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浙大硕士生拟录取名单里,夏健彬终于实现榜上有名。夏健彬本科来自四川大学,2021年一战考研,但无情被刷,去年参加了2022届研招考试,终于在今年初,0基础圆梦高校!
夏健彬的经历,包含了二战人的辛酸,也倾诉着考研人在卷流涌动中的无限焦虑。考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对本科自带光环院校来说,同样如此。
夏健彬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中教师,二老希望自己的儿子日后可以在学术上有所精进,甚至读研、读博。2017年,成绩优异的他如愿考上四川大学工程类专业。大学四年,在亲朋好友的羡慕中,夏健彬度过了安逸的大学生涯,也许是学校的光环遮蔽了现实的残酷,夏健彬并没有将就业当回事。直到第276份简历石沉大海,研究生学历成为大厂招人标配,夏健彬才知道:自己已经背上学历的枷锁。
而冲破生存迷雾,跨越就业门槛的途径只有一个:考研
本科专业没兴趣、未来就业前景差、学术深造梦,每年都有数十万考生因为以上原因踏入考研赛道。近几年,金融类专业就业前景好,金融类人才就业薪资高,出于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双重考量,夏健彬决定放弃本科的工程学专业,0基础跨考金融学。也许是学校光环带来的勇气,也许是自小成绩优异带来的自信,夏健彬决定自学。
四门考试科目,一千多个知识模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夏健彬要实现0基础的突破其实并不容易,加上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外出实习,在没有进行时间规划的前提下,夏健彬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一把抓,四次模拟考试,成绩忽高忽低,复习心态也跟着七上八下。10月,临近冲刺期,夏健彬还在工地指挥脚手架上的技术工。12月,考场上,夏健彬收到了过度自信带来的一枚恶果。3月,看着垫底的专业课成绩,夏健彬一战失败了,这其实算是必然。
其实,考研是公平的,不管本科是哪一个梯队,由于0基础,每个人都在同一条起跑线,因为跨专业,备考人不仅需要自信备考,更要脚踏实地,否则结果可想而知。
苏轼说: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夏健彬反思一战历程:盲目自信、没有科学规划、缺乏专业引导,这些都是让自己失败的重要原因。2022届考研报名人数457万人,拟招收110余万人,340余万人将面临名落孙山的命运。要想在考研大军中圆梦理想院校,对考研人,尤其是跨考生来说,想要击败上千名对手,圆梦名声在外的浙大,简直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