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围三阙一”火烧新野
引文:又唤赵云引军三千,分为四队,自领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余三队分伏西、南、北门,却先于城内人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曹军入城,必安歇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会西、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入城去;待城中火势大作,却于城外呐喊助威,只留东门放他出走。汝却于东门外从后击之。天明会合关、张二将,收军回樊城。《40--199》
概述:曹操遣夏侯敦率十万人马杀奔新野,在博望坡为孔明火攻击败。曹操又启五十万大军杀奔襄阳,刘表之子刘琮献城投降,诸葛亮弃新野以“围三阙一”虚留东门,用火攻夜伏兵,大败曹仁之兵。
评点:“围三阙一”关键在奇兵的截杀。诸葛亮设“空城”而用火攻,逼出曹兵,是其第一步棋。而城外伏兵的截杀,驱赶曹军至白水河边是其第二步,关、张放水冲击曹兵和张飞的出击是第三步伏兵。刘备兵少仅数千人,但在奇兵突袭,火、水、风外力助攻下,足已顶曹兵十万兵马。曹军大败,刘备则安然后撤,显示出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次胜利。据史书“火烧博望坡”与“火烧新野”的记录人罗贯中两用火攻,突出诸葛亮神出鬼没之谋略,给读者以闪亮登场的形象。但不管如何“火攻、水淹”是三国时期常用战法,特别是“赤壁大战”与“彝陵之战”“官渡之战”三大战中不同的“火攻”,是对“孙子兵法”火攻的战法有了更大的发挥与创新。
2009-4-13 10:46 回复 封
引文:又唤赵云引军三千,分为四队,自领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余三队分伏西、南、北门,却先于城内人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曹军入城,必安歇民房。来日黄昏后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会西、南、北三门伏军尽将火箭射入城去;待城中火势大作,却于城外呐喊助威,只留东门放他出走。汝却于东门外从后击之。天明会合关、张二将,收军回樊城。《40--199》
概述:曹操遣夏侯敦率十万人马杀奔新野,在博望坡为孔明火攻击败。曹操又启五十万大军杀奔襄阳,刘表之子刘琮献城投降,诸葛亮弃新野以“围三阙一”虚留东门,用火攻夜伏兵,大败曹仁之兵。
评点:“围三阙一”关键在奇兵的截杀。诸葛亮设“空城”而用火攻,逼出曹兵,是其第一步棋。而城外伏兵的截杀,驱赶曹军至白水河边是其第二步,关、张放水冲击曹兵和张飞的出击是第三步伏兵。刘备兵少仅数千人,但在奇兵突袭,火、水、风外力助攻下,足已顶曹兵十万兵马。曹军大败,刘备则安然后撤,显示出诸葛亮出山后的第一次胜利。据史书“火烧博望坡”与“火烧新野”的记录人罗贯中两用火攻,突出诸葛亮神出鬼没之谋略,给读者以闪亮登场的形象。但不管如何“火攻、水淹”是三国时期常用战法,特别是“赤壁大战”与“彝陵之战”“官渡之战”三大战中不同的“火攻”,是对“孙子兵法”火攻的战法有了更大的发挥与创新。
2009-4-13 10:46 回复 封
![](http://hiphotos.baidu.com/%C8%FD%B9%FA%B0%C9%C4%DA%CE%F1%B9%DC%C0%ED/pic/item/bfd9feed20dd78fab21cb12f.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