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对眼》介绍之二(下)
在《〈眼对眼〉介绍》一文中,我们写到了,我们年幼的主人公在似乎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会错的他父亲摆给他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堆电子而已”的答案面前,他就把存在本身、“有”本身想像为“一堆电子而已”的东西,可是,在他自由的、“放弃自己”的想像中,竟然看到电子消失了,真正地消失了,变成了上帝的光明,无边无际的上帝的光明,他也在这种光明中消失了,真正地消失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惊奇、惊羡和狂喜,在神的光荣面前对神的匍匐和赞美······
我们说他这个简单、天真的想像中包含着真知。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因为当我完全、彻底地置身在存在本身面前,当它真正地、彻底地向我展现出它的时候,它一定是绝对的,是绝对本身,而我则一定除了无限的惊奇、神往和敬畏就不再可能有别的反应。是的,我固然可以把一切都还原为电子,“存在就不过是一堆电子而已”,可是,有电子而不是连电子也没有,我们要怎样惊奇才算够呢?固然,我们可以说电子也不是最基本的,那最基本的东西消失在无限接近虚无的不可认识的茫茫深渊的黑暗之中,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加上“不是绝对的虚无”的限定。而这种无限接近虚无却并不等于就是虚无的东西为什么竟存在着、有着而不是不在、没有,我们要怎能样惊奇才够?会不是无限的惊奇吗?会不是只有绝对、绝对本身才可搏得的无限的惊奇、敬畏和神往吗?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事物、万有的基始就是虚无,认为有什么确实的并不是绝对的虚无的基始存在着只不过是虚妄的幻想。可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否认有存在而不是一无所有,不能否认我自己存在着、追问着、思考着、活着、痛着、苦着和乐着,有那么多和我一样的存在者存在着、追问着、活着、思考着、痛着、苦着和乐着。所以,不管怎样都是当我完全而彻底地置身在存在本身、“有”本身面前的时候,被它的无边的风浪席卷而去的时候,存在本身、“有”本身都一定是我惊奇不够的,一定是我对它处于无限的惊奇、敬畏和神往之中,而它本身则完全配得上这种惊奇、敬畏和神往。不要说我们了,就是鬼神、上帝是存在的,当他们完全置身在存在本身之中时,和我们的反应也是一样,所见也和我们所见是一样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放弃自己”地想像一下。当我和存在本身、“有”本身真正遭遇的时候,也就是当我把存在置于原初的虚无中而真正看见了它的时候,存在本身、“有”本身对于我只可能是绝对的奇崛、无垠的浩瀚、无边的充盈、不可计量的壮伟、叫鬼神也目瞪口呆的光辉灿烂,处处都是绝对的奇迹、点点都是绝对可怕的美。世间物断然不可能向我们呈现这样的美,因为世间物都是和它物相对的世间物、依赖它物而在的世间物,物就是相对它物而在、依赖它物而在的物,而存在本身却是卓然屹立于虚无之中、绝对依赖它自己的存在本身,尽管存在本身、‘“有”本身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上,在每一事每一物中,它无处不在。实际上,这时候我们什么物也见不到,并不是有一物,它是个奇迹而且是美的,而是绝对的奇迹、绝对可怕的美本身就是存在本身、“有”本身。这时候,名词失去了作用,甚至被消解了,剩下的只能是形容和赞美,形容和赞美本身成了存在。这时候,正是我们的《眼对眼》年轻的主人公简短有力地概括的:“方寸之内见无限,刹那之间见永恒,沙粒之中见宇宙,垃圾之中见鬼神”。这时候,天堂、天国、天使、神、上帝之光,所有这些我都会用,用来形容这不可言说、不可形容的。那每一个神都是可怕的,那每一位天使都是使人颤栗的。那每一束光都使人神往,那每一次闪耀都是我极乐的飞升。处处见鬼神之舞,点点听上帝之音。天使的舞姿竟然就在我眼前这粪土、这污秽、这尸骸之中,上帝的不可计数面容竟然从来就比我的鼻子离我还近,可我现在才识得!是的,它们不是存着的天堂、天使、神,但是,就算天堂、天使、神是存在的,在只不过是用天堂、天使、神来形容它的存在本身、“有”本身面前,它们只配为虚无。存在本身即神,神即存在本身。
