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酱吧也有好几年了,总是看帖不怎么发帖,岁数大了,人就懒了。酱吧酒友们发的各种车从来也没上过,也是工薪阶层,不是对酒价无所谓,是真不知道怎么弄或者怕麻烦。前天发了这个帖子,完后第二天被系统删帖了,我就问为什么删帖?回复说是违反了吧规,我再问问具体违反在哪里了,又回复了:违反了吧规。这样我就没办法了,我只能自己猜测,删掉一些我觉得可能违规的内容,看看还删不删帖,再删的话,我也没办法了,不发了呗。
酒嘛,以前年轻的时候乱七八糟也喝过很多,白酒洋酒啤酒黄酒,都喝,但酒量太差,应酬场景喝基本就是喝一回醉一回,所以对各种酒都没好感。到2011年前后吧,生活安定了很多,重新开始喝酒,场景不一样了,应酬基本没了,能不去的都不去了,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慢慢喝,这样自然慢慢能喝出点滋味来了,年轻时候的记忆基本消失了,重来呗是吧?慢慢很多酒都尝试了一下,品种有六七十种吧,不好喝的就不再买了呗。首先第一个结果呢,就是酒量从一两就醉,涨了点,现在二两酒吧,我说这话我自己都有点尴尬,有人可能会笑话我:那就别喝了呗,但我这还就喜欢一个人喝点,没办法了。第二个感觉就是基本上是越贵越好喝,特别是同一个厂的,那基本看价格买靠谱,不同酒厂的不一定了,看个人口味了是吧。也没喝过很多好酒,最知名的几款对我都算很好的,茅台也就尝过普茅,买的两瓶彩釉都舍不得开。第三个呢,就是我感觉间接经验很重要,人要是什么事情都得自己经历一遍才能成长,那就不行了。这条间接经验就是:酒是喝不完的,也是买不完的。所以就不费那个劲了,我也有酒柜,那就是放酒用的,我对陈列这种事没有多少兴趣,家里一年到头都不来个外人,我展示给谁看啊,更不用说各种好酒都买上一两瓶摆柜摆在那里,自己看或者给人看。好酒肯定好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再摸摸口袋算算,这就够了。这就像集邮一样,总有新人喜欢集全,每年年册搞一本摆那里,时间长了也就那样没多少意思的,想升值的话,这是最傻的做法,年册基本后来在市场上都是打骨折才能卖得掉了。假如你这样买了一万块钱邮票,你不如把你集邮上花的这一万块钱就买一张猴票就完了,肯定后面这做法好些。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就看简单了。为什么买酒?是喝的?是炫的?还是等升值的?还是既要---,也要---,还要---?如果最后一种,那就不说了,不在一个频道。我就是为了喝的,如果老婆同意,我也可以买点好酒等升值,但这肯定不是主要的。如果我现在是单身,我一年买个十箱好酒没问题,但实际上我才几瓶好酒,对我来说家庭和睦更重要,尽量不做让亲人不痛快的事。再说了,买那么多箱酒,很占地方啊,我挺佩服吧里很多酒友,总是能给酒腾出来地方哈。
下面讲具体点自己的感受。我不是专业人士,划分酒的好坏呢,就三档:能喝、好喝、和享受。没有最高享受这一档,人嘛,要现实是吧,不说的很极致像什么汉帝茅台了之类,没喝过80年茅台的就别谈最高享受了。比如低端汾酒就是能喝这一档的,有的杂牌酒,我尝了以后的感觉就是不喝也罢,一辈子不愿意再尝试那种,虽然不能直接对比,但你感觉你宁愿喝瑞信咖啡或者可乐都不愿意喝那个酒,那就属于不能喝的。各大厂商主流中高端,基本属于好喝类型的,问题在能不能常喝以及能喝多少种类,茅五这种在我这里就是享受类型的了,会有点仪式感,越喝越想喝的那种感觉吧。清香不买高端,酱香不买低端,我觉得有道理。清香我喝过几种,主要是汾酒和老白干(偏清香)两个,中高端口感提升有限。酱香甭说一百块以下,三百块以下都觉得不大行。一百块以下档次现实口粮,我是觉得汾酒不错,至于是60不到一瓶,60几一瓶,还是小70一瓶,其实不重要,按我酒量,一天就算一两,天天喝,一个月才两百大洋不到,没有任何压力,买贵买贱了也省不了钱。一两百档次的,能喝着有愉悦感的真不多,这个比较讨厌。到三百出头就不一样,好酒多了,找到我认为性价比不错的,按我酒量一个月花费也不超过1000大洋,当改善型口粮勉强还行,再贵就肯定不能当口粮了。再往上跑,我喝的也少了,不折腾,那就是茅五,我倒是愿意当口粮的,但这不现实,当个念想吧。
