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二代变身中欧人,她们与妈妈的人生并非复制粘贴 | F档案
有一位企业家母亲是什么感受?
不被紧盯而自由or缺少陪伴而孤独?
动力十足更自信or总被比较变自卑?
自行决定很独立or听从安排会依赖?
……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更是如此。今天是母亲节,小F老师采访了两位中欧FMBA的校友与同学,她们的母亲不仅是公司的掌舵人,也是中欧EMBA的校友。是母亲也是学姐,妈妈对她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处多年,有没有想吐槽妈妈的点呢?快来看看吧~
虎母无犬女,虽然她是放养长大的
朱方舟,中欧FMBA2021级
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我的妈妈是中欧EMBA2003级校友,原任职于航空产业集团、禄口机场投资公司总经理,在中欧就读过程中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04年毅然离开国企体制,踏上创业征程。
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是个工作狂。一周连续工作六天,有时候甚至周末两天都在工作。我们家从来不看电视,电视机就像摆设一样,妈妈下班回家也不会让自己闲下来。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每天晚上也在学习,她就是一个不断要求进步的人。现在人们总会问如何在工作和休息中找到平衡,在我看来,她愿意把自己所有时间都奉献给工作。
妈妈在学业和事业上都有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些从来没有给我造成压力。我非常感谢妈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不只是家庭方面的,包括眼界,还有很高的自由度。
作为女企业家家庭的孩子,童年会比其他孩子少了很多妈妈陪伴的时间。但我从来没觉得陪伴少是个问题。我从小比较独立,这也塑造了我外向的性格,跟什么人都能交流,乐观且有主见。
小学时我就开始自由行动,上下学不需要爸妈接送,一直到出国留学也是这样。同学们的父母都会把孩子送到机场,而我都是一个人拉着行李箱从南京到上海。
(朱方舟妈妈)
从小我就意识到我的妈妈和别的妈妈“不一样”,但基于充分理解,我很少抱怨。在澳洲读大学时,有一次澳洲发生地震,我们住在一起的4、5个小伙伴当天都接到了爸妈的问候电话,唯独我爸妈没联系我。
到了当天晚上,我主动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问他们知道今天澳洲地震了吗?他们果然没有关注到。我妈还说了句:“你能打电话给我说明你肯定没事”。
我打电话回去并不是要责怪他们,而是为了调侃一下,毕竟他俩真的不看电视。可能有些孩子觉得父母要跟自己绑定的非常紧密,需要较多的关心和问候,但是对于我来说并不觉得这是问题,从小到大都不觉得。
虽然日常的陪伴比较少,但是妈妈从来没有缺席我的重要时刻,在我需要她的时候,她都会在我身边默默陪伴、支持着我。
我们那代人比现在的小朋友幸福很多,我妈也从不“鸡娃”,但是她会培养我对于一切的兴趣,小时候我学过英语、钢琴、画画、毛笔字等等,只要我感兴趣,她会给我充分的自由,想干什么,想学什么,都会支持我。
而且她从来不强迫我坚持,这些兴趣消减之后放弃也就放弃了。因为在她的理念中,孩子小时候就是要多玩儿,多体验。
在我眼里,妈妈是一个积极乐观,坚强不服输,也很宽容的人,她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的榜样。她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让我对自己的学业、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
她是我遇见中欧的起点。2003年她读中欧的时候我上初一,放暑假的时候就会和她一起来上海,她在中欧上课,我就到上海科技馆玩儿。妈妈也带我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那是我第一次到中欧上海校园,它和我见过的其他高校校园都不一样,中欧非常漂亮,而且具有国际化气息,使我至今印象深刻。
毕业之后妈妈也经常带我参加中欧校友的亲子活动,可以说从初中开始,我就是在中欧的浸润下长大的。虽然妈妈没有说过我一定要上哪所学校,但是在她和她的中欧校友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读中欧作为了人生必做的事情之一。
当得知我要报考中欧时,不仅妈妈很开心,她的校友同学们也很开心,我的其中一封推荐信就是妈妈的同学帮我写的。本着“放养”的原则,妈妈也没有过多关心我的备考过程,只是叮嘱我要好好复习,裸考不可取。
