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马克思主义吧 关注:455贴子:14,183
  • 22回复贴,共1
求助

怎么看待儒家篡改道德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怎么看待汉朝之后的儒生把道德经的“执今之道”改成“执古之道”?后人要歪曲前人的思想只要把篡改他们原本经文就能做到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2-27 20:55回复
    马王堆汉墓版道德经并没有因为为尊者讳把“邦”“恒”字”改成“国”“常”字。由此可见那版本流传的时代起码在刘邦称帝之前。相较起之后的版本应该更符合老子的本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2-27 21:00
    收起回复
      2025-05-21 15:06:11
      广告
      其实谁都没有改变谁,
      儒释禅本为一体。
      ============
      自在精妙领会。


      4楼2022-12-29 20:05
      回复
        阳明学说,天地之为天下之治。
        ======================
        他说的很好啊。


        5楼2022-12-29 20:06
        回复
          那么问题来了!古今之道有别吗?


          IP属地:山东6楼2023-01-21 16:32
          收起回复
            我买了把王麻子菜刀觉得不太顺手,于是改了改,顺手多了。后世有人骂我篡改王麻子,我冤不冤呐!老马有个词叫“异化”,现在也有个词叫在地化。二者本质上都是根据需求做出改进。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相对论就是万有引力在老爱脑中在地化的结果。异化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比如老马对价值的定义,为了对应人的本质是劳动而画蛇添足的搞了个无差别劳动的凝结。服装厂每季度都赔钱清库存的衣服就是有差别的劳动了吗?你呼吸的空气对你有价值吗?是谁的劳动结果?别扯什么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交换价值,哪一样离得开需求?需求才是资本的大爷。所谓本质就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就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人的本质就是需求,而劳动只是需求的一种供给方式而已。
            扯远了!异化就是周行而不殆,发现更早版本就是独立而不改,虽然不是很贴切。但是“道”就在那里骑牛的写不写那5000个字,她就是它。
            说到底教条派们还是因为不自信自己的老祖,搞得整天疑神疑鬼的。以为儒家精神控制了历朝历代的朝廷要把道家抹除而独占荣誉


            IP属地:山东7楼2023-01-22 20:01
            回复
              儒家尊圣,道家尊道。儒家的执古之道就是尊孔子的道,礼仪道德的道。
              道家是“现实主义”,既不存在礼仪道德,道家虽然也有“道”“德”。但和儒家说的不同。比儒家更“野性”一点。
              而儒家讲的礼仪道德即是锁链也是保护绳。就像城市里如果放一头狼,那么狼一定要被锁起来,才能保护人。可有时人比狼更狠。
              遵古之道就是为了保护好这条锁链。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1-24 23:46
              回复
                另外,秦之前和汉之后中原地区的文化是不一样的。
                春秋虽然也有文人武人的区别,但武人地位更高一些。文人大部分是士大夫或者专门从事研究的人的弟子。与老百姓关系不大。
                而到了汉朝之后,儒家被推广,礼法逐渐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尊古之道就比尊今之道更加正确了。
                (严格来讲管仲时期就已经礼法了,只是当时齐国并未统一天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1-24 2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