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一章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孔夫子之教在于修道。讲的是道理,道理在心里,心中之理主导行为,可以表现为道德。
辜鸿铭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礼来自我约束。
借约束这个词说,礼从共识成为约束,从约束变成束缚,从束缚变成 枷锁,然后砸烂枷锁,又过了半个世纪。现在要复兴传统文化。这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约束是从观念到行为的,那么为什么要自我约束,讲清道理是约束的动力源。
有说西方哲学象一棵大树,很形象。枝繁叶茂。那么经历过了寒暑冬夏还是要看枝干,用中国话说要看根本。用时时髦的话说看一级菜单二级菜单三级菜单。比如从主观唯心主义到唯心主义到哲学,是看根本起源。
儒服是打扮,儒行是诚于中而行于外,道心是做人的根本。讲道理很重要。那么说理从道来,道法自然。就象可以知道太阳木量土星明天明年此时此刻的运行位置是因为行星的运行规律表现,而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固有的运行机制一样,自然也有固有的运行机制,所以要讲悟道。这是传统文化的根本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