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艾镭吧 关注:22贴子:1,018
  • 10回复贴,共1

【欣赏】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一一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楼2010-07-08 11:14回复
    大家觉得这篇怎么样呢?我是觉得这种信仰、这种信念很好。


    2楼2010-07-08 12:19
    回复
      2025-05-16 09:10:17
      广告
      还有一些不错的…我有空就发…


      3楼2010-07-08 12:20
      回复
        呃.....................


        IP属地:浙江4楼2010-07-08 14:41
        回复
              我不大懂得文学理念,但长时间的文字阅读和写作,影响并积累了自己的偏好。我一直喜欢这样的文字:能在简洁晓畅的表述里,语言落根在广袤的泥土上,穿透个人生活地域血脉,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去呈现。这样的文字是由于周遭物事而牵扯了个人情绪引发的,不是个人对他物隔绝后的自我沉浸、自我吟叹和哀怜。所以,沾染了沸腾的地域血脉,也自然挖掘出广阔的通道——眼光高远了,心怀广阔了,气势也就强了。
               这样的文字自然是有力的,这种力度,是个人容身于众人中的力量吸纳和喷薄,先是以个人走进的,然后是走出个人的。于是,这样的文字很可能成为一种纽带——读者和作者,往昔和现时,个人和物事,记忆和现场。我个人以为,这是不简单的,在快餐文化、闲情文字流行的今天,物欲规避了文字的内里和当下性。大抵是,文字大都被时代打扮成时髦的外衣,成为嚎头、标榜和工具。实际是,时代的苍白里,文字依靠什么来注入血液,或者,文字的苍白也依靠什么来注入血液——文字也就给予了自己力量。它自由,它抵抗,它悲悯,它热爱,它温暖。
               我想说的,也就是,文字的现场性。性情栏目的文字正是来自泥土和生活现场的文字。
               龙章辉的《在70年代的天空下》,是一种经历后的回头打量,特殊时代里的特殊生活,而这些“特殊”里凸显着人物特殊的命运,卑怯的、坚韧的,不可理喻的、也是令人吁吁的。语言节制,而叙述有力,在呈现里不断掘进人性本质和时代的荒谬。勾长吉的三篇文字《花开花落》、《雪野无尘》和《月照苍茫》,是很有回味的文字,大气、开阔,在诗意般的书写中,草原和江南散发出迷人气息,他的文字最好在,能给予读者健康、温暖的感受。属于有光芒的文字。
               肖成年的《有关叶骆驼的记忆》,文字有着沙漠和戈壁的质地,粗砺却厚实,呈现着浓烈的西北地域色彩,有着强劲的生命味道,是很让人感怀的。他的语言客观而冷静,使人想到沙漠上的梭梭植物。李云《抵达内心的道路》是一个人在他生活地域和时空中的询问和思索,文字是自由的,真诚的,这些纠缠在生活空间里的自语似的心灵独白,是对俗世的质疑和抵抗,是对灵魂的艰难皈依。他的文字伸触生活也超出了生活,有精神向度。透透的《猎枪》词语极其朴素而坚韧,是对往事的回忆和亲情的张扬,给予人人性的温暖.而〈〈渗漏〉〉,文字客观、冷静,是对日常生活的梳理,也是穿透日常后的生活认知,给读者留下较大的回味空间。透透的文字做到了物心合一,不夸饰,不矫情,属于心灵的自由书写。
          吧 古人说文,“其言粹然,其言凛然”。我理解的粹然,就是文字的内核,沉甸甸的,给人思考和共鸣。而凛然,就是文字写到一定份上的光亮——神圣的,属于神灵的。这是令人欢喜的,真的。如同我知道,这个世界本不存在神灵,但好文字的光亮照亮人心时,神灵就会站立于人心——它比我们身边的空气、岩石、河流,比仇恨、忧郁和爱情……比我们所看见的一切都要无比真实的存在。这是一个标高,是继续写下去的文字努力的方向。
          


          IP属地:浙江5楼2010-07-08 14:47
          回复
            这这…哪找的?


            6楼2010-07-08 14:55
            回复
              在山的那一边说的是一种不停探索的理念。
              我劝你快背下来吧
              因为你迟早也要背


              IP属地:广东7楼2010-07-09 10:10
              回复
                嗯痕~


                8楼2010-07-09 10:17
                回复
                  2025-05-16 09:04:17
                  广告
                  在山那边中的“干枯”什么意思??????


                  9楼2011-09-06 20:19
                  回复
                    我再次默了……
                    其实咱没有被要求背这个啊~开学第一篇课文……咳。
                    我说咱吧所有的流动人员都是被课文吸引来的……金妮你有功……


                    10楼2011-09-10 1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