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联想中国(Lenovo China)联想知识库
2017年的来源
故障现象:
Windows 10 如何将中文输入法设置成Dvorak布局键盘?
解决方案:
测试系统win11
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regedit)后实现(修改注册表有风险,请提前备份数据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慎重操作。):
注册表路径:
在win10.11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Keyboard Layouts\00000804 右边kbdus.all 改成kbddv.dll就可以了。
可以导出一份表.在其他电脑上使用
以下为个人原创:
在liunx下
Ibus和fcitx框架
dvorak设置为默认时pinyin输入法反而是dvorak键值的布局.
我换了布局之后 标点符号 ' , . " < > / ?这几个按键.还有左手.右手的使用频率大概是 4.5/5.5.
这个用过的会知道.
复制的很多内容.使用dvorak 的人很少.不了解的可以看下百度的: 以后.会更新修改下:
1975年,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高效的键盘布局的发明者离开人世,作为他一直想要颠覆的“低效且违背人体工学设计”的QWERTY键盘,则又开始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及个人桌面系统的到来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直到现在,甚至成为了一种举世公认的标准。
Dvorak键盘是一种将常用字母都归在一起,以期提高打字速度键盘布局。1936年由美国人奥古斯特·德沃夏克设计。键盘布局见图。
德沃夏克键盘(Dvorak keyboard)是以研制者德沃夏克命名的键盘。该键盘的布局特别考虑了操作速度和效率因素。它将5个元音键和最常用的辅音键安排在中间行,直接处于手指之下,这一排键可组成约3000个英文单词。
而在QWERTY键盘同样位置上的那些键只能组成约100个英文单词。与QWERTY键盘对比,使用该键盘时手的工作负荷从左手转向右手,并且手指问的负荷分配也更为合理。由于QWERTY键盘已在千万人群中广为使用,
QWERTY键盘是1868年由Christopher Sholes申请专利,后来在全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原因是当时的制造打字机的技术不到位.就把字母用得多的键重新排了.然后qwerty就变成通用布局.
要使这些已熟练掌握原有键盘输入方法的人弃旧换新,困难重重。但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某些计算机制造商正在试图把这一键盘的设计特点应用到他们的产品中去。
下面是复制的:
自然到我们甚至忘了发问:为什么大家还在用QWERTY键盘呢?
从群魔乱舞到一家独大的键盘排列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在那个打字机还在广泛使用的年代,按键布局还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充满创意的布局还都存在,例如类似钢琴的双排布局和随后的四排布局,还有1917年就诞生的JCUKEN布局。然而,不知不觉间,按键布局几乎只剩QWERTY这一种,并从打字机延续到了电脑上。
无论是拉丁语系的欧美,还是使用平假名片假名的日本,哪怕是明明拥有独立拼写体系——拼音的中国,都毫无例外地使用QWERTY作为按键布局。此外,虽然有些地方使用的键盘和QWERTY不太一样,例如QWERTZ键盘(德语)、AZERTY键盘(法语)和QZERTY键盘(意大利语),但它们其实都是QWERTY的变体。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sh193yuan」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Newcatman/article/details/128347973
2017年的来源
故障现象:
Windows 10 如何将中文输入法设置成Dvorak布局键盘?
解决方案:
测试系统win11
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regedit)后实现(修改注册表有风险,请提前备份数据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慎重操作。):
注册表路径:
在win10.11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Keyboard Layouts\00000804 右边kbdus.all 改成kbddv.dll就可以了。
可以导出一份表.在其他电脑上使用
以下为个人原创:
在liunx下
Ibus和fcitx框架
dvorak设置为默认时pinyin输入法反而是dvorak键值的布局.
我换了布局之后 标点符号 ' , . " < > / ?这几个按键.还有左手.右手的使用频率大概是 4.5/5.5.
这个用过的会知道.
复制的很多内容.使用dvorak 的人很少.不了解的可以看下百度的: 以后.会更新修改下:
1975年,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高效的键盘布局的发明者离开人世,作为他一直想要颠覆的“低效且违背人体工学设计”的QWERTY键盘,则又开始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及个人桌面系统的到来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直到现在,甚至成为了一种举世公认的标准。
Dvorak键盘是一种将常用字母都归在一起,以期提高打字速度键盘布局。1936年由美国人奥古斯特·德沃夏克设计。键盘布局见图。
德沃夏克键盘(Dvorak keyboard)是以研制者德沃夏克命名的键盘。该键盘的布局特别考虑了操作速度和效率因素。它将5个元音键和最常用的辅音键安排在中间行,直接处于手指之下,这一排键可组成约3000个英文单词。
而在QWERTY键盘同样位置上的那些键只能组成约100个英文单词。与QWERTY键盘对比,使用该键盘时手的工作负荷从左手转向右手,并且手指问的负荷分配也更为合理。由于QWERTY键盘已在千万人群中广为使用,
QWERTY键盘是1868年由Christopher Sholes申请专利,后来在全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
原因是当时的制造打字机的技术不到位.就把字母用得多的键重新排了.然后qwerty就变成通用布局.
要使这些已熟练掌握原有键盘输入方法的人弃旧换新,困难重重。但由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某些计算机制造商正在试图把这一键盘的设计特点应用到他们的产品中去。
下面是复制的:
自然到我们甚至忘了发问:为什么大家还在用QWERTY键盘呢?
从群魔乱舞到一家独大的键盘排列
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在那个打字机还在广泛使用的年代,按键布局还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充满创意的布局还都存在,例如类似钢琴的双排布局和随后的四排布局,还有1917年就诞生的JCUKEN布局。然而,不知不觉间,按键布局几乎只剩QWERTY这一种,并从打字机延续到了电脑上。
无论是拉丁语系的欧美,还是使用平假名片假名的日本,哪怕是明明拥有独立拼写体系——拼音的中国,都毫无例外地使用QWERTY作为按键布局。此外,虽然有些地方使用的键盘和QWERTY不太一样,例如QWERTZ键盘(德语)、AZERTY键盘(法语)和QZERTY键盘(意大利语),但它们其实都是QWERTY的变体。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sh193yuan」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Newcatman/article/details/12834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