终于在去年9月,我拿到了中欧FMBA的offer,不再是中欧家属,而是一名中欧人。
妈妈也教会我什么叫尊重。她不会插手我的人生规划,即便在有冲突时,只要非原则性冲突,他们都非常尊重我的想法。但在一些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我还是会问她的建议。
读大学时父母希望我报金融类或经济学专业,但是到校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些不感兴趣,于是就自行换了传媒类专业。换专业先斩后奏在别的家庭可能会闹得天翻地覆,但是妈妈出于对我的尊重,并没有对我有些许的责怪。但是妈妈和我有个约定,希望我毕业之后还是能够在金融行业发展。
于是,我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上海证券报社记者,负责采写PE/VC行业、上市公司板块报道,这份工作既与金融有关系,也与我的专业有结合。在上证报工作期间,我专访了阎炎、熊晓鸽、薛蛮子、阚治东等知名投资人之后,加深了我对股权投资行业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这个行业的兴趣,2016年我入职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妈妈与朱方舟)
转型投资之后更激发了我的执着与斗志,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也会向妈妈取经,她总会站在更高的视角给我建议。妈妈也是一位职场女性,很多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正是当时她遇见过的。她的建议我通常会听50%左右,虽然很多建议我当时无法完全认同,但是最后往往证明妈妈是正确的。
母亲的成就是一个标杆,也许现在的我只能仰望,但是总有一天我可以超越她,成为她的骄傲。
当“老虎”遇上“考拉”会有什么样的火花
李恒如,中欧FMBA2017级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Product Manager
在中欧《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上,教授为我们做了PDP性格测试,我的测试结果是爱好和平、持之以恒、忍耐度佳的考拉型,而我妈妈则是权威导向、目标导向、胸怀大志、勇于冒险的老虎型。
当老虎型遇上考拉型会有什么样的火花,今天我就来“现身说法”。
我的妈妈是中欧EMBA1995级校友,也是中欧EMBA的第一届的学生。在我心里,她是一个非常飒的人,首先她的行动力非常强,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什么。其次她能够说到做到,有目标后就会制定详细计划去达成。
她对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清晰的规划,做事认真,又追求完美,但是她只逼自己,对身边人比较宽容。她也非常热心,愿意力所能及去帮助身边的人。
中欧毕业后,她离开了供职十年的国企,体验了政府机关、民企、外企后,开始了创业之路。
(李恒如妈妈)
在我看来妈妈是个能量爆棚的人,我曾经问过她为什么选择从国企离职,妈妈说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无限可能,她不想在一个确定性非常高的位置停下来度过余生。这一点我非常敬佩,现在想想如果是我面临当时的情景,一定不会有那样的魄力在未知的世界里闯一番事业。
虽然妈妈不说,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对我的期待,她读中欧时我们见面的时间不多,但只要有空,她就会给我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当时我小学三年级,还比较小,虽然她知道我很难理解这些知识点,但还是会和我交流。
不过她从来没有强硬的要求过我什么,对我的教育秉承因材施教。妈妈早早发现了我在音乐上的天赋,就留心音乐类的培训让我尝试,她从来不会跟风让我去学什么,学习上也没有要求我必须拿第一名。
当我某些才能欠缺时,她也会让我用平常心去看待。可能这方面不强,但是要看到其他方面有比别人做的更好的地方。
而我是一个踏实肯干、稳扎稳打、包容合作,持之以恒的人,我最突出的优势是工作态度仔细认真,不厌其烦,专注细节从而助力达成卓越结果,和妈妈的性格特质有很多不同。
妈妈也曾表达过她对我的看法,她觉得我坚定、执着,不轻言放弃;单纯、善良、富有爱心;内敛、认真、追求完美。如果她的公司做一个投资项目,她认为我会是非常可信的技术分析人才,对于她的评价,我觉得十分中肯。
所以在一些人生的重要阶段,我总会听取妈妈的建议。从大学留学国家的选择,专业的选择,到工作行业的选择……每当我彷徨的时候,妈妈都会做我的引路人。正所谓“知女莫若母”,迄今为止这些选择都很适合我。
