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个女性九个「炎」,妇科炎症太常见了。
据统计,我国育龄女性为1.5-2亿,其中约3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的危害可大可小。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三大妇科炎症之一——「宫颈炎」
1.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宫颈炎?
妇科炎症这么多,症状看起来也大同小异,主要还是白带和瘙痒两大「难言之隐」。
怎么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类炎症呢?尤其是宫颈炎和阴道炎,有时还「成双结对」出现,确实难以分清!
来源:站酷海洛
其实,两者症状还是有些区别的:
阴道炎,一般症状是白带增多、有异味,呈黄色或绿色的分泌物,外阴道瘙痒等。
宫颈炎通常没有症状,但也可能存在白带异常和啪啪啪出血的情况。
尤其是白带异常,在排除阴道炎症后,就很有可能是宫颈炎。
同时得阴道炎和宫颈炎的情况很常见。「宫颈」上接子宫,下连阴道,所以容易出现「连坐式」的感染。
2.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等跟宫颈炎有什么关系?
宫颈炎分为慢性和急性。急性宫颈炎是由性交、流产、分娩、诊断性刮宫等引起的宫颈损伤,久治不愈就变成「慢性宫颈炎」。
而宫颈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可能导致「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囊肿」等。
宫颈肥大:单纯的宫颈肥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就行,不需要特别治疗。
宫颈息肉:炎症引起的增生,大部分无明显症状,极少出现恶变。建议做个门诊小手术,把它摘掉并行病理诊断,更稳妥。
宫颈纳囊:宫颈炎愈合的过程中形成囊性肿物,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那么,传说中的「宫颈糜烂」呢?它只是听起来怪吓人,其实根本算不上疾病!
简单来说,宫颈糜烂其实是宫颈管里的柱状上皮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往外「挪了挪地盘」,并覆盖了一部分宫颈外口表面的鳞状上皮细胞[1]。
于是,原本粉嫩的宫颈外口,就会有些地方呈细颗粒状,看起来像是发生了「糜烂」。


△柱状上皮细胞(蓝色部分)在激素影响下外翻,到达子宫颈开口及外周的正常现象,专业名词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所以,宫颈糜烂也不再是慢性宫颈炎的症状之一了[2],因为宫颈糜烂这回事儿本身就不成立。
3.感染宫颈炎,都怪男人?
提到妇科炎症,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肯定是大猪蹄子传染的吧……」「只要有啪啪啪经历,大部分人都有可能感染宫颈炎。」
性生活确实会带来更高的妇科炎症风险。
比如对象包皮过长、未翻转洗净就提枪上阵,女同胞就很容易被感染;又如啪啪啪频率较高,导致阴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容易被病菌趁虚而入。
但你也不能把所有的锅都甩给啪啪啪啊!
宫颈炎的病原体通常为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球菌,确实属于性传播疾病。
然而,大多数宫颈炎患者分离不出任何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尤其是在性传播疾病的低危人群(如>30岁的女性)中。[3]
而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部分宫颈炎依然没治愈,也证明多数不是由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引起。
4.不管有没性生活,都有可能感染宫颈炎
以下这些原因会导致宫颈炎:
不戴套套的性生活:可能会感染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疱疹病毒等;
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分娩、流产、手术等致宫颈损伤;
阴道炎:如果患有阴道炎,例如急性滴虫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都有可能引起急性宫颈炎;
阴道冲洗:用高浓度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使用腐蚀性较强的药片栓剂。
女性身体因为生理构造的原因,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所以,女同胞们,记住了,啪啪戴套不能少、卫生清洁很重要。
5.宫颈炎,到底要不要治疗?
仅仅有白带异常的慢性宫颈炎,并没有其他特殊症状,不需要治疗!
一般来说,阴道和宫颈有自净能力,医生也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而是建议注意私处清洁、避免不洁性接触等。
另外,上文中小爱提到的宫颈炎几大表现,如宫颈息肉,宫颈囊肿、宫颈肥大,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征询医生意见,如无特殊症状,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就医时记得避坑噢~
假如有瘙痒、疼痛、灼热感等其他症状,影响到正常生活,或是由性传播疾病引起的宫颈炎症,比如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等,则应该及早治疗。
此时,另一半也要接受治疗,斩草除根,才能避免遗祸无穷……当然,这个阶段能少啪就少啪。
6.长期反复的宫颈炎,会导致宫颈癌吗?
有不少慢性炎症与癌症有关,比如肺癌、肝癌等等。所以,难免有人担心:
宫颈炎会演变出宫颈息肉、宫颈囊肿,这些会不会恶化啊?
不会!
看过小爱科普的同学对此应该滚瓜烂熟了:
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持续、反复感染所致,宫颈炎是由另一些病菌感染所致,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宫颈发生炎症时,宫颈黏膜可能会出现破损,这个时候,一旦感染了HPV,HPV就会一路畅通无阻,侵袭宫颈基底细胞中,导致细胞病变。
而且,宫颈炎久治不愈,也会影响局部免疫力,不利于HPV阳性转阴。
对此,有研究证明: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是宫颈癌变的高危患者。[4]
所以,女同胞们,假如拿捏不准,担心自己已经感染了HPV,可以做个HPV检测,了解自己的感染情况。
据统计,我国育龄女性为1.5-2亿,其中约35%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的危害可大可小。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三大妇科炎症之一——「宫颈炎」
1.怎样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宫颈炎?
妇科炎症这么多,症状看起来也大同小异,主要还是白带和瘙痒两大「难言之隐」。
怎么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类炎症呢?尤其是宫颈炎和阴道炎,有时还「成双结对」出现,确实难以分清!

