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吧 关注:21,828贴子:88,403
  • 12回复贴,共1

讨论话题:现在经济发展的根源在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旧阵时】到现在,随着年份的增加经济也不断发展,它的根源究竟在哪?这似乎牵涉到很多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总是有的吧。也就是其根源所在。究竟在哪?


1楼2022-10-16 20:25回复
      都没有发表意见吗?对于经逐步的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我先讲二点——
      第一是人类智慧的提升,这符合进化论的自然规律。智慧的提升,科技也就提升了。换句话讲,就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物质的手段高明了。经济当然发展。这是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
      如果说,是其他制度上的原因,那不是最根本性的原因。试问非洲国家之前是很穷的,现在经济也发展了。这明显是科技提升带动的结果。
      第二就是与世界沟通。这是智慧融合的原因。就假如一个人天天闭门在家,不与别人沟通来交换知识,那进步就慢了。对国家来说亦然。
      我国向世界沟通,也就是俗话讲的开放。这件事要追溯到我国在1972年,随着【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以后的开放,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搜索上海的《光明日报》可查阅。


    2楼2022-10-23 12:09
    回复
      这种开放便宜了谁。得意了谁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11-03 01:31
      收起回复
          楼上说的对,赞同。但首先要明白二件事:
          第一是,1972年中美签署《三个联合公报》冲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被封锁的窘局,让我国在多方面都迈出了国门,与世界沟通。这不可否认的是,那是完全正确的。
          我国广大的市场需要和充裕的人力,远远优先于外国,但对外国来说也是双方利益的。
          第二是深度的开放。
          1、这方面在经济学者讨论来说,早有香港学者提醒——【要警惕资本殖民化】。
          2、开放的体制关联着大众的利益。大方针的操作,是否有利于国家、民族乃至广大国民的生活更好的发展和提升?这又是一个讨论的议题。


        5楼2022-11-03 14:35
        回复
          我们先看看我国怎样拉开与世界沟通(开放)的序幕——
          1972,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132491491047687&wfr=spider&for=pc


          6楼2022-11-06 01:06
          收起回复
              上面几层楼讲的,都是我国向世界握手,融入世界,也就是开放。
              接下来的应该就是制度上事了。
              总体上,人类的科技是不断的发展,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物质的手段也越来越高,因此,经济不断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制度上的操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改 革。在这方面,我们引用《十个如果》中讲的【如果我国出现两极分化,那么,改 革就是失败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做过深入研究。但现在面对的问题还是有的。
              现在面对的问题有——
              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对私企老板的管理问题(如拖欠工资、不给员工买社保等等)。


            7楼2023-01-05 16:07
            收起回复
                这个话题还是要继续吧,现在做个假设来对比,看看大多数民众怎样都是幸福的——
                假设一、有个团体共有100人,这个团体总共有1000万元财富。但是,900万元财富被一个人掌握。剩下100万元财富,那么每个人实质掌握的财富是一万元左右。
                特点:总经济数量是比较多,但大部分人的经济并不是怎样好。那么,这个团体大部分民众的生活并不是怎样好。
                假设二、也是一个团体共有100人,这个团体的财富问题只有500万元。但这500元在这100人里面,是相对性的平均掌握(没有绝对性),那么相对性就是每人掌握五万元财富。
                特点:总经济数量比较少,但大部分人的经济反而比较好,因为基本做到财富共享。
                现在做个比较:
                第一例的,总财富量有1000万元,但却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掌握。这样,大部分的生活自然不那么好过。
                第二例的,总财富虽然只有500万元,但能够相对平均掌握,这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反而比第一例更好。
                这个道理很明确吧。


              8楼2023-05-31 11: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