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听磁带的发烧友来说,卡座肯定不能少。两磁头机器因为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共用,本身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的缝隙是不同的。两磁头机器使用了兼顾妥协的方法,而且录音时也无法实时监听录音效果。所以要想录音好的话,一台好状态的三磁头卡座就是必备的。加上一部不错的磁带随声听,就成了磁带发烧友的标配,磁带随身听的各种音效还是很讨好耳朵的。
三磁头卡座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磁头,抺音磁头、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录音时磁带第一经过抺音磁头,抺去磁带上原有的磁信号。第二经过录音磁头,记录下选择好的音源信号。第三经过放音磁头,读取录音磁头记录下来的音源信号经过放大播放出信号。
所以三磁头卡座是可以在录音的同时播放出正在录音的音源,通过监听切换开关实时对比音源和录出来的效果。
录音效果好,卡座的档次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最!最!最!重要的是卡座的状态要好,没有状态,卡座再高级都没有用,一切都是空谈。(体现在磁带平稳走直线,磁头方位角准确,还有偏磁电路工作正常)以及磁带的质量好。入门级的卡座只要状态好,同样可以录出与原音一致的高品质磁带。
磁带!2类4类磁带也并不重要,一类正品磁带录出的效果同样几乎没有差距。还有最好不要用国产磁带。磁带流行的那个年代,我们国内的制造技术还是差距挺大。很多国产磁带哪怕用了进口带芯,但在外壳尤其是磁带轮的加工精度上不够,容易产生转动噪声和磁带越转越紧等各种问题。
直驱与皮带驱动,直驱机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多都使用了石英锁项,保证了磁带走带的恒定速度。对于高烧来说,这个也很重要,甚至是必须。因为一台普通电机驱动的卡座,调到标准带速是很轻易的,但会因为工作时间,温度的下降和上升,转速会有所偏离,无法解决,晶体管特性就是如此。至于直驱和皮带驱动机器在晃抖率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偏磁,一般三磁头机都带有偏磁调节,高级机的CAL与入门机的bias其实是一样的。区别在于,CAL用电平表直观的显示了偏磁量大小。CAL上的level也只是用来调节磁带和音源的音量一致。而入门机只能用听,录音时一边调节bias键,一边切换对比。入门机如果音源和录出来的音量大小不一致,其实也很简单,一般让录到磁带上的最高输出电平达到+2-3 db就好了。看磁带性能,再加大电平容易引起过载失真,过小显的低噪大。偏磁相差一点并没关系,看个人喜好,偏磁减小高音会上升,偏磁加大,高音会衰减。说起来觉得好像有难度,其实很简单。
杜比!对于杜比,估计大多卡友们都是弃之不用的。我反正是如此,对嘶嘶的磁带底噪声无感。但也有强迫证完美主义者的烧友,不能接受一点点噪音,我就遇到过。对于这类发烧友,那么杜比就有大用了。最早的杜比B效果不好,就不谈了。杜比C降噪达到20db,杜比S达到24db,但实际我对比过,我着实听不出有啥区别,所以我觉得使用杜比C足矣。有一点很重要,注意!注意!注意!不能走误区。听磁带时打开杜比就必须是用杜比录音的磁带,而且不能是杜比B录音,用杜比C听,只能是杜比几录音就用杜比几听音。如果听一盘不带杜比的普通磁带打开杜比开关,那么声音会发闷,类似喘气不顺的感觉。反过来听一盘带杜比的磁带,机器上没开杜比,那么声音会发亮,也不好听。推荐用杜比C录音,用杜比C放音,这样的效果与CD无异,歌曲中间的空白处非常安静,而且不影响音质。#磁带##卡座#
三磁头卡座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磁头,抺音磁头、录音磁头和放音磁头。录音时磁带第一经过抺音磁头,抺去磁带上原有的磁信号。第二经过录音磁头,记录下选择好的音源信号。第三经过放音磁头,读取录音磁头记录下来的音源信号经过放大播放出信号。
所以三磁头卡座是可以在录音的同时播放出正在录音的音源,通过监听切换开关实时对比音源和录出来的效果。
录音效果好,卡座的档次其实并不那么重要。最!最!最!重要的是卡座的状态要好,没有状态,卡座再高级都没有用,一切都是空谈。(体现在磁带平稳走直线,磁头方位角准确,还有偏磁电路工作正常)以及磁带的质量好。入门级的卡座只要状态好,同样可以录出与原音一致的高品质磁带。
磁带!2类4类磁带也并不重要,一类正品磁带录出的效果同样几乎没有差距。还有最好不要用国产磁带。磁带流行的那个年代,我们国内的制造技术还是差距挺大。很多国产磁带哪怕用了进口带芯,但在外壳尤其是磁带轮的加工精度上不够,容易产生转动噪声和磁带越转越紧等各种问题。
直驱与皮带驱动,直驱机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多都使用了石英锁项,保证了磁带走带的恒定速度。对于高烧来说,这个也很重要,甚至是必须。因为一台普通电机驱动的卡座,调到标准带速是很轻易的,但会因为工作时间,温度的下降和上升,转速会有所偏离,无法解决,晶体管特性就是如此。至于直驱和皮带驱动机器在晃抖率上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偏磁,一般三磁头机都带有偏磁调节,高级机的CAL与入门机的bias其实是一样的。区别在于,CAL用电平表直观的显示了偏磁量大小。CAL上的level也只是用来调节磁带和音源的音量一致。而入门机只能用听,录音时一边调节bias键,一边切换对比。入门机如果音源和录出来的音量大小不一致,其实也很简单,一般让录到磁带上的最高输出电平达到+2-3 db就好了。看磁带性能,再加大电平容易引起过载失真,过小显的低噪大。偏磁相差一点并没关系,看个人喜好,偏磁减小高音会上升,偏磁加大,高音会衰减。说起来觉得好像有难度,其实很简单。
杜比!对于杜比,估计大多卡友们都是弃之不用的。我反正是如此,对嘶嘶的磁带底噪声无感。但也有强迫证完美主义者的烧友,不能接受一点点噪音,我就遇到过。对于这类发烧友,那么杜比就有大用了。最早的杜比B效果不好,就不谈了。杜比C降噪达到20db,杜比S达到24db,但实际我对比过,我着实听不出有啥区别,所以我觉得使用杜比C足矣。有一点很重要,注意!注意!注意!不能走误区。听磁带时打开杜比就必须是用杜比录音的磁带,而且不能是杜比B录音,用杜比C听,只能是杜比几录音就用杜比几听音。如果听一盘不带杜比的普通磁带打开杜比开关,那么声音会发闷,类似喘气不顺的感觉。反过来听一盘带杜比的磁带,机器上没开杜比,那么声音会发亮,也不好听。推荐用杜比C录音,用杜比C放音,这样的效果与CD无异,歌曲中间的空白处非常安静,而且不影响音质。#磁带##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