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有利于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或不同地区的同一种病种质量进行横向比较,还有利于某个地区或医疗机构对病种质量变化趋势进行纵向比较。2009年5月,我国原卫生部印发《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这标志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正式启动。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现状,以及为我国开展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我国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概况
2009年-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陆续发布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11个单病种过程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发布了51个单病种/术种过程质量指标项,强调通过病种过程质量监测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质量,同时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51个单病种/术种的数据上报。
2015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通过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平台和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并每年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其中包含病种过程质量部分。2019年,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共收集377家医疗机构17个病种共714308份病例,涉及202个指标,每个病种指标均包含质量控制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
思考与启示
我国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数据基础较好
首先,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涵盖病种数量已经拓展到51个,数量远多于其他国家。
其次,单病种过程质量指标制订依据临床诊疗指南与循证,并结合资源消耗类指标,共同构成监测信息项,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及医疗机构自行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再次,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收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单病种过程质量数据,为今后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需重点关注工具开发
目前,大多数单病种过程质量研究都基于医疗机构层面,而非国家层面。在设计横向可比的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工具时,需考虑医疗机构级别不同、诊疗水平不同、地域及经济发展差异、患者差异等因素。
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应包含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
我国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收集指标包括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如何将这些结局指标纳入评分中,除借鉴美国经验外,还需要根据我国单病种数据实际探索适宜方法。
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应与激励措施相结合
在进行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时,需采取适宜措施奖惩,以更好地激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质量。
我国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概况
2009年-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陆续发布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11个单病种过程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发布了51个单病种/术种过程质量指标项,强调通过病种过程质量监测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质量,同时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51个单病种/术种的数据上报。
2015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通过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平台和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进行数据收集,并每年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其中包含病种过程质量部分。2019年,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共收集377家医疗机构17个病种共714308份病例,涉及202个指标,每个病种指标均包含质量控制指标和资源消耗指标。
思考与启示
我国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数据基础较好
首先,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涵盖病种数量已经拓展到51个,数量远多于其他国家。
其次,单病种过程质量指标制订依据临床诊疗指南与循证,并结合资源消耗类指标,共同构成监测信息项,可以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及医疗机构自行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再次,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收集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单病种过程质量数据,为今后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
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需重点关注工具开发
目前,大多数单病种过程质量研究都基于医疗机构层面,而非国家层面。在设计横向可比的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工具时,需考虑医疗机构级别不同、诊疗水平不同、地域及经济发展差异、患者差异等因素。
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应包含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
我国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收集指标包括过程指标和结局指标。如何将这些结局指标纳入评分中,除借鉴美国经验外,还需要根据我国单病种数据实际探索适宜方法。
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应与激励措施相结合
在进行单病种过程质量评价时,需采取适宜措施奖惩,以更好地激励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