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银锭
1987年9月,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署东巷修建大楼开挖地基时,在距地表3米多深处,发现了一批西夏窖藏文物,其中有一批银锭。除散佚的外,共有21件半。银锭上均有文字戳记和錾刻的记号。从银锭的形制看,均为束腰形两头圆弧线板状,背部都布满蜂窝,正面砸印或錾刻文字,戳记、符号等。从这些特征来看,这批银锭是西夏社会上流通使用过的货币,银锭上錾刻的文字和戳记,符号也都是在流通过程中砸印的,它记录了当时白银流通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其中一部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银锭上刻有文字或符号,看来既有规律,又很规则,说明它是银锭在当时西夏社会流通或交换过程中砸刻的。很可能与银锭的重量、成色、质量等有关,以上这些文字和符号,从目前所发现的宋、金银锭中还不见出现,从而反映出这批银锭本身的特色。
武威出土的这批西夏时期流通银锭,在考古史上为首次发现。它的发现,不仅对研究我国货币发展史,特别是研究西夏流通的货币,铸银及银币流通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研究西夏的官职,经营货币的机构、衡制等也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
[ 本帖最后由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于2021-05-12 09:53 编辑 ]
1987年9月,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署东巷修建大楼开挖地基时,在距地表3米多深处,发现了一批西夏窖藏文物,其中有一批银锭。除散佚的外,共有21件半。银锭上均有文字戳记和錾刻的记号。从银锭的形制看,均为束腰形两头圆弧线板状,背部都布满蜂窝,正面砸印或錾刻文字,戳记、符号等。从这些特征来看,这批银锭是西夏社会上流通使用过的货币,银锭上錾刻的文字和戳记,符号也都是在流通过程中砸印的,它记录了当时白银流通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其中一部分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银锭上刻有文字或符号,看来既有规律,又很规则,说明它是银锭在当时西夏社会流通或交换过程中砸刻的。很可能与银锭的重量、成色、质量等有关,以上这些文字和符号,从目前所发现的宋、金银锭中还不见出现,从而反映出这批银锭本身的特色。
武威出土的这批西夏时期流通银锭,在考古史上为首次发现。它的发现,不仅对研究我国货币发展史,特别是研究西夏流通的货币,铸银及银币流通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对研究西夏的官职,经营货币的机构、衡制等也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
[ 本帖最后由武威市西夏博物馆于2021-05-12 09:5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