样子货都与我无缘,我中过两次虎茅,经手不到半小时就本地就近出掉了,那就是普茅酒质,溢价在瓶子上,对我没一毛钱吸引力了。平价普茅我是真买不到,那就算了,不折腾,也不会折腾。手上几瓶怎么来的呢,2015年普茅在超市都随便买,我买过一瓶869块,2017年e茅台好像也不难买,我买过两瓶,都是当时的平价买的,2020、2021年麦德龙抽奖抽过两瓶普茅,就这么回事了。忘了说,最早一瓶2002年的,我搬家买的,随便买,280块一瓶。去年上了i茅台,发现有小茅,折算斤价划算,但我基本抢不到,本地花了470收了几十瓶,折合2350一斤,这是我买过的最贵的普茅价格了,主要是这个小包装适合我这样酒量小、无应酬的,大瓶开了喝不完,怕口味不美好了。普五有个十几瓶,这个主要是场面用酒,留点,这个还是硬嘛是吧,虽说基本没什么场景需要用这个应酬了,但总有个万一。自己喝是喝不起这个,同价位也宁愿喝高度五,这个酒,对我来说,评价不次于普茅了,都给人很好的享受。再高端的没喝过,就没法说了。比茅五好喝的酒肯定有,不追求一定要喝过最好喝的酒,那个是跟自己过不去。比中华好抽的香烟也有,但都卖不过中华,地位也比不过中华,普茅也是一个道理吧。
将来是将来,眼下说的就是眼下。将来可能会有别的酒窜上来成老大的可能性的,别问哪个最可能,你玩股票就晓得,哪一天某个白酒市值稳定超过茅台了,那个就是老大了,这个是最客观的判断方法。目前老三老四只有老二市值的一半不到,老二只有老大大约三分之一市值,彼此差距都是鸿沟。那未来短期内,比如5年吧,就大概率不会颠覆前二各自的地位,回到消费市场,那就肯定是茅台销售额最高,五粮液第二,他两肯定最硬通。
人生酒涯没几个5年,不想多,现在买酒、喝酒、屯酒,有条件那就是茅五为主,没条件那就屯点能屯的口粮,酒老了更好喝的时候再喝,不是都说铁打的老大老二,流水的老三嘛,那就搞老大老二就行了,你管他老三谁来当呢,这个肯定是安全的办法,不用问其他人。至于口粮,我觉得也简单,按自己可支配支出来定上限,上限内再挑选适合自己味蕾的一两款就对了是吧?这样的话,买酒喝酒屯酒,不用超过三四种吧,这就是我的看法了。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虎年末兔年初,身边熟悉的朋友同事家老人就走了好几位,所以要及时行乐,存酒可以存一点,别存错了,主要还是得喝,提高喝酒的质量和味觉感知能力才是王道,不喝光屯,那是可怜人。希望酒友都能多赚钱、越来越能喝得上好酒,这个对我自己也是一样。

酒嘛,以前年轻的时候乱七八糟也喝过很多,白酒洋酒啤酒黄酒,都喝,但酒量太差,应酬场景喝基本就是喝一回醉一回,所以对各种酒都没好感。到2011年前后吧,生活安定了很多,重新开始喝酒,场景不一样了,应酬基本没了,能不去的都不去了,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慢慢喝,这样自然慢慢能喝出点滋味来了,年轻时候的记忆基本消失了,重来呗是吧?慢慢很多酒都尝试了一下,品种有六七十种吧,不好喝的就不再买了呗。首先第一个结果呢,就是酒量从一两就醉,涨了点,现在二两酒吧,我说这话我自己都有点尴尬,有人可能会笑话我:那就别喝了呗,但我这还就喜欢一个人喝点,没办法了。第二个感觉就是基本上是越贵越好喝,特别是同一个厂的,那基本看价格买靠谱,不同酒厂的不一定了,看个人口味了是吧。也没喝过很多好酒,最知名的几款对我都算很好的,茅台也就尝过普茅,买的两瓶彩釉都舍不得开。第三个呢,就是我感觉间接经验很重要,人要是什么事情都得自己经历一遍才能成长,那就不行了。这条间接经验就是:酒是喝不完的,也是买不完的。所以就不费那个劲了,我也有酒柜,那就是放酒用的,我对陈列这种事没有多少兴趣,家里一年到头都不来个外人,我展示给谁看啊,更不用说各种好酒都买上一两瓶摆柜摆在那里,自己看或者给人看。好酒肯定好多,找到适合自己的,再摸摸口袋算算,这就够了。这就像集邮一样,总有新人喜欢集全,每年年册搞一本摆那里,时间长了也就那样没多少意思的,想升值的话,这是最傻的做法,年册基本后来在市场上都是打骨折才能卖得掉了。假如你这样买了一万块钱邮票,你不如把你集邮上花的这一万块钱就买一张猴票就完了,肯定后面这做法好些。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就看简单了。为什么买酒?是喝的?是炫的?还是等升值的?还是既要---,也要---,还要---?如果最后一种,那就不说了,不在一个频道。我就是为了喝的,如果老婆同意,我也可以买点好酒等升值,但这肯定不是主要的。如果我现在是单身,我一年买个十箱好酒没问题,但实际上我才几瓶好酒,对我来说家庭和睦更重要,尽量不做让亲人不痛快的事。再说了,买那么多箱酒,很占地方啊,我挺佩服吧里很多酒友,总是能给酒腾出来地方哈。
