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个新闻,但是信息很少,不敢妄下结论。
简单说下自己的猜测: 我觉得胡同学是主动失联的,当天已经离开了学校。
据消息称: “从宿舍到教学楼仅有不到100米的距离,但15岁的高一学生胡鑫宇,就在这段路上离奇失踪了。”
这条信息误导性很大。谁说胡同学就一定是去上晚自习?胡同学最后的身影出现在宿舍楼的监控里,此后不再捕捉到他的身影。那他完全可能出了宿舍后并未前往教室,而是找了其他路翻出了学校。据说,这个高中虽然在宿舍、走廊、大门装了摄像头,但还是有盲区的。对于一个决心出走的同学来说,完全可以通过事先踩点的方式避开摄像头。
当然,还有大多数人都想到的另一种可能性: 胡同学在校园里遇害了。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仅没有来上晚自习,学校当晚就已经出动老师搜查学校并报警了,凶手能在如此紧锣密鼓的时间内让一个活人彻底消失,这难度太大了。再者,警方、救援人员介入后把学校翻了个遍,连人工湖和化粪池都抽干了,又把校园所有可能藏人的角落都清查了个遍,一无所获。一个县级高中,能有多大?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莫非胡同学的尸体被塞进汽车后备箱里或某个行李箱内,瞒天过海,从校门口转移出去了?可是既然警方都介入了,不会想不到这点吧?果然,从后面的新闻里,警方也对进出校门口的车辆逐一排查,没有发现异常。那么就暂且相信警方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吧。
如果硬要往校园遇害这种情况考虑的话,倒是教职工、食堂员工宿舍以及饭堂可以搜一搜,但我觉得可能性还是不大。
我还是倾向于胡同学是主动失联的。我看到这个全寄宿、全封闭式高中有些小山坡,毗邻荒草地。如果出了学校,进入了荒草地,那么这片广阔地带应该是没有摄像头的。胡同学可能走入某个地方,或者在路边搭上了车去了某处地方。(宿舍还有现金不代表胡同学不会拿走够用的现金)。
可是据说并没有发现踩踏的脚印?这个结论我保留意见,毕竟寻找一个人留下的痕迹比寻找这个人本身难度要大的多,也可能会漏掉了一些痕迹吧。
胡同学出走究竟去干什么?为什么只带了录音笔?我有个阴暗消极的想法: 他可能想结束掉自己的生命。带上录音笔,可能没有其他的目的,就是想在死前打开录音笔,哭着倾诉自己的遗憾。
可是据他母亲透露:“失踪前,孩子似乎没有任何异常。” 这不能说明什么,很多孩子想在离开前,也没有什么异常。或许正是由于没法通过言语和情绪上的宣泄来释放压抑,才会一直“正常的沉默”着。
不知道胡同学性格怎么样,但他所读的是全寄宿的封闭式学校,我觉得他内心应该比较压抑,会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却找不到能理解他的人诉说。
青春期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是凭理性做事的,而是凭感觉做事。我们觉得带个录音笔诉说离开世界前的遗憾毫无理性可言。可如果他觉得以这样毫无预兆、大伙儿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式失联,又以离开前能饱满地倾诉遗憾再走,他觉得这样的方式是舒适的话,他感觉到的其实是种自由。
(希望以上内容全是我的瞎猜。)
简单说下自己的猜测: 我觉得胡同学是主动失联的,当天已经离开了学校。
据消息称: “从宿舍到教学楼仅有不到100米的距离,但15岁的高一学生胡鑫宇,就在这段路上离奇失踪了。”
这条信息误导性很大。谁说胡同学就一定是去上晚自习?胡同学最后的身影出现在宿舍楼的监控里,此后不再捕捉到他的身影。那他完全可能出了宿舍后并未前往教室,而是找了其他路翻出了学校。据说,这个高中虽然在宿舍、走廊、大门装了摄像头,但还是有盲区的。对于一个决心出走的同学来说,完全可以通过事先踩点的方式避开摄像头。
当然,还有大多数人都想到的另一种可能性: 胡同学在校园里遇害了。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仅没有来上晚自习,学校当晚就已经出动老师搜查学校并报警了,凶手能在如此紧锣密鼓的时间内让一个活人彻底消失,这难度太大了。再者,警方、救援人员介入后把学校翻了个遍,连人工湖和化粪池都抽干了,又把校园所有可能藏人的角落都清查了个遍,一无所获。一个县级高中,能有多大?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莫非胡同学的尸体被塞进汽车后备箱里或某个行李箱内,瞒天过海,从校门口转移出去了?可是既然警方都介入了,不会想不到这点吧?果然,从后面的新闻里,警方也对进出校门口的车辆逐一排查,没有发现异常。那么就暂且相信警方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吧。
如果硬要往校园遇害这种情况考虑的话,倒是教职工、食堂员工宿舍以及饭堂可以搜一搜,但我觉得可能性还是不大。
我还是倾向于胡同学是主动失联的。我看到这个全寄宿、全封闭式高中有些小山坡,毗邻荒草地。如果出了学校,进入了荒草地,那么这片广阔地带应该是没有摄像头的。胡同学可能走入某个地方,或者在路边搭上了车去了某处地方。(宿舍还有现金不代表胡同学不会拿走够用的现金)。
可是据说并没有发现踩踏的脚印?这个结论我保留意见,毕竟寻找一个人留下的痕迹比寻找这个人本身难度要大的多,也可能会漏掉了一些痕迹吧。
胡同学出走究竟去干什么?为什么只带了录音笔?我有个阴暗消极的想法: 他可能想结束掉自己的生命。带上录音笔,可能没有其他的目的,就是想在死前打开录音笔,哭着倾诉自己的遗憾。
可是据他母亲透露:“失踪前,孩子似乎没有任何异常。” 这不能说明什么,很多孩子想在离开前,也没有什么异常。或许正是由于没法通过言语和情绪上的宣泄来释放压抑,才会一直“正常的沉默”着。
不知道胡同学性格怎么样,但他所读的是全寄宿的封闭式学校,我觉得他内心应该比较压抑,会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却找不到能理解他的人诉说。
青春期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是凭理性做事的,而是凭感觉做事。我们觉得带个录音笔诉说离开世界前的遗憾毫无理性可言。可如果他觉得以这样毫无预兆、大伙儿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式失联,又以离开前能饱满地倾诉遗憾再走,他觉得这样的方式是舒适的话,他感觉到的其实是种自由。
(希望以上内容全是我的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