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开始,在Patti ѕmith长达16年完全封闭的隐居生活中,她先后经历了一个女人、一个摇滚女战士有可能经历的全部幸福与不幸,而不幸远远多于幸福。身边多年的好友和挚爱的亲人相继离去。当人们再次看到她时,她已经从一个愤世嫉俗的嘻皮女郎变成了一个沧桑坚毅的雅皮老炮。今天,Patti ѕmith 61岁。我们还等着看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绷紧满脸皱纹演什么荷尔蒙过剩的朋克教母吗?她又不是“滚石”那帮以推翻人类正常生长规律为己任的老妖精,这个世界有一个Mick Jagger已经足够闹腾了。
于是,我们便等到了Patti ѕmith的第11张正式专辑,《Twelve》。这是Patti ѕmith几十年来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翻唱专辑,收录了12首经典到无以复加的老摇滚金曲。Patti的翻唱情结由来已久,从第一张专辑《Horses》中的“Gloria”(Van Morrison原唱),到1979年《Wave》中的“So You Want to Be (A Rock and Roll Star)”(Byrds原唱),再到1996年《Gone Again》中的“Wicked Messenger”(Bob Dylan原唱),在Grateful Dead的Jerry Garcia死后她还翻唱过他们的的“Black Peter”。另外她还在1997年《Peace and Noise》的“Spell”中引用了Allen Ginѕberg的诗作,充满了致敬之情。而今年这张《Twelve》则是一张彻头彻尾的翻唱专辑,光看歌单就让人兴奋不已,全人类百分之九十的摇滚偶像在此被老Patti一锅烩了,而且12首作品的原唱均为男声(Jimi Hendrix、The Doors、Neil Young、Rolling Stoneѕ、Beatleѕ、Bob Dylan、Nirvana……)。
这年头的翻唱专辑不好做啊。太多卖力不讨好的翻唱专辑早就为人们培养了强大的免疫力和难以颠覆的审美疲劳。而今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在Patti ѕmith身上呢?客观的说,如果你想在此期待Patti Smith的重新演绎能有多大创新度的话,那你大概会失望,因为专辑中的大部分作品在编曲上都没怎么大动。当然,我们不可能希望Patti像个艺术投机份子似的做出什么特别时髦的创新。一个60岁的老太太还需要什么大胆?她可是Patti Smith!即便不在编曲上大换血,只要换上了她的声音,一切还是会不一样。而且Patti拥有一种魔力:她可以在对编曲进行最小化改动的基础上,恰倒好处的将别人的作品演绎的有如己出,哪怕是经典成这样的12首歌。
专辑以Jimi Hendrix的“Are You Experienced?”开始。尽管没有了Jimi Hendrix那出神入化的吉他增色,Patti醇厚的人声成为绝对主角,使之听起来多了几分醉意;第2首是翻唱Tears for Fears的“Everybody Wants to Rule the World”,在这首中最明显的变动就是将很具80年代风味的合成器换成了吉他,个人感觉在配乐方面将原作平庸化了,但Patti在这儿听起来可真年轻,大概也就实际年龄的一半——为了保护自己的嗓子以及健康,Patti已经多年不接触香烟、药物以及含酒精的饮料;第3首是翻唱Neil Young的“Helpless”。尽管Patti比任何女人都更有资格显摆自己的不幸,但在我印象里,她总是那么刚强,很少表现出受伤女人的一面。而这次,借着Neil Young这首将忧伤与无助一网打尽的名作,Patti彻底褪下了女战士的盔甲,一句句带着哭腔的“Helpless”带给听者无以复加的心酸。
第四首是本张专辑的重头戏之一,“滚石”红了四十多年的那首“Gimme Shelter”。“红辣椒”的贝斯手Flea和“电视机”(Television)的吉他手Tom Verlaine联手打造了丝毫不比滚石老儿原作逊色的器乐部分,老Patti则迅速从上首的伤心女人频道跳出,重新披挂上阵,甩开的嗓子立时掀起一阵旋风,野性而霸气,嘶吼的高音如同卷起的满地狂沙,一颗颗的扑面而来,相当带劲。除了Patti Smith,试问乐坛还有哪个女声能够挑起“Gimme Shelter”这个大梁?第5首翻自Beatles的“Within You Without You”,放弃了原作中令人过耳难忘的神秘的阿拉伯风情,略显平庸;之后的“White Rabbit”翻自Jefferson Airplane;第7首高潮再次来临,Bob Dylan的“Changing of The Guards”,这是我个人在本张专辑中的最爱。在Patti的版本中,没有了墨西哥号,也没有了女伴唱,朴素的原声吉他和鼓点萦绕在Patti淡定的声音左右,一点点钢琴和电吉他恰倒好处的填补了墨西哥号和伴唱的位置,Patti的女儿Jesse Paris Smith在结尾处贡献了和声。这里的Patti和Joan Baez颇有几分相象,用一种直抒胸臆的手法将听者打动。第8首是翻唱Paul Simon 的“The Boy in The Bubble”;之后Patti又翻唱了其偶像“大门”乐队的经典歌曲“Soul Kitchen”,原作中最惊艳的疯克味道明显变淡,Patti唱得有些拖泥带水;第10首又到重头戏,Ni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这应该可以算是整张专辑中改编得最面目全非的一首作品。班卓、小提琴和木吉他,这完全变成了一首闷骚的蓝草,Patti成功的赋予了它二次生命,如果柯本在天上可以听到,大概也会喜欢上吧。最后两首歌分别翻自The Allman Brother的“Midnight Rider”和Stevie Wonder的“Pasttime Paradise”。
尽管四平八稳,《Twelve》依旧不失为一张很有价值的翻唱专辑。Patti Smith就像拍了一部记录片,或是写了一本回忆录,虽然勾勒的是那个最为黄金的岁月,但依旧选择了最为谦虚的笔触,没有夸张,也没有虚构。如果《Twelve》就是Patti Smith的封笔之作,这应该可以算是个完满的句号吧。 尖儿/文
转自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