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幸会,此乃鄙人愚见:
心学并非一定要按照自己第一反应做事行事,这个是有条件的。了解心学需要连贯地阅读儒家经典,按照中庸的底层逻辑,人的七情六欲本就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他们本就是天命的一部分,是每个“愚夫愚妇”每天都在践行的东西,并不与天理相对立,这也是王学和朱学的一个显著区别,而对于人一生的情感实践来说,儒家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在人的诸多生命情感中寻求一种“调和”,使他们回归“中道”,如果能做到“发而皆中节”就叫“和”,如果在某方面用情过度了,着了“私心”,那么纯粹的人欲就会变为私欲,这就是心学要革除的东西。就好比利益。赚钱寻求自我保存,进而养家糊口,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眼里只有钱,只有利益,我们在这方面情感的侧重,打破了我们各种生命情感的一种平衡状态,比如金钱遮蔽了我们的友情或者亲情之类,这就是失了中道,这种对钱的追求就属于私欲,就需要革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