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吧 关注:281贴子:4,023

【名士狂生】从祢衡到黄射---考荆襄风云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祢衡到黄射---考荆襄风云录


IP属地:江西1楼2022-12-08 12:42回复
    世云:有狂徒称祢处士者,性格怪癖,言语无端,恃才傲物,终或骤死,可曰言行无状,品性无端,然于辞藻一道或有所得,虚名之士而已。戒之曰,或有良史可考,可风闻其人一二,切切。其人出于《后汉书》。言其平原人士,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入许下,无一处可持,乃至怀刺文字泯灭,而又恃才言朝中大儒若无物,终以才得孔融喜爱,书荐于上。而后受曹公邀为鼓吏,乃裸衣而鼓,不为操所容,遣送荆州刘表,又复轻慢为刘表所恶,遣至黄祖处,以言行无礼,终为黄祖所杀,年二十六。此上是根据通传祢衡主要经历信息的缩略,如有重要信息疏漏,也请读者指出。至于骂曹操一众部下的事情,其实未可考,权当后人借祢衡之口骂曹,不作为考据资料。


    IP属地:江西2楼2022-12-08 12:44
    回复
      2025-05-29 16:06:00
      广告
      对于祢衡为人,普遍的观点是这个人诗词歌赋有些水平,但是嘴臭,属于网络不发达时代的键盘侠,最终因为面对面上网喷人,导致死亡。
      以下是一些个人观点,无论你是什么粉希望大家能理性讨论,从历史迷雾中尽量揭开那风云动荡的荆州一角。


      IP属地:江西3楼2022-12-08 12:45
      回复
        首先,祢衡的出生,百度百科认为祢衡为(173-198)年,只有二十五岁。生于173年,考据理由应该是《荐祢衡表》上说祢处士时年二十四,然后依据建安元年上书然后逆推其年龄,已知建安元年为196年,则逆推祢衡为172年生人,或许考虑了虚岁,定为173年生人。卒于198年,则是依据其生卒年推算,定为198年。
        现在开始推测,已知孔融196年春任北海国相,春,袁谭攻北海,夏,孔融败逃山东,后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任太中大夫,推算时间,至少是建安元年下半年入的许都,正好对上祢衡求职不成,然后孔融爱其才,表奏天子。
        在此之前,祢衡骂了陈群(陈长文),司马朗(司马伯达),乃至荀彧和赵融,还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满堂诸公,骂的都是大魏重臣,亲近的是曹公所恶,这等眼力着实差的厉害,这等人物狂放人物孔融表荐给天子?孔融也疯了?
        表里说,【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濯拜台郎,衡宜与为比】然后祢衡的才是什么呢?【钧天广乐,必有齐丽之观】,又言【《激楚》,《阳阿》,至妙之容,掌技者之所贪】看来祢衡确实有才,而且是玩音乐的,所以孔融以路粹,严象以异才拜台郎的理由,顺便也以祢衡玩音乐玩的六的理由荐与天子,然后呢?【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
        祢正平死就死在这一句上了。


        IP属地:江西4楼2022-12-08 12:45
        回复
          先看看,路粹,严象何许人也。
          路粹拜尚书郎,转军资祭酒,典记室,后奏孔融数罪,及孔融被诛,人皆嘉其才而畏其笔。建安十九年拜秘书令,参与汉中之战,违禁而诛。
          严象拜尚书郎,兼有文武,荀彧为督军,讨伐袁术。后拜扬州刺史,于任上被李术所杀。
          好吧,都是魏王的人。
          那么祢衡除了音乐和文采有其他才能么?施政方面没看出来,但是,仅凭被荐入皇帝身边这一条,已经足够引起曹公的重视了,于是邀宾客大宴,令其为鼓吏。
          【看见没?荐给皇帝的台郎,先给大家来一段。】
          然后呢?据说祢衡开始是自称狂病,不肯前往。最终还是去了,但估计没什么好脸色,果然,狂病发作,不肯穿鼓吏的衣服,一曲《渔阳》鼓曲节奏悲壮,被下吏呵斥后当众换衣,以自我侮辱的形式侮辱曹操。据载,经孔融劝解后,第二天去曹公府上致歉,穿单衣,缠头巾,持三尺杖,坐于门口骂曹。
          看到这里,我只觉得这小子头一天被打了,第二天拄着拐棍去的,然后在门口寻死。
          以上就是所谓的裸衣击鼓骂曹了。


