的风度,对前途的乐观、对事业的执着,无一不吸引着我。但是如果说我爱纳豆的初心,却是荧光绿豆身上那种无以名状的东西——他的汗水凝聚着,他的上下牙紧咬着,在他锐利的眼神里熊熊燃烧着,在他起伏的胸膛内铿锵跳动着。正如拉法的前辈——同样流淌着斗牛士血脉的、向着风车发起冲锋的堂吉诃德,他们身上映射的,是一种极致的激情与浪漫、信仰与理想。世俗意义的成败得失与之相比,显得是那样不值得一提!
因此,我始终相信,“赢家通吃”或许是社会的规则,但不是爱的规则、美的规则。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每个人都有挑选符合自己精神气质的偶像的权利,并应当获得同等的尊重。打个比方,德约粉丝不应该嘲笑蒂姆的粉丝,蒂姆的粉丝不应该比张之臻的粉丝有更多优越感。人有慕强的心理,这无可厚非,但倘若将“偶像”的强大作为自己骄傲的通行证,甚至对其他人付之鄙夷与嘲笑,我只能说,“凡夫不可论道”。
想必豆子自己也会认同:不论最终历史排名第几,他都拥有相当难忘且成功的职业生涯;而他的热忱之心,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因此,在此与各位豆粉共勉:放平心态,静待花开。


IP属地:上海1楼2023-02-07 09:5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