大学选专业的时,妈妈先帮我分析了大方向,她基于我的性格和能力分析,建议我往专业技术的道路上走,而不是做需要大量与人交际的工作。考虑了学校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职业前景,我选择了精算与数理统计双专业,这也为毕业后从事保险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和妈妈也不是完全没有冲突,毕竟急性子妈妈和慢性子女儿要想步调一致,总要彼此妥协。我和妈妈没有爆发过观念上的冲突,通常都是日常中的小事,遇到问题我们不会冷战,而是摊开说清楚,这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
(李恒如)
妈妈也是我中欧的领路人。我对自己的未来持开放态度,不会严丝合缝的规划自己的发展轨迹,所以读MBA并不是我的人生必选项。但是开始工作的那几年,遇到问题我常常会询问妈妈的建议,我记得当时她回答了我一句:“我建议你到中欧读一个programme,你大部分问题可以从课程里找答案。”
事实证明妈妈依然是对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大学的专业偏向技术层面,学习数学这些自然科学更多一些,但是却缺乏金融背景,这个短缺已经体现在工作中,因为我需要与金融部门打交道,了解金融知识,才能更好与我的上下游部门打交道。
虽然从小到大妈妈都没有给过我硬性的指标,但是身边人还是会拿我和妈妈比较,从我记事开始,大人之间的言语或议论就会给我带来隐隐的压力。
但也正是妈妈对待事业的态度一直勉励着我,让我人生的每一步都没有松懈过。而忍耐性强的考拉型性格,也让我虽然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压力,但是这么多年来也并没有被压垮,而是踏实地前进着。
也许很多人认为一代要比一代强,但是在我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有不同的历史机遇,强弱很难有具体的标准。至于我能否在事业上超***,我觉得目前来看比较难,毕竟创业不是人人都合适的。
但是我想她对我的发展是满意的,也许事业上我无法复制妈妈创业的成功路径,但仍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闪耀。我会像考拉那样,意志坚定,步调稳健,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以往母亲节这天,
朱方舟和李恒如都会花心思帮妈妈过节,
今年她们做了哪些准备呢?
(小F老师知道但不剧透嘿嘿)
你想好给妈妈怎样的母亲节惊喜了吗?
有一位企业家母亲是什么感受?
不被紧盯而自由or缺少陪伴而孤独?
动力十足更自信or总被比较变自卑?
自行决定很独立or听从安排会依赖?
……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更是如此。今天是母亲节,小F老师采访了两位中欧FMBA的校友与同学,她们的母亲不仅是公司的掌舵人,也是中欧EMBA的校友。是母亲也是学姐,妈妈对她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处多年,有没有想吐槽妈妈的点呢?快来看看吧~
虎母无犬女,虽然她是放养长大的
朱方舟,中欧FMBA2021级
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我的妈妈是中欧EMBA2003级校友,原任职于航空产业集团、禄口机场投资公司总经理,在中欧就读过程中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04年毅然离开国企体制,踏上创业征程。
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是个工作狂。一周连续工作六天,有时候甚至周末两天都在工作。我们家从来不看电视,电视机就像摆设一样,妈妈下班回家也不会让自己闲下来。
我记得我小时候,妈妈每天晚上也在学习,她就是一个不断要求进步的人。现在人们总会问如何在工作和休息中找到平衡,在我看来,她愿意把自己所有时间都奉献给工作。
妈妈在学业和事业上都有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些从来没有给我造成压力。我非常感谢妈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不只是家庭方面的,包括眼界,还有很高的自由度。
作为女企业家家庭的孩子,童年会比其他孩子少了很多妈妈陪伴的时间。但我从来没觉得陪伴少是个问题。我从小比较独立,这也塑造了我外向的性格,跟什么人都能交流,乐观且有主见。
小学时我就开始自由行动,上下学不需要爸妈接送,一直到出国留学也是这样。同学们的父母都会把孩子送到机场,而我都是一个人拉着行李箱从南京到上海。
