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预售吧 关注:1,649贴子:15,802
  • 0回复贴,共1

多元化健身需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健身房入职的年轻教练中,只有52%是体育院校的毕业学生,其余48%则毫无专业背景。在健身行业“热火朝天”的状态下,这一数据揭开了当下健身市场欠缺规范的一面,这并非基于出身论的杞人忧天,而是从质量保障、效果导向出发产生的质疑。教练本身的资质、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了整个健身行业的规范发展。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大,全民健康的理念日益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由于健身教练门槛较低,整个行业的发展呈现出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态势,一些经营者只重业绩而不注重客户体验,甚至以销售高额预付卡的形式制造诸多消费陷阱。为了规范健身行业发展,当务之急是严格教练资质要求。
健身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才能起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尤其是在当前公众亚健康状态较为普遍,公众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身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教练无疑发挥着重要的指导示范作用,充当着领路人的角色。
作为一名健身教练,首先必须掌握专业的健身知识和专项技能,其中包括生理知识、运动技巧和营养需求等方面。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巧,教练在指导学员健身时,才能起到应有的指导示范作用。否则错误的指导,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出现练“坏”就医的极端情形。此外,教练还应恪守行业的职业操守。除了认真负责、礼貌谦逊、诚实守信等必要的品质外,教练还须尊重客户诉求、注重隐私保护等专业性要求,比如在上课需要与异性客户肢体接触时,须征得对方同意,而且应当适当、得体。
对此,我们需要纠正实践中常见的三个误区。一是需要区分教练与销售人员的区别。从应然的角度看,教练重在服务的专业性、健身的良好体验感,而不能虚假承诺、夸大其词地进行宣传,不能一味为了业绩而忽视质量和效果。二是需要区分教练与陪练。对于消费者而言,教练在健身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练更注重的是指导,突出专业水平,而陪练则重在陪伴时的督促与纠正。三是健身只是保持身体健康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有些教练以健身之名,私自为客户制订营养计划和兜售营养补剂,毫无疑问违情悖理。
为了规范健身行业,需要制订统一的考核标准,完善教练水平评价制度,提高证书的权威性、信任度,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市场准入机制。目前健身教练的职业资格考试有所缺失,市场上有关健身教练的证书、认证五花八门,有各种协会举办的培训,甚至有媒体曝光称只要花600元即可买一个证书。这些乱象的产生有各种证书缺乏统一标准的原因,也与所谓的健身教练资格证、职业技能证书缺乏权威性有关。各类证书的审核不严,导致社会对其缺乏应有的信任。
当然,除了严格规范资质之外,对于健身教练的行为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健身教练被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推销预付卡,其后随意离职,给消费者健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今后,我们需要不断督促教练和商家遵守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诚信合法经营,以专业的服务来提高顾客对健身的良好体验感和满意度。
总之,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提高健身教练的资质,有利于夯实和壮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基础,提升体育产业治理能力,树立行业形象。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严格教练资质、保障服务水平,才能保障全民健身质量和效果,推动体育消费市场升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11-04 00: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