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2,658贴子:6,607,834

回复:【原著分析向】宋江的一生(不定时吞楼,随缘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唉…
帖子发不出去,截图也发不出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11-23 22:34
回复
    今晚整理一下语言,纳阎婆惜以及阎婆惜和张三放飞自我的具体过程就不解读了。
    一句话,看原著,尤其是阎婆惜发现招文袋的一段独白可以说是神中神。
    明早直接开始复盘怒杀阎婆惜的始末。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2-11-23 23:13
    收起回复
      占,顺便帮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2-11-24 10:45
      收起回复
        等更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2-11-24 20:10
        回复
          今日准备尽量续更,具体讲一讲宋江的人物特点,剧情不细说了,看看吞不吞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2-11-30 14:24
          回复
            阶段总结
            以上,是原著十四回——二十回,即主线剧情“七星智取生辰纲篇”中宋江出现的剧情。
            作为本篇章除了主角团最被着重刻画的人物,宋江的气场可谓是出道即巅峰。原著作者用充满溢美之词的两首赞词对其进行了吹捧,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包含了孝义和宽仁,又包括了豪侠和干练,但是全部看下来,都并不包含一个“忠”字,
            而重要的“飞马救晁盖”情节,也被作者点名批评为“玩寇长jian人暗走”,
            这也和后来宋江的人物设定产生了本质区别。
            这一部分看下来,一个真诚博爱、有情有义的著名小吏;一个面对朋友危机,在违背原则的极度恐惧中依然能不失勇敢的好人跃然纸上。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武松和宋江篇的前奏,怒杀阎婆惜的剧情,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样一个谨慎小心如履薄冰的小吏,会因为怎样的“怒”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2-12-06 11:08
            回复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1949年由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称墨菲法则、墨菲定理等。
              它和“帕金森定律”、“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原文为: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不出意外地,还是出意外了。
              本待要回家的宋江,突然被王婆和阎婆耽误了,于是就把招文袋里的书信……
              忘了,
              没错,他给忘了,而且一忘,就是半个多月。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百二本的作者觉得忘了几个月过于离谱,甚至为此改动了主剧情时间线。

              晁盖想念——刘唐送书——资助寿材——忽一朝阎婆嫁女——宋江不上门——阎婆邀请宋江去婆惜处——怒杀阎婆惜。
              变成了
              晁盖想念——资助寿材——阎婆嫁女——宋江不上门——忽一日刘唐送书——宋江被阎婆拽到住处——怒杀阎婆惜。
              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的改编,
              两者对比,
              不考虑百二回刘唐寄书莫名其妙的时间点造成的割裂感,
              我们看一看,原著百回本是怎么解释忘了烧书信的呢?
              ——“我本欲在酒楼上刘唐前烧毁了,他回去说时,只道我不把他来为念。正要将到下处来烧,又谁想王婆布施棺材,就成了这件事,一向蹉跎忘了。”
              当然,百二也要做一定程度上的修改,
              ——“本欲在酒楼上刘唐前烧毁了,他回去说时,只道我不把他来为念。正要将到下处来烧,却被这阎婆缠将我去。昨晚要就灯下烧时,恐怕露在贱人眼里,因此不曾烧得。”
              那么问题来了,哪一个更为合理呢?
              我认为,是百回本更为合理。
              首先,从合情推理的角度,百回本的逻辑更为合理。
              ——百回本宋江本身完全没有被怀疑,所以他烧书的动机并不算非常紧迫,因而被重要的事情打岔,就完全忘记了书信的存在,一忘就是几个月。导致最后在阎婆惜处对招文袋也就没有重视,从而产生了纰漏,落在了阎婆惜处,最后又因为需要金条才间接回忆起来。
              被打岔导致忘记,对此也一直没有压力,通过绑定的信息而猛然省起,这符合遗忘与猛省的基本逻辑。
              ——相反的,百二回本宋江则是只过了没一会,在阎婆惜处还记得提防阎婆惜,出门就能忘带了。
              这种逻辑显然更不合理。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知道,“招文袋落在阎婆惜处”这个事件,是必然发生的。
              它本身是离谱的,但是又必然发生。
              作者恰恰是用蹉跎忘了这个好歹有点说服力的离谱事件去冲淡必然发生的离谱事件,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后来怒杀阎婆惜做的布置。
              而百二自作聪明,觉得自己比作者懂逻辑,反而为了让忘了很久不那么离谱,刻意缩短了跨度,反而变成宋江在高度紧张的时间点突然失忆,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2-12-12 15:00
              收起回复
                贴很好,已经看到百家讲坛那味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3-02-04 22:28
                回复
                  阎婆惜其人
                  原著中的阎婆惜,是一个很纯粹的反派,一个工具人,只为了给宋江当磨刀石而存在。
                  她短暂的人生,仿佛是老天开的一个玩笑,
                  出场时候,地狱笑话的效果就直接拉满。
                  ——话说宋江在酒楼上与刘唐说了话,分付了回书,送下楼来。刘唐连夜自回梁山泊去了。只说宋江乘着月色满街,信步自回下处来。一头走,一面肚里想:“那晁盖却空教刘唐来走这一遭。早是没做公的看见,争些儿露出事来。”
                  走不过三二十步,只听得背后有人叫声押司。宋江转回头来看时,却是做媒的王婆,引着一个婆子,却与他说道:“你有缘,做好事的押司来也。”

