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90101金
嗜酒是“任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世说新语·任诞》中描述名士以纵酒为风流的场景便有近三十多篇。“其中以刘伶病酒为最甚,嗜酒如命。《资治通鉴》有言:刘伶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美酒虽然醉人,但是魏晋士人的嗜酒却自有深意,唐代诗人杜甫说:“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晦日寻崔戢李封》),在社会黑暗动荡,政权频繁交替的魏晋时期,文人为了自保,不得不沉沦于醉酒以逃避现实,即便是有不正当的语言或者举动,也可以推脱于“酒”。“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阮籍的借酒消愁,实则是出于躲避迫害的无奈之举。鲁迅先生更是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表示“对于阮籍而言,‘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
早期造酒和饮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祭祀,饮酒礼便是周代礼乐文化最直接的产物,《诗经》中便有描述周王祭祀祖先,礼数周到,醉酒饱德的场景。而魏晋士人饮酒行乐的同时,却将它们作为表达对礼教的不满,放诞不羁的行为表示。从祭祀天神的礼教活动到抒发情感的个人自由,这也是他们自我精神增强后追求自然的形式之一。
嗜酒是“任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世说新语·任诞》中描述名士以纵酒为风流的场景便有近三十多篇。“其中以刘伶病酒为最甚,嗜酒如命。《资治通鉴》有言:刘伶嗜酒,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曰:“死便埋我。”当时士大夫皆以为贤,争慕效之,谓之放达。
美酒虽然醉人,但是魏晋士人的嗜酒却自有深意,唐代诗人杜甫说:“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晦日寻崔戢李封》),在社会黑暗动荡,政权频繁交替的魏晋时期,文人为了自保,不得不沉沦于醉酒以逃避现实,即便是有不正当的语言或者举动,也可以推脱于“酒”。“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阮籍的借酒消愁,实则是出于躲避迫害的无奈之举。鲁迅先生更是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表示“对于阮籍而言,‘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
早期造酒和饮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祭祀,饮酒礼便是周代礼乐文化最直接的产物,《诗经》中便有描述周王祭祀祖先,礼数周到,醉酒饱德的场景。而魏晋士人饮酒行乐的同时,却将它们作为表达对礼教的不满,放诞不羁的行为表示。从祭祀天神的礼教活动到抒发情感的个人自由,这也是他们自我精神增强后追求自然的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