          IP属地:江西5楼2022-12-08 12:46
          回复
            等等回复反应,先吃饭


            IP属地:江西6楼2022-12-08 12:48
            收起回复
              看官有何感想,以当时的士人风气,以及孔融表荐天子却被曹公截做鼓吏折辱,注意,鼓吏是被下吏呵斥的身份,以祢衡的自傲,除了寻死以求自身青白别无他法。
              其中折辱的重点正是被下吏呵斥更衣,若不更衣,祢衡是以白身奉乐,若更衣,则为司空府【当时曹操位列司空,开府。】下人。
              如此行径,祢衡颜面何存?孔融颜面何存?天子颜面何存?
              奉天子?
              之后祢衡被骑士送回荆州,期间有士人为祢衡送行,祢衡坐地大哭:坐者为冢,卧者为尸,尸冢之间,能不悲乎!
              人来送他,反称人尸冢,其狂若斯!
              在动下脑子,这些来送他的人会是什么结果?以曹公之雅望,这些士人来送他这个被曹公深恶的人,会有什么后果?
              看出来为什么哭,又为什么说这些人已成尸冢了么?


              IP属地:江西7楼2022-12-08 13:13
              回复
                之后所言,至刘表处,刘表爱其才,器重他,然后又感祢衡言语轻慢不能容忍,以黄祖性情急躁,把祢衡打发给黄祖,然后黄祖之子黄射【重点:时任章陵太守】爱其才,邀宾客饮宴时,祢衡做名篇《鹦鹉赋》,然后黄祖在艨艟上宴宾客,祢衡狂性复发,辱骂黄祖,遂杀之,黄射救之不及,黄祖悔。
                这一段表述极为流畅,完美阐述了一个文艺青年如何作死,一个网络键盘侠如何面对面喷人被教训的过程。
                果真如此?
                参照下黄射的履历,黄射极为单薄的履历里只有。【祖子射,以数千人攻徐盛,徐盛吏士不满两百,大破之,射遂不复为寇】


                IP属地:江西8楼2022-12-08 13:17
                回复
                  2025-05-29 16:00:00
                  广告
                  先赞一下徐盛威风,两百破数千,不下张辽之勇。吴书就是这么真实。
                  那么黄射死了么?似乎并没有,注意,黄祖和孙权之间从来没有说过有杀子之仇,至于弑父之说稍后再讲。然后黄祖手下的军事统领应该是换成了苏飞。
                  那么黄射到哪里去了?【此时的时间是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去当章陵太守了?
                  不对呀,按照祢衡卒年198,黄射的章陵太守最晚当到建安三年,否则就是章陵太守在江夏太守手下指挥数千军士被两百吏士大败【赞美吴书】。
                  考虑到【射遂不复为寇】,说明之前黄射对孙权可能是有多次征讨记录的,也就是说,章陵太守长期在江夏太守任下作战?


                  IP属地:江西9楼2022-12-08 13:17
                  回复
                    来,把脑子动起来,有这种可能性么?
                    如果你觉得可以,那么接下来的可以不用看了,如果认为这种配置是有问题的,我们接着讨论。


                    IP属地:江西10楼2022-12-08 13:18
                    回复
                      把视线放远些,还有谁是章陵太守。
                      据载,刘表入荆州,蒯越有功被拜章陵太守(190-?),黄祖之子黄射被拜章陵太守(?-?),曹操麾下赵俨都护七军,兼领章陵太守(208,兼领),曹操麾下吕常任章陵太守十三年(208-221)之后因为时间太远,不做考量。
                      特别注明:本人能力有限未必尽知,如读者另有考据,请出示考据讨论,谢谢。
                      如果,期间再没有录入其他人的话,暂且算做,蒯越(190-200)黄射(201-208)赵俨(208兼领)吕常(208-221),这样的顺序算是合理。
                      那么这种安排符合逻辑和史实么?


