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吧 关注:641,195贴子:30,145,311

讨论一下正手拉球夹大臂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8u们 我是右横两面反胶 近台摆速打法 反手利 拧拉是技战术构成的很大部分 开球网积分一千七八
正手威力不足但是稳定出众 快拉快带反拉比较好
最近练球的时候教练说拉球不能夹大臂(也不是像水谷隼那样 就是稍微紧了一点)理由是不能很好发力 质量不够顶
我是练球5年了 从开始练拉球起就有一点习惯夹大臂
试过可以放开大臂拉球 确实质量上了不少 但是感觉有点别扭 个人感觉夹大臂的话拉球摩擦的感觉会比较好
而且还稳 还原会快很多 而且习惯性的动作鞭打甩起来会顺手一点 容错率也高不少
教练意思是让我慢慢改了夹大臂的习惯 可是我并不想这么做 夹臂拉球还是感觉各方面对于我来说更好 在此征求一下球友意见 贴吧教练团请不吝赐教!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1-14 23:24回复
    听说马龙也夹大臂………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14 23:26
    回复
      最好上个视频,看看啥情况。另外可以和教练心平气和说一下,有一点夹臂不要紧的。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1-14 23:56
      收起回复
        顶一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1-15 00:02
        回复
          换个教练吧,真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1-15 00:14
          收起回复
            这样教就把人教废了。只要基本框架对,细节因人而异。那些篮球教练是不是要把詹姆斯投篮姿势纠正一下?把贝克汉姆任意球姿势纠正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1-15 00:14
            回复
              不是夹的很要紧的话其实不用刻意去改,你也说了是打摆速的,那你应该多注意落点的控制。个人建议希望能帮到楼主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1-15 00:15
              收起回复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15 00:18
                收起回复
                  五年到一千七八很厉害。
                  我看到国内外给小孩教球的基本都是大臂和身体离开45度那种端着的架势了。这种姿势有些优势,一是反手空间更大,能发出大力,二是手的位置始终比较高,球的质感偏冲。
                  不过个人感觉这样的架势下,正反手转换有些不自在。我小时候学球,正反转换是默认归中放在腰际的,而现在的思路是每次击球后在身前集中停顿,视来球角度再临时决定引拍至正手还是反手。新框架省了一个节拍,但对眼力的要求更高了,我并没有觉得这样我能提高摆速,反倒是节奏不稳定时不舒服,反手急转中路偏正手时候容易翻肘。
                  经过一番实验,我觉得还是张继科马龙那种每击后略向腰际回收手臂的姿势更自然。正手引拍是夹肘或者说向后缩肘的,手往后下放,而不是随转体横着引开,出手的时候才展开大臂加横向转动。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15 00:21
                  收起回复
                    夹臂 无法 迎前加速 ,无法 发挥 打磨式弧圈球 应有的威力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1-15 00:24
                    收起回复
                      2200以下打的是稳定,你选择你更稳的而不是更爆的打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1-15 00:50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1-15 02:07
                        回复
                          技术动作要和打法配套,近台摆速型打法夹臂没问题的,但打开大臂也要练,偶尔退台了要能够抡起来对拉
                          我跟楼主反过来的,我中台多,在练偏小而紧凑一点的动作,为了提高近台摆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1-15 04:39
                          收起回复
                            说明你还没遇到防不住打不死的人…遇到困难才有改变的动力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3-01-15 06:48
                            收起回复
                              没问题,基本框架对发力合理就行,主要是合力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3-01-15 06: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