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广西的新隆组(Xinlong Formation)是那派盆地(Napai Basin)的一部分,年代测定认为其年代属于早白垩世的阿普第期-阿尔布期,并且跟据地层中出土的弓鲛类化石,例如呵叻顶根齿鲛(Acrorhizodus khoratensis)和弗氏呵叻齿鲛(Khoratodus foreyi)等也支持新隆组与泰国的阔瓜组(Khok Kruat Formation)以及老挝的上部砂岩组(Grès Supérieurs Formation)年代近似。
在这里,唯一一个被命名的鸟臀目恐龙便是在2021年命名的广西那派龙(Napaisaurus guangxiensis)。那派龙的正模标本是几乎完整的右侧髂骨(FS-20-008)和缺少远端的右坐骨(FS-20-007)。
那派龙拥有髋臼后突后部在横向上显著向内侧扩展, 在腹面形成短宽的短板; 坐骨柄关节面宽大, 表面内凹 ;坐骨的肠骨柄在横向上向末端显著增厚, 末端关节面强烈凸出的独有特征。其形态组合显示出了基干禽龙类的显著特征。
由于化石的不完整性,那派龙没有被科学家纳入系统发育分析,并且阔瓜组的三种禽龙类的已公布材料与其没有重合的保存部位,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化石进行比对,尤其是与尚未描述的呵叻诗琳通龙(Sirindhorna khoratensis)的骨盆进行细致的形态比对。
如图,那派龙的髂骨FS-20-008

那派龙的坐骨FS-20-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