(朱方舟妈妈)
从小我就意识到我的妈妈和别的妈妈“不一样”,但基于充分理解,我很少抱怨。在澳洲读大学时,有一次澳洲发生地震,我们住在一起的4、5个小伙伴当天都接到了爸妈的问候电话,唯独我爸妈没联系我。
到了当天晚上,我主动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问他们知道今天澳洲地震了吗?他们果然没有关注到。我妈还说了句:“你能打电话给我说明你肯定没事”。
我打电话回去并不是要责怪他们,而是为了调侃一下,毕竟他俩真的不看电视。可能有些孩子觉得父母要跟自己绑定的非常紧密,需要较多的关心和问候,但是对于我来说并不觉得这是问题,从小到大都不觉得。
虽然日常的陪伴比较少,但是妈妈从来没有缺席我的重要时刻,在我需要她的时候,她都会在我身边默默陪伴、支持着我。
我们那代人比现在的小朋友幸福很多,我妈也从不“鸡娃”,但是她会培养我对于一切的兴趣,小时候我学过英语、钢琴、画画、毛笔字等等,只要我感兴趣,她会给我充分的自由,想干什么,想学什么,都会支持我。
而且她从来不强迫我坚持,这些兴趣消减之后放弃也就放弃了。因为在她的理念中,孩子小时候就是要多玩儿,多体验。
在我眼里,妈妈是一个积极乐观,坚强不服输,也很宽容的人,她是我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我的榜样。她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让我对自己的学业、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
她是我遇见中欧的起点。2003年她读中欧的时候我上初一,放暑假的时候就会和她一起来上海,她在中欧上课,我就到上海科技馆玩儿。妈妈也带我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那是我第一次到中欧上海校园,它和我见过的其他高校校园都不一样,中欧非常漂亮,而且具有国际化气息,使我至今印象深刻。
毕业之后妈妈也经常带我参加中欧校友的亲子活动,可以说从初中开始,我就是在中欧的浸润下长大的。虽然妈妈没有说过我一定要上哪所学校,但是在她和她的中欧校友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把读中欧作为了人生必做的事情之一。
当得知我要报考中欧时,不仅妈妈很开心,她的校友同学们也很开心,我的其中一封推荐信就是妈妈的同学帮我写的。本着“放养”的原则,妈妈也没有过多关心我的备考过程,只是叮嘱我要好好复习,裸考不可取。
终于在去年9月,我拿到了中欧FMBA的offer,不再是中欧家属,而是一名中欧人。
妈妈也教会我什么叫尊重。她不会插手我的人生规划,即便在有冲突时,只要非原则性冲突,他们都非常尊重我的想法。但在一些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我还是会问她的建议。
读大学时父母希望我报金融类或经济学专业,但是到校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些不感兴趣,于是就自行换了传媒类专业。换专业先斩后奏在别的家庭可能会闹得天翻地覆,但是妈妈出于对我的尊重,并没有对我有些许的责怪。但是妈妈和我有个约定,希望我毕业之后还是能够在金融行业发展。
于是,我选择的第一份工作,是上海证券报社记者,负责采写PE/VC行业、上市公司板块报道,这份工作既与金融有关系,也与我的专业有结合。在上证报工作期间,我专访了阎炎、熊晓鸽、薛蛮子、阚治东等知名投资人之后,加深了我对股权投资行业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这个行业的兴趣,2016年我入职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妈妈与朱方舟)
转型投资之后更激发了我的执着与斗志,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也会向妈妈取经,她总会站在更高的视角给我建议。妈妈也是一位职场女性,很多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正是当时她遇见过的。她的建议我通常会听50%左右,虽然很多建议我当时无法完全认同,但是最后往往证明妈妈是正确的。
母亲的成就是一个标杆,也许现在的我只能仰望,但是总有一天我可以超越她,成为她的骄傲。
当“老虎”遇上“考拉”会有什么样的火花
李恒如,中欧FMBA2017级
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Product Manager
在中欧《组织行为学》的课堂上,教授为我们做了PDP性格测试,我的测试结果是爱好和平、持之以恒、忍耐度佳的考拉型,而我妈妈则是权威导向、目标导向、胸怀大志、勇于冒险的老虎型。
当老虎型遇上考拉型会有什么样的火花,今天我就来“现身说法”。