下面讲具体点自己的感受。我不是专业人士,划分酒的好坏呢,就三档:能喝、好喝、和享受。没有最高享受这一档,人嘛,要现实是吧,不说的很极致像什么汉帝茅台了之类,没喝过80年茅台的就别谈最高享受了。比如低端汾酒就是能喝这一档的,有的杂牌酒,我尝了以后的感觉就是不喝也罢,一辈子不愿意再尝试那种,虽然不能直接对比,但你感觉你宁愿喝瑞信咖啡或者可乐都不愿意喝那个酒,那就属于不能喝的。各大厂商主流中高端,基本属于好喝类型的,问题在能不能常喝以及能喝多少种类,茅五这种在我这里就是享受类型的了,会有点仪式感,越喝越想喝的那种感觉吧。清香不买高端,酱香不买低端,我觉得有道理。清香我喝过几种,主要是汾酒和老白干(偏清香)两个,中高端口感提升有限。酱香甭说一百块以下,三百块以下都觉得不大行。一百块以下档次现实口粮,我是觉得汾酒不错,至于是60不到一瓶,60几一瓶,还是小70一瓶,其实不重要,按我酒量,一天就算一两,天天喝,一个月才两百大洋不到,没有任何压力,买贵买贱了也省不了钱。一两百档次的,能喝着有愉悦感的真不多,这个比较讨厌。到三百出头就不一样,好酒多了,找到我认为性价比不错的,按我酒量一个月花费也不超过1000大洋,当改善型口粮勉强还行,再贵就肯定不能当口粮了。再往上跑,我喝的也少了,不折腾,那就是茅五,我倒是愿意当口粮的,但这不现实,当个念想吧。
样子货都与我无缘,我中过两次虎茅,经手不到半小时就本地就近出掉了,那就是普茅酒质,溢价在瓶子上,对我没一毛钱吸引力了。平价普茅我是真买不到,那就算了,不折腾,也不会折腾。手上几瓶怎么来的呢,2015年普茅在超市都随便买,我买过一瓶869块,2017年e茅台好像也不难买,我买过两瓶,都是当时的平价买的,2020、2021年麦德龙抽奖抽过两瓶普茅,就这么回事了。忘了说,最早一瓶2002年的,我搬家买的,随便买,280块一瓶。去年上了i茅台,发现有小茅,折算斤价划算,但我基本抢不到,本地花了470收了几十瓶,折合2350一斤,这是我买过的最贵的普茅价格了,主要是这个小包装适合我这样酒量小、无应酬的,大瓶开了喝不完,怕口味不美好了。普五有个十几瓶,这个主要是场面用酒,留点,这个还是硬嘛是吧,虽说基本没什么场景需要用这个应酬了,但总有个万一。自己喝是喝不起这个,同价位也宁愿喝高度五,这个酒,对我来说,评价不次于普茅了,都给人很好的享受。再高端的没喝过,就没法说了。比茅五好喝的酒肯定有,不追求一定要喝过最好喝的酒,那个是跟自己过不去。比中华好抽的香烟也有,但都卖不过中华,地位也比不过中华,普茅也是一个道理吧。
将来是将来,眼下说的就是眼下。将来可能会有别的酒窜上来成老大的可能性的,别问哪个最可能,你玩股票就晓得,哪一天某个白酒市值稳定超过茅台了,那个就是老大了,这个是最客观的判断方法。目前老三老四只有老二市值的一半不到,老二只有老大大约三分之一市值,彼此差距都是鸿沟。那未来短期内,比如5年吧,就大概率不会颠覆前二各自的地位,回到消费市场,那就肯定是茅台销售额最高,五粮液第二,他两肯定最硬通。
人生酒涯没几个5年,不想多,现在买酒、喝酒、屯酒,有条件那就是茅五为主,没条件那就屯点能屯的口粮,酒老了更好喝的时候再喝,不是都说铁打的老大老二,流水的老三嘛,那就搞老大老二就行了,你管他老三谁来当呢,这个肯定是安全的办法,不用问其他人。至于口粮,我觉得也简单,按自己可支配支出来定上限,上限内再挑选适合自己味蕾的一两款就对了是吧?这样的话,买酒喝酒屯酒,不用超过三四种吧,这就是我的看法了。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虎年末兔年初,身边熟悉的朋友同事家老人就走了好几位,所以要及时行乐,存酒可以存一点,别存错了,主要还是得喝,提高喝酒的质量和味觉感知能力才是王道,不喝光屯,那是可怜人。希望酒友都能多赚钱、越来越能喝得上好酒,这个对我自己也是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