其实,两者症状还是有些区别的:
阴道炎,一般症状是白带增多、有异味,呈黄色或绿色的分泌物,外阴道瘙痒等。
宫颈炎通常没有症状,但也可能存在白带异常和啪啪啪出血的情况。
尤其是白带异常,在排除阴道炎症后,就很有可能是宫颈炎。
同时得阴道炎和宫颈炎的情况很常见。「宫颈」上接子宫,下连阴道,所以容易出现「连坐式」的感染。
2.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等跟宫颈炎有什么关系?
宫颈炎分为慢性和急性。急性宫颈炎是由性交、流产、分娩、诊断性刮宫等引起的宫颈损伤,久治不愈就变成「慢性宫颈炎」。
而宫颈在长期炎症的刺激下可能导致「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囊肿」等。
宫颈肥大:单纯的宫颈肥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就行,不需要特别治疗。
宫颈息肉:炎症引起的增生,大部分无明显症状,极少出现恶变。建议做个门诊小手术,把它摘掉并行病理诊断,更稳妥。
宫颈纳囊:宫颈炎愈合的过程中形成囊性肿物,不需要特别的治疗。
那么,传说中的「宫颈糜烂」呢?它只是听起来怪吓人,其实根本算不上疾病!
简单来说,宫颈糜烂其实是宫颈管里的柱状上皮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往外「挪了挪地盘」,并覆盖了一部分宫颈外口表面的鳞状上皮细胞[1]。
于是,原本粉嫩的宫颈外口,就会有些地方呈细颗粒状,看起来像是发生了「糜烂」。


△柱状上皮细胞(蓝色部分)在激素影响下外翻,到达子宫颈开口及外周的正常现象,专业名词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所以,宫颈糜烂也不再是慢性宫颈炎的症状之一了[2],因为宫颈糜烂这回事儿本身就不成立。
3.感染宫颈炎,都怪男人?
提到妇科炎症,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肯定是大猪蹄子传染的吧……」「只要有啪啪啪经历,大部分人都有可能感染宫颈炎。」
性生活确实会带来更高的妇科炎症风险。
比如对象包皮过长、未翻转洗净就提枪上阵,女同胞就很容易被感染;又如啪啪啪频率较高,导致阴道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容易被病菌趁虚而入。
但你也不能把所有的锅都甩给啪啪啪啊!
宫颈炎的病原体通常为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球菌,确实属于性传播疾病。
然而,大多数宫颈炎患者分离不出任何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尤其是在性传播疾病的低危人群(如>30岁的女性)中。[3]
而且,用抗生素治疗后,大部分宫颈炎依然没治愈,也证明多数不是由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引起。
4.不管有没性生活,都有可能感染宫颈炎
以下这些原因会导致宫颈炎:
不戴套套的性生活:可能会感染淋病双球菌、沙眼衣原体、疱疹病毒等;
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分娩、流产、手术等致宫颈损伤;
阴道炎:如果患有阴道炎,例如急性滴虫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都有可能引起急性宫颈炎;
阴道冲洗:用高浓度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或使用腐蚀性较强的药片栓剂。
女性身体因为生理构造的原因,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
所以,女同胞们,记住了,啪啪戴套不能少、卫生清洁很重要。
5.宫颈炎,到底要不要治疗?
仅仅有白带异常的慢性宫颈炎,并没有其他特殊症状,不需要治疗!
一般来说,阴道和宫颈有自净能力,医生也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而是建议注意私处清洁、避免不洁性接触等。
另外,上文中小爱提到的宫颈炎几大表现,如宫颈息肉,宫颈囊肿、宫颈肥大,可以针对具体情况征询医生意见,如无特殊症状,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就医时记得避坑噢~
假如有瘙痒、疼痛、灼热感等其他症状,影响到正常生活,或是由性传播疾病引起的宫颈炎症,比如淋病、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等,则应该及早治疗。
此时,另一半也要接受治疗,斩草除根,才能避免遗祸无穷……当然,这个阶段能少啪就少啪。
6.长期反复的宫颈炎,会导致宫颈癌吗?
有不少慢性炎症与癌症有关,比如肺癌、肝癌等等。所以,难免有人担心:
宫颈炎会演变出宫颈息肉、宫颈囊肿,这些会不会恶化啊?
不会!
看过小爱科普的同学对此应该滚瓜烂熟了:
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持续、反复感染所致,宫颈炎是由另一些病菌感染所致,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宫颈发生炎症时,宫颈黏膜可能会出现破损,这个时候,一旦感染了HPV,HPV就会一路畅通无阻,侵袭宫颈基底细胞中,导致细胞病变。
而且,宫颈炎久治不愈,也会影响局部免疫力,不利于HPV阳性转阴。
对此,有研究证明: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是宫颈癌变的高危患者。[4]
所以,女同胞们,假如拿捏不准,担心自己已经感染了HPV,可以做个HPV检测,了解自己的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