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摇滚吧 关注:114,496贴子:838,564

聊聊波奇的壁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波奇的壁橱算得上的《孤独摇滚》的名场景之一。虹夏和喜多在看到壁橱之后多少有点惊诧和恐惧,被波奇的重力所吓到的。不过如果尝试去分析这个场景,会发现更有趣的地方。
首先,贴满壁橱的并不是每一个成员单个的照片,而是合照。如果波奇贴满的是喜多或是虹夏或是凉的照片,那的确是有痴女的嫌疑。但是贴满的是合照,是记录着波奇和其他三人的影像。回想一下,在波奇过去的生活里,留下她身影的,或者说留下她面孔的影像的地方,只有毕业合照。她的影像已经消失了。过去十数年的生活已经把波奇驱逐出世界了,甚至在她的幻想里现实的她也已经没有位置。
引用我写的同人文里的一段文字:我开始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别人的一点点反应,投射在我的世界里,就会被无限的放大。别人不禁意间的一句话,也会如一滴催化剂引起世界的巨变。无尽的连接,万物多么相似,可以生成,可以变形,我也在其中,变成受欢迎的人、富婆、大明星,变成史莱姆、野槌蛇、怪兽、章鱼……唯独不变的是仍然没有现实中的我的位置。
仍然维持着波奇自我认同的、灵与肉的结合的就是网络空间的赞美与只言片语,但这仍然只是来自没有面孔的人的赞美。事实上,波奇已经陷入了失语症中,已经快认识不到世界了。而这张合照,是波奇第一次出于自己的意愿留下自己的影像。她需要这张照片来维持自我的认同,甚至不惜以强迫症的方式、几近歇斯底里的方式反复强调,用贴满壁橱这种极端的方式提醒着自己,自己曾和这三个人一起度过这么美好的时光,是因为这三个人我才重新寻找到我的主体所在。通过诸照片的重叠,她终于快找回已经模糊很久的现实中的她。影像本身就是光学,对世界感知的一种。恰恰是波奇过去一无所有,在黑暗的深渊里,当这道光降临时,她只想紧紧地抓住它,无论这道光会引领至何处。光驱散了眼前的黑暗,世界重新显现,她重新感受到世界的所在。这是欣喜的,但同时也是令人悲伤。


IP属地:广东1楼2022-12-27 15:50回复
    这是第一层的悲伤。自然还有第二层的悲伤:波奇被过去的影像束缚住。


    IP属地:广东2楼2022-12-27 15:52
    回复
      因为曾经一无所有,所以才需要紧紧地抓住过去的影像不放。


      IP属地:广东3楼2022-12-27 15:56
      回复
        你讲得好啊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2-27 16:01
        回复
          这令人想起福克纳的哲学。福克纳是最会书写绝望的作家之一,不妨把福克纳和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对比。陀氏的写作是一种拷打,逼问纯洁底下的罪恶,罪恶底下的纯洁,但是小说的结尾永远是光的胜利。鲁迅的绝望和希望是等量,正如他喜欢的一句话“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对未来是绝望的,但是既然希望与绝望同样是虚妄,那不如去意愿希望。所以他会写下希望这些骗人的话,乞求改变。


          IP属地:广东5楼2022-12-27 16:03
          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12-27 16:10
            回复
              而福克纳是最令人绝望的类型: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过去的阴影。过去的片段、一瞬,便决定人的所有未来,甚至家族子孙每一代。所以在他眼里,哪怕南北内战结束了那么多年,美国始终无法摆脱黑白的对立,黑色血液的诅咒降临在每一个人头上。他的小说里的人物,每一个人都活动在黑暗绝望的背景里。福克纳只会在小说里留下一条若隐若现的光的线,一条他自己都不确信的希望的线条,一条把他从书写的绝望中拯救出来的线。


              IP属地:广东7楼2022-12-27 16:12
              回复
                对波奇来说,过去的她不就是一直在黑暗的深渊中行动的吗?


                IP属地:广东8楼2022-12-27 16:13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2-27 16:17
                  回复
                    她只能抓住这条光的线,从深渊中逃跑出去。虹夏出现的一瞬,改变了波奇过去人生。意义第一次降临到了波奇的世界里。波奇自己都不知道是否能逃跑成功。在她有关于未来失业的幻想里,她只能看着这张合照不停地流泪。这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不可能成功的战斗。被世界驱逐的人想要回到世界,但发现世界弥漫着悲伤。


                    IP属地:广东10楼2022-12-27 16:25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12-27 16:31
                      回复
                        福克纳曾经有过一个提问:在悲伤与一无所有之间会选择什么。对我而言,我会选择一无所有。我从很早以前就失去对抗悲伤的勇气。要是我11月份就知道我会看《孤独摇滚》第十二集破防到熬到凌晨5点睡不着,第二天写同人文边写边和笔下的虹夏一起哭,我绝对不会点开《孤独摇滚》。为了避开悲伤,我不断与虚无主义战斗。


                        IP属地:广东12楼2022-12-27 16:32
                        回复
                          但是回过头来,却发现这种仍然是一种胜利者的姿态。之所以会选择一无所有,会选择避开悲伤,是因为曾经拥有,饱尝失去之悲痛。但是和从未拥有过的人相比,这仍然是一种胜利。因为一无所有者连悲伤都是无法选择的。


                          IP属地:广东13楼2022-12-27 16:36
                          回复
                            缓一缓,有点入情太深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12-27 16:40
                            回复
                              临晨看完第十二集,刚开始很激动,后面一品,也破防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12-27 16: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