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在的“无”性和内在性(下)
意识就是意识到“有”的意识,就是意识到“有”而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意识,没有一物的客观存在而只要意识存在,意识也会有“有”的意识,因为意识就是这样的意识,从这种意识中就会很自然地升起我在、时空在、世界在的意识,没有客观的时空在和世界在,它也会产生时空在、世界在的意识,因为意识就是这样的意识。所谓空无一物的意识,只是没有意识到具体对象、具体现象、具体事物的意识,而不可能是没有意识到“有”和“在”的意识。要不然,就不是它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而是它根本就没有意识。而只要意识到“有”,或者不如说,只要有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倾向于去注意有“什么”。“有”的意识是一种纯然的意识状态,而“有什么”的意识就是开始转向需要看到外景、外物、现象、他者。就是说,它从“主语”(有)转向“谓语”(什么),而转向“谓语”、转向“什么”,就是需要看到、观察到、把握到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内外、轻重、快慢等等等等二元对待现象。要不然,意识能够看到、观察到、把握到什么?如果我不给我看到的、观察到的、把握的竖立对立面我就什么也不能看到观察到,也什么都不能把握,我只能纯粹地存在着。“谓语”就是明确的陈述,如果世界上只有“主语”(有)而无“谓语”(什么),就没有可陈述的东西,尤其没有可明确陈述的东西,而明确的陈述就是给该陈述确立对立面,每一个明确的陈述都得有一个对立面,不然就不可能是明确的陈述。如果我们只意识到“主语”而对“谓词”没有意识,也就是只意识到“有”而无“有什么”的意识,虽不能说我们就丧失了意识,却也不能说我们意识到了什么,不能说我看到了、观察到了什么,不能说有什么存在,至多能够说除了“我”一个“人”就一无所有了。
我们不是说宇宙就是这样创生的。我们想说的是,如时空、世界和所有二元对待现象都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客观存在,而是和意识绑在一起的,是意识必然的“内容”,意识就是包含这些“内容”的意识。虽然我们认为空无一物的意识是可以想象甚至可以经验的,但是绝对空无一物的意识、处于绝对纯然的“有”状态的意识,我是没有可以指示给别人看的,别人也看不见我,我完全没有可以指示出来的,无论是指示给别人还是我自己都没有,从我可被他人和我自己可观察、可把握、可接触、可视见、可分析和分解、可探寻方面来说,我根本不存在,是虚无。这种意识状态,至少是已经非常接近这种意识状态的情形在我们以前几篇文章多有提示,这里就不重复说明。而我们认为,这样的意识不是意识的全部真谛所在,而且,它也必然转化为探寻“他物”的意识,而如果这样,时空在、世界在和所有二元对待现象就必然成为它的“内容”,不管客观上有没有这些内容的存在。
不仅这种转化是必然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处于绝对纯然状态的意识,它还会明白意识本身就是存在,绝对的意识就是绝对的存在,意识个体不计其数,它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毫无特殊性,这些意识个体的意识程度各不相同,有高有低,但是,绝对意识(也可以说成是意识和存在的绝对“一体”性)是它们的本质之真,它们每一个明白这一点只是迟早而已的事。这个意识体认识了它自己,也认识了所有的其它的意识个体。但是,它不可能和这些意识个体在它这种状态中相遇。它要看到、观察到其它各种程度和形式的意识个体,必须借助时空、世界和所有二元对待现象,也就我们在以前的几篇文章中说的,只有从“上帝的光明”中下降到相对、有限、受条件限制的世界,广义的尘世间(不是只指我们这个世界,如果天堂和地狱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存在着,它们也属于尘世间,而不是超世间,真正超世间只有“我”自己、只是“我‘自己)。这是绝对没有错的,实际上,这正是意识就是存在,绝对的意识就是绝对的存在同样重要和神圣的表现之一,可能的“错误”只是意识个体把时空、世界、二元对待现象视为客观存在的、视为一切(就像我们绝对大多数人的看法一样),没有去留意这些只是现象,是那真正的现实和真实的“面具”,是我遇见其它意识个体的舞台,而那真正的现实和真实就是“无”,更准确地说,就是绝对意识,它完整地存在于任何一个我遇见的不管其意识程度多么低的存在者身上,是它的本质之真,而除了这样的意识个体则一无所有。