我的妈妈是中欧EMBA1995级校友,也是中欧EMBA的第一届的学生。在我心里,她是一个非常飒的人,首先她的行动力非常强,想到什么就要去做什么。其次她能够说到做到,有目标后就会制定详细计划去达成。
她对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清晰的规划,做事认真,又追求完美,但是她只逼自己,对身边人比较宽容。她也非常热心,愿意力所能及去帮助身边的人。
中欧毕业后,她离开了供职十年的国企,体验了政府机关、民企、外企后,开始了创业之路。
(李恒如妈妈)
在我看来妈妈是个能量爆棚的人,我曾经问过她为什么选择从国企离职,妈妈说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无限可能,她不想在一个确定性非常高的位置停下来度过余生。这一点我非常敬佩,现在想想如果是我面临当时的情景,一定不会有那样的魄力在未知的世界里闯一番事业。
虽然妈妈不说,但是我能感受到她对我的期待,她读中欧时我们见面的时间不多,但只要有空,她就会给我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当时我小学三年级,还比较小,虽然她知道我很难理解这些知识点,但还是会和我交流。
不过她从来没有强硬的要求过我什么,对我的教育秉承因材施教。妈妈早早发现了我在音乐上的天赋,就留心音乐类的培训让我尝试,她从来不会跟风让我去学什么,学习上也没有要求我必须拿第一名。
当我某些才能欠缺时,她也会让我用平常心去看待。可能这方面不强,但是要看到其他方面有比别人做的更好的地方。
而我是一个踏实肯干、稳扎稳打、包容合作,持之以恒的人,我最突出的优势是工作态度仔细认真,不厌其烦,专注细节从而助力达成卓越结果,和妈妈的性格特质有很多不同。
妈妈也曾表达过她对我的看法,她觉得我坚定、执着,不轻言放弃;单纯、善良、富有爱心;内敛、认真、追求完美。如果她的公司做一个投资项目,她认为我会是非常可信的技术分析人才,对于她的评价,我觉得十分中肯。
所以在一些人生的重要阶段,我总会听取妈妈的建议。从大学留学国家的选择,专业的选择,到工作行业的选择……每当我彷徨的时候,妈妈都会做我的引路人。正所谓“知女莫若母”,迄今为止这些选择都很适合我。
大学选专业的时,妈妈先帮我分析了大方向,她基于我的性格和能力分析,建议我往专业技术的道路上走,而不是做需要大量与人交际的工作。考虑了学校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职业前景,我选择了精算与数理统计双专业,这也为毕业后从事保险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和妈妈也不是完全没有冲突,毕竟急性子妈妈和慢性子女儿要想步调一致,总要彼此妥协。我和妈妈没有爆发过观念上的冲突,通常都是日常中的小事,遇到问题我们不会冷战,而是摊开说清楚,这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彼此。
(李恒如)
妈妈也是我中欧的领路人。我对自己的未来持开放态度,不会严丝合缝的规划自己的发展轨迹,所以读MBA并不是我的人生必选项。但是开始工作的那几年,遇到问题我常常会询问妈妈的建议,我记得当时她回答了我一句:“我建议你到中欧读一个programme,你大部分问题可以从课程里找答案。”
事实证明妈妈依然是对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大学的专业偏向技术层面,学习数学这些自然科学更多一些,但是却缺乏金融背景,这个短缺已经体现在工作中,因为我需要与金融部门打交道,了解金融知识,才能更好与我的上下游部门打交道。
虽然从小到大妈妈都没有给过我硬性的指标,但是身边人还是会拿我和妈妈比较,从我记事开始,大人之间的言语或议论就会给我带来隐隐的压力。
但也正是妈妈对待事业的态度一直勉励着我,让我人生的每一步都没有松懈过。而忍耐性强的考拉型性格,也让我虽然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压力,但是这么多年来也并没有被压垮,而是踏实地前进着。
也许很多人认为一代要比一代强,但是在我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有不同的历史机遇,强弱很难有具体的标准。至于我能否在事业上超***,我觉得目前来看比较难,毕竟创业不是人人都合适的。
但是我想她对我的发展是满意的,也许事业上我无法复制妈妈创业的成功路径,但仍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闪耀。我会像考拉那样,意志坚定,步调稳健,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以往母亲节这天,
朱方舟和李恒如都会花心思帮妈妈过节,
今年她们做了哪些准备呢?
(小F老师知道但不剧透嘿嘿)
你想好给妈妈怎样的母亲节惊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