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的对抗很快到来,各组进步和磨合都较第一次有了很大幅度的上升,大概是第一次分组较量的经验,不少策略上的漏洞都被弥补,相互配合也好上许多。
结果很快出来,2组不进不退,5组成为第一,而6组调出前3,进步最大的4组,从吊车尾移居冲进前2。
没有人能预料得到结果。
等到再次组队时,2组又换掉了能力相对较差的两人,其中一个大概是有些懒散,34号把人换走还引起了一些在学员范围内影响不小的不愉快,所幸这烫手山芋还真的有人去接,不然怕不是得差个队员。
“34号这个策略......”时忆一言难尽,“倒是挺会利用规则的。”
这次的小型评估会安排在了分组之后。
成才和吴哲陆续对各个学员讲了他们上场对抗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提点了努力方向。轮到9号的时候,成才鼓励他多多承担起一个狙击手在队伍中的第二指挥职责,如何让队友信服并听从自己的意见,是他需要去学习的事情。
24号这俩周比较安分,分组对抗又在第三,扣分约等于无,倒是随着别人的不断扣分将分数追平了不少,让吴哲也有些惊喜。吴哲夸奖了24号的单兵素质和策略能力,在队伍中担当好了一个核心的职位,但缺点是在队伍中有些高高在上的傲慢而不自知,有时会引起队伍不和谐。
34号被安排在最后一位,2组的策略是结合小分队作战和合体作战,带领着2组的另一小分队,这样的安排比上次强些,因着24号与34号的默契和能力,总体战力较第一次有了更有效的利用。成才肯定了他个人能力的进步和指挥能力,但对于他的一些方面仍不太满意。
成才点到即止,“34号,你的队友都很信任你,甚至包括离开的某个队员,24号方才对你也是赞不绝口。但你有没有,哪怕仅有一刻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呢?”
34号没有立即反驳,他愣在原地,思索这个问题的来源,也思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成才看着他,突然觉得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当初的自己会像想要死死抓住救命稻草那样强词夺理,但34号却只是真的认为就是如此那般冷静。
34号沉默了许久,反问,“您的意思是,我不应该频繁更换组员。”
他用的是陈述的语气,他猜得出成才的意图,也明白怎么做应该是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但他还是拒绝了,“更换掉不合适的队员,也是对剩下队员的负责。这是我身为一个小分队队长的责任。”
“或许你可以回去思索一下,如果这是真实的战场,你会如何抉择。”成才没有给他再次辩驳的机会,“这是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决定,没有标准答案。可若是一直玩弄人心,也终将被人心玩弄。”
待他走了之后,吴哲才摇了摇头,问成才是不是太狠了一点。“规则允许之下,向左向右都不是错误,只是是不是符合你心中的倾向而已。”吴哲替他说了句话,“我也曾经和队长探讨过,当初我们考核那场,其实你退出,也是在规则之内的选择,是命令的漏洞。”
“不全是换队员。”成才解释道,“他所有的测试、平时的观察、包括时医生的反馈,都指向他未曾用心。”
看吴哲还有些懵懂,“他相对高明,所以也骗得过大家,包括单纯的你。”
或许是那番话真的起了作用,总之在接下来的性格测试里,34号的答案有了一些转变。
“测谎通过了吗?”成才捏着手里的答案,转头问还在研究监控的时忆。
“还差一点看完。”
没过多久,时忆皱了皱眉,像是怕弄错什么,又确认了一遍,才说,“他没有撒谎。”
“能有所领悟,也是难得。”吴哲对着监控竖了个大拇指,“领悟能力倒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点。”
“看一个人如何,不看怎么说,得看怎么做。”有想法上的转变是好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了。
“9号如何?”吴哲好奇的问,“看他答案比之前大胆了一些。”
“他好像在犹豫自己的答案。”时忆泼了一盆冷水,“他知道该怎么做,但他可能不确定自己能否做到。”
“那是个好孩子。不过......”成才突然止了话头。
“不过什么?”吴哲好奇的问。
“也没什么。”成才摇了摇头,“我是想说,不过可能要吃些小苦头了。我打算在第三次结束之后的晚上安排影像。”
“成老师的新课,”吴哲适时捧场,“战场的残酷。”
“是的。他们恐怕并不知道真正的战场是如何,又需要他们有什么样的特质。所有的东西都只是脑袋里拼凑的想象。”成才顿了一下,“但我希望留下来继续选拔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战场的残酷,对自己,对队友,对百姓,甚至,对敌人。我希望他们做好充足的了解和准备,而不是稀里糊涂地踏入这个职业。”
第三次的对决到来,5组蝉联第一,2组第二,4组第三。
“还别说,34号这个人,就是会有一种,虽然你好像对他不太满意,但又很难拒绝他可能会带给你的惊喜。”时忆摇摇头,“成队副怎么看?”
