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神崇拜:司神是中国华夏民族宗教崇拜的基础,其地位类似上帝在西方,上帝是一人创造万物,中国的司神是集体创造,司神的崇拜历经中国古今历朝,最远至神农氏,到现代仍是中国民间崇拜的重要内容。司神在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儒教中都是重要内容。远古神农氏时司怪主持占卜,后来成为星宿主宰天地日月星辰变异,以后中国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司神,到周朝时司神已经成系统,不仅在民间崇拜,也成为官方崇拜的对象,司神崇拜体现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周礼记载崇拜众多司神,主要有司命、体现人类对生命的重视和理解。秦汉封建社会统治者在神话皇权同时,也崇拜司神,司马迁天官书记载秦汉崇拜司命、司中、司禄等司神,只是统治者各有所敬,而民间是普遍崇拜司神。晋朝司马氏对司神最崇拜,几乎所有司神都祭祀,甚至称司中是代表宗室,自我神话少,因司神中有司马,不需自我造神。隋唐祭祀司命、司中、司禄等常见司神,唐朝也祭祀司人、司寒,对冬神司寒的敬畏,体现当时气候特点。宋朝祭祀司命、司中、司人、司禄,元朝祭祀司命、司危、司非、司禄,其中司危是代表战争危险,元朝特别重视司危。明朝祭祀最早是司中、司禄、司命、司人,后来又祭祀司户、司马、司灶、司门、司井,明朝恢复华夏统治后,对华夏最古老的司神崇拜最重视。清朝基本沿袭明朝的司神祭祀,在建筑时祭祀司工,在中国异族统治者也会接受司神崇拜,是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体现。现代中国仍保留很多司神崇拜,特别是司禄文昌星崇拜,体现财富和考试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司神崇拜和中国本土宗教、外来宗教同样,都是人类的思想精神生活的自然组成,若极端迷信是错误的,正常合理的崇拜是可以接受的,不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甚至是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