                  宋江表示我是长得成熟点,你给我保媒拉纤也得分点老嫩吧?
                  ——王婆拦住,指着阎婆对宋江说道:“押司不知,这一家儿从东京来,不是这里人家。嫡亲三口儿,夫主阎公,有个女儿婆惜。他那阎公,平昔是个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儿婆惜也会唱诸般耍令。年方一十八岁,颇有些颜色。三口儿因来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此郓城县。不想这里的人不喜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在这县后一个僻净巷内权住。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阎婆无钱津送,停尸在家,没做道理处。央及老身做媒。我道这般时节,那里有这等恰好。又没借换处。正在这里走头没路的。只见押司打从这里过来,以此老身与这阎婆赶来。望押司可怜见他则个,作成一具棺材。”

                  我给各位看官缩略一下故事梗概,就是说这个阎公,他是一个艺人,从东京到山东来拓展商业渠道,结果失败了,人也没了,需要拿女儿换一副棺材板。
                  你一个艺人,从东京往山东郓城拓展商业渠道,
                  人家网红都往大城市跑,你往县级市里扎,
                  那不就好比说你从铁岭挖煤,到山西大同去卖去?
                  下辈子注意点,搞这种狠活走之前就可以把棺材板准备好。
                  不过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郓城县虽然娱乐行业不怎么景气,但是好在棺材管够,
                  宋江听说有人缺棺材,把杀头的勾当都忘了,
                  唯一就是相见恨晚,没送上药,临终关怀这一块没给安排上。
                  她的出现,就这么成了一切的起因。
                  省略一万字的不免费剧情,
                  最后的最后,假设她不吃里扒外,也不会为了一条腰带打这个招文袋的主意;
                  若不是贪得无厌,也该知道见好就收,不至于就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她的剧情很精彩:
                  她的出现,就是为了给宋江一个暗通晁盖暴露的大危机,她的终局,也是四大小仙女中最为激烈和肆意的。
                  她这场残暴的欢愉,最终以宋江的残暴终结。
                  但是,纵使剧情精彩,
                  她的形象却不甚丰满。
                  魏慧丽老师,熊乃瑾老师,我没有小瞧二位的意思,慕青老师就更不必说了。
                  够大了,够大了。
                  我说的是,她不丰满就不丰满在。
                  ——太纯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3-02-11 12:40
                  回复
                    怎么断更这么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2-11 22:29
                    回复
                      24年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02-11 22:29
                      回复
                        马克留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03-22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