在《〈眼对眼〉介绍》一文中,我们写到了,我们年幼的主人公在似乎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会错的他父亲摆给他的“一切都不过是一堆电子而已”的答案面前,他就把存在本身、“有”本身想像为“一堆电子而已”的东西,可是,在他自由的、“放弃自己”的想像中,竟然看到电子消失了,真正地消失了,变成了上帝的光明,无边无际的上帝的光明,他也在这种光明中消失了,真正地消失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惊奇、惊羡和狂喜,在神的光荣面前对神的匍匐和赞美······
我们说他这个简单、天真的想像中包含着真知。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因为当我完全、彻底地置身在存在本身面前,当它真正地、彻底地向我展现出它的时候,它一定是绝对的,是绝对本身,而我则一定除了无限的惊奇、神往和敬畏就不再可能有别的反应。是的,我固然可以把一切都还原为电子,“存在就不过是一堆电子而已”,可是,有电子而不是连电子也没有,我们要怎样惊奇才算够呢?固然,我们可以说电子也不是最基本的,那最基本的东西消失在无限接近虚无的不可认识的茫茫深渊的黑暗之中,可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加上“不是绝对的虚无”的限定。而这种无限接近虚无却并不等于就是虚无的东西为什么竟存在着、有着而不是不在、没有,我们要怎能样惊奇才够?会不是无限的惊奇吗?会不是只有绝对、绝对本身才可搏得的无限的惊奇、敬畏和神往吗?我们甚至还可以说事物、万有的基始就是虚无,认为有什么确实的并不是绝对的虚无的基始存在着只不过是虚妄的幻想。可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否认有存在而不是一无所有,不能否认我自己存在着、追问着、思考着、活着、痛着、苦着和乐着,有那么多和我一样的存在者存在着、追问着、活着、思考着、痛着、苦着和乐着。所以,不管怎样都是当我完全而彻底地置身在存在本身、“有”本身面前的时候,被它的无边的风浪席卷而去的时候,存在本身、“有”本身都一定是我惊奇不够的,一定是我对它处于无限的惊奇、敬畏和神往之中,而它本身则完全配得上这种惊奇、敬畏和神往。不要说我们了,就是鬼神、上帝是存在的,当他们完全置身在存在本身之中时,和我们的反应也是一样,所见也和我们所见是一样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放弃自己”地想像一下。当我和存在本身、“有”本身真正遭遇的时候,也就是当我把存在置于原初的虚无中而真正看见了它的时候,存在本身、“有”本身对于我只可能是绝对的奇崛、无垠的浩瀚、无边的充盈、不可计量的壮伟、叫鬼神也目瞪口呆的光辉灿烂,处处都是绝对的奇迹、点点都是绝对可怕的美。世间物断然不可能向我们呈现这样的美,因为世间物都是和它物相对的世间物、依赖它物而在的世间物,物就是相对它物而在、依赖它物而在的物,而存在本身却是卓然屹立于虚无之中、绝对依赖它自己的存在本身,尽管存在本身、‘“有”本身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上,在每一事每一物中,它无处不在。实际上,这时候我们什么物也见不到,并不是有一物,它是个奇迹而且是美的,而是绝对的奇迹、绝对可怕的美本身就是存在本身、“有”本身。这时候,名词失去了作用,甚至被消解了,剩下的只能是形容和赞美,形容和赞美本身成了存在。这时候,正是我们的《眼对眼》年轻的主人公简短有力地概括的:“方寸之内见无限,刹那之间见永恒,沙粒之中见宇宙,垃圾之中见鬼神”。这时候,天堂、天国、天使、神、上帝之光,所有这些我都会用,用来形容这不可言说、不可形容的。那每一个神都是可怕的,那每一位天使都是使人颤栗的。那每一束光都使人神往,那每一次闪耀都是我极乐的飞升。处处见鬼神之舞,点点听上帝之音。天使的舞姿竟然就在我眼前这粪土、这污秽、这尸骸之中,上帝的不可计数面容竟然从来就比我的鼻子离我还近,可我现在才识得!是的,它们不是存着的天堂、天使、神,但是,就算天堂、天使、神是存在的,在只不过是用天堂、天使、神来形容它的存在本身、“有”本身面前,它们只配为虚无。存在本身即神,神即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