成才还在回顾监控的影像,头也没抬,但又好像毫不意外,“他又进步了。”
“是啊。”时忆感叹道。
“这对有野心的人很正常。”成才做出解释,“我指的是会努力提升自己这件事。”
“指挥和计谋也更甚于之前。”
“不过他们组技术兵可能要走了。”
结果很快出来,2组不进不退,5组成为第一,而6组调出前3,进步最大的4组,从吊车尾移居冲进前2。
没有人能预料得到结果。
等到再次组队时,2组又换掉了能力相对较差的两人,其中一个大概是有些懒散,34号把人换走还引起了一些在学员范围内影响不小的不愉快,所幸这烫手山芋还真的有人去接,不然怕不是得差个队员。
“34号这个策略......”时忆一言难尽,“倒是挺会利用规则的。”
这次的小型评估会安排在了分组之后。
成才和吴哲陆续对各个学员讲了他们上场对抗的优点和缺点,以及提点了努力方向。轮到9号的时候,成才鼓励他多多承担起一个狙击手在队伍中的第二指挥职责,如何让队友信服并听从自己的意见,是他需要去学习的事情。
24号这俩周比较安分,分组对抗又在第三,扣分约等于无,倒是随着别人的不断扣分将分数追平了不少,让吴哲也有些惊喜。吴哲夸奖了24号的单兵素质和策略能力,在队伍中担当好了一个核心的职位,但缺点是在队伍中有些高高在上的傲慢而不自知,有时会引起队伍不和谐。
34号被安排在最后一位,2组的策略是结合小分队作战和合体作战,带领着2组的另一小分队,这样的安排比上次强些,因着24号与34号的默契和能力,总体战力较第一次有了更有效的利用。成才肯定了他个人能力的进步和指挥能力,但对于他的一些方面仍不太满意。
成才点到即止,“34号,你的队友都很信任你,甚至包括离开的某个队员,24号方才对你也是赞不绝口。但你有没有,哪怕仅有一刻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呢?”
34号没有立即反驳,他愣在原地,思索这个问题的来源,也思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成才看着他,突然觉得终究还是不一样的,当初的自己会像想要死死抓住救命稻草那样强词夺理,但34号却只是真的认为就是如此那般冷静。
34号沉默了许久,反问,“您的意思是,我不应该频繁更换组员。”
他用的是陈述的语气,他猜得出成才的意图,也明白怎么做应该是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但他还是拒绝了,“更换掉不合适的队员,也是对剩下队员的负责。这是我身为一个小分队队长的责任。”
“或许你可以回去思索一下,如果这是真实的战场,你会如何抉择。”成才没有给他再次辩驳的机会,“这是规则允许范围内的决定,没有标准答案。可若是一直玩弄人心,也终将被人心玩弄。”
待他走了之后,吴哲才摇了摇头,问成才是不是太狠了一点。“规则允许之下,向左向右都不是错误,只是是不是符合你心中的倾向而已。”吴哲替他说了句话,“我也曾经和队长探讨过,当初我们考核那场,其实你退出,也是在规则之内的选择,是命令的漏洞。”
“不全是换队员。”成才解释道,“他所有的测试、平时的观察、包括时医生的反馈,都指向他未曾用心。”
看吴哲还有些懵懂,“他相对高明,所以也骗得过大家,包括单纯的你。”
或许是那番话真的起了作用,总之在接下来的性格测试里,34号的答案有了一些转变。
“测谎通过了吗?”成才捏着手里的答案,转头问还在研究监控的时忆。
“还差一点看完。”
没过多久,时忆皱了皱眉,像是怕弄错什么,又确认了一遍,才说,“他没有撒谎。”
“能有所领悟,也是难得。”吴哲对着监控竖了个大拇指,“领悟能力倒也可以成为一个优点。”
“看一个人如何,不看怎么说,得看怎么做。”有想法上的转变是好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了。
“9号如何?”吴哲好奇的问,“看他答案比之前大胆了一些。”
“他好像在犹豫自己的答案。”时忆泼了一盆冷水,“他知道该怎么做,但他可能不确定自己能否做到。”
“那是个好孩子。不过......”成才突然止了话头。
“不过什么?”吴哲好奇的问。
“也没什么。”成才摇了摇头,“我是想说,不过可能要吃些小苦头了。我打算在第三次结束之后的晚上安排影像。”
“成老师的新课,”吴哲适时捧场,“战场的残酷。”
“是的。他们恐怕并不知道真正的战场是如何,又需要他们有什么样的特质。所有的东西都只是脑袋里拼凑的想象。”成才顿了一下,“但我希望留下来继续选拔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战场的残酷,对自己,对队友,对百姓,甚至,对敌人。我希望他们做好充足的了解和准备,而不是稀里糊涂地踏入这个职业。”
第三次的对决到来,5组蝉联第一,2组第二,4组第三。
“还别说,34号这个人,就是会有一种,虽然你好像对他不太满意,但又很难拒绝他可能会带给你的惊喜。”时忆摇摇头,“成队副怎么看?”
成才还在回顾监控的影像,头也没抬,但又好像毫不意外,“他又进步了。”
“是啊。”时忆感叹道。
“这对有野心的人很正常。”成才做出解释,“我指的是会努力提升自己这件事。”
“指挥和计谋也更甚于之前。”
“不过他们组技术兵可能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