                      IP属地:江西11楼2022-12-09 02:06
                      回复
                        视线再放远些,200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1,四月,孙策遇刺,随即孙辅叛变,皖城李术叛变。孙家一系列内乱可视为促成黄祖发兵攻打柴桑的主因。
                        2,同年,桓阶游说长沙太守张羡叛乱,荆南四郡乱起,刘表派兵征讨达年许。
                        3,曹袁两家官渡相持。
                        4,刘备入汝南联合刘辟叛乱,后曹仁讨伐,刘备逃亡。【注,此时还未入荆州】刘备转进入谯沛,即曹操家族大本营,张飞得夏侯渊侄女。【注意:谯沛与徐州唇齿相依】与此同时,徐州东海昌稀反叛,猜猜和刘备有无联系?【不得不说,刘备是真的爱徐州。】
                        5,曹操表孙权,讨虏将军。
                        【与将军会猎于吴。】
                        经过200年的大事件,似乎刘表将亲善曹操的蒯越从章陵太守的位置上拿掉,换上江夏太守黄祖之子黄射,让其父子一个面北,一个朝南扼守荆州东境咽喉才是比较合理的吧。
                        会不会有人觉得古时候信息不发达,军阀间军事联动没那么紧密,一系列同步运作只是巧合?
                        来来来,我们来看看,


                        IP属地:江西12楼2022-12-09 02:07
                        回复
                          201年,曹操亲征刘备,刘备逃亡进入荆州,过汝南,斩汝南太守蔡阳。同年六月,刘表步骑万人攻南阳西鄂,杜袭抵挡数日。(统兵者何人?)
                          202年,袁绍死,刘表修书劝袁氏兄弟和睦,同年,刘备攻曹操叶县,败夏侯惇。注意哦,这时候是郭嘉劝曹操不要出兵北上,不是因为荆州军情哦。
                          203年,因李典劝阻失败,刘备在叶县周边败夏侯惇,于禁。【注意多了于禁,李典】,荀攸劝曹操继续攻河北,不用管刘表这个座谈客。
                          为什么呢?因为随后,大魏吴王征讨黄祖,可惜因后方发生叛乱丹阳太守吴景死,于是退兵平叛。
                          204,205,206,荆州方面历史记录几成空白,正是魏武挥鞭,鼎定北疆的风光时刻。
                          东吴在忙着平内乱没什么好说的,也可以解释。那荆州这边真就天天开会,脾肉复生了?
                          一个不起眼的消息,夹在邓艾传里。


                          IP属地:江西13楼2022-12-10 05:52
                          回复
                            按194年出生,则,邓艾从南阳郡迁入汝南的时间段为,194-206年间,206年左右正是曹魏迁汝南弄屯民去颍川的时候。
                            197年,曹操一征张绣,后张绣反叛,曹军退出南阳范围。同年十一月,曹公败刘表,同年诸葛亮从父死,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山上。其中有没有联系未可考。
                            198年,曹操二征张绣,五月张绣投降,曹操占据南阳。
                            199年,曹公破袁术,六月袁术死,曹公占据汝南,控制扬州。【注,地理观察,古义阳为汝南以西,新野东南方向。】
                            考虑到201年,刘表步骑数万攻破西鄂(西鄂与宛城在同一水路上,在宛城以北。)此时的宛城战况,历史很神奇的并未记载。
                            是否可以认为,199-201年间,曹公主力破宛城,汝南偏师侵荆州,随着201年,刘表反击,迁南阳郡人口入汝南是否比较妥当?比较符合政治形势?此时的战略形势,也符合刘表使刘备领军作为刘表北面屏障的时候必须以新野为屯兵之所,以应对北面与东面的军事威胁。
                            随着刘备成为刘表的北路军统帅,202至206年间这一区域战乱不断,202年夏侯惇讨伐刘备,战于新野。203,刘备北上战于博望,叶县(此时曹军增援于禁,李典所部)。204-206年随即没了正史记载,只能从邓艾传猜测206年,曹公迁汝南屯民入颍川,至于之前是否有迁屯民的动作,未可知也。
                            是否此时刘表与刘备兵锋已经威胁汝南了?历史依旧很神奇的没有记载。
                            所以猜猜看,为什么迁汝南的人口去颍川?


                            IP属地:江西15楼2022-12-21 02:28
                            回复
                              2025-05-29 15:54:00
                              广告
                              好在,尴尬的三年时间流逝的还是比较快的。
                              207年,吴王艰难的完成了三年平内乱,在曹公206年完成迁汝南民屯入颍川,还在率军征讨东北大破乌桓的时候,适时的送上助攻,孙权二征江夏,掳掠人口。江夏战况没有记录,只记录了黄祖遣邓龙率数千人攻柴桑,为周瑜所败,同年吴夫人病卒,孙权退兵。
                              208年,年初,刘备败夏侯惇,李典,于禁于博望坡,同年,赵俨为都督护军兼章陵太守,协调七军矛盾【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孙权攻黄祖,收降甘宁,斩黄祖于江夏。


                              IP属地:江西16楼2023-01-05 03: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