意识就是意识到“有”的意识,就是意识到“有”而不是什么也没有的意识,没有一物的客观存在而只要意识存在,意识也会有“有”的意识,因为意识就是这样的意识,从这种意识中就会很自然地升起我在、时空在、世界在的意识,没有客观的时空在和世界在,它也会产生时空在、世界在的意识,因为意识就是这样的意识。所谓空无一物的意识,只是没有意识到具体对象、具体现象、具体事物的意识,而不可能是没有意识到“有”和“在”的意识。要不然,就不是它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而是它根本就没有意识。而只要意识到“有”,或者不如说,只要有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倾向于去注意有“什么”。“有”的意识是一种纯然的意识状态,而“有什么”的意识就是开始转向需要看到外景、外物、现象、他者。就是说,它从“主语”(有)转向“谓语”(什么),而转向“谓语”、转向“什么”,就是需要看到、观察到、把握到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内外、轻重、快慢等等等等二元对待现象。要不然,意识能够看到、观察到、把握到什么?如果我不给我看到的、观察到的、把握的竖立对立面我就什么也不能看到观察到,也什么都不能把握,我只能纯粹地存在着。“谓语”就是明确的陈述,如果世界上只有“主语”(有)而无“谓语”(什么),就没有可陈述的东西,尤其没有可明确陈述的东西,而明确的陈述就是给该陈述确立对立面,每一个明确的陈述都得有一个对立面,不然就不可能是明确的陈述。如果我们只意识到“主语”而对“谓词”没有意识,也就是只意识到“有”而无“有什么”的意识,虽不能说我们就丧失了意识,却也不能说我们意识到了什么,不能说我看到了、观察到了什么,不能说有什么存在,至多能够说除了“我”一个“人”就一无所有了。
我们不是说宇宙就是这样创生的。我们想说的是,如时空、世界和所有二元对待现象都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客观存在,而是和意识绑在一起的,是意识必然的“内容”,意识就是包含这些“内容”的意识。虽然我们认为空无一物的意识是可以想象甚至可以经验的,但是绝对空无一物的意识、处于绝对纯然的“有”状态的意识,我是没有可以指示给别人看的,别人也看不见我,我完全没有可以指示出来的,无论是指示给别人还是我自己都没有,从我可被他人和我自己可观察、可把握、可接触、可视见、可分析和分解、可探寻方面来说,我根本不存在,是虚无。这种意识状态,至少是已经非常接近这种意识状态的情形在我们以前几篇文章多有提示,这里就不重复说明。而我们认为,这样的意识不是意识的全部真谛所在,而且,它也必然转化为探寻“他物”的意识,而如果这样,时空在、世界在和所有二元对待现象就必然成为它的“内容”,不管客观上有没有这些内容的存在。
不仅这种转化是必然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处于绝对纯然状态的意识,它还会明白意识本身就是存在,绝对的意识就是绝对的存在,意识个体不计其数,它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毫无特殊性,这些意识个体的意识程度各不相同,有高有低,但是,绝对意识(也可以说成是意识和存在的绝对“一体”性)是它们的本质之真,它们每一个明白这一点只是迟早而已的事。这个意识体认识了它自己,也认识了所有的其它的意识个体。但是,它不可能和这些意识个体在它这种状态中相遇。它要看到、观察到其它各种程度和形式的意识个体,必须借助时空、世界和所有二元对待现象,也就我们在以前的几篇文章中说的,只有从“上帝的光明”中下降到相对、有限、受条件限制的世界,广义的尘世间(不是只指我们这个世界,如果天堂和地狱如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存在着,它们也属于尘世间,而不是超世间,真正超世间只有“我”自己、只是“我‘自己)。这是绝对没有错的,实际上,这正是意识就是存在,绝对的意识就是绝对的存在同样重要和神圣的表现之一,可能的“错误”只是意识个体把时空、世界、二元对待现象视为客观存在的、视为一切(就像我们绝对大多数人的看法一样),没有去留意这些只是现象,是那真正的现实和真实的“面具”,是我遇见其它意识个体的舞台,而那真正的现实和真实就是“无”,更准确地说,就是绝对意识,它完整地存在于任何一个我遇见的不管其意识程度多么低的存在者身上,是它的本质之真,而除了这样的意识个体则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