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姽·婳§吧 关注:32贴子:3,933
  • 3回复贴,共1

【水泡】蛮族的历史渊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种族区分,蛮族是人类的一个分支,但是就蛮族的精神信仰、社会结构和生存状态而言,他们更接近自己西方的邻居:夸夫。长期以来,蛮族王权与神权的合一使得原始的神秘文化融入整个民族,从政治到风俗。简单的归纳,维系蛮族社会的基础是从创世神话中演化出的祖先崇拜。



蛮族的创世神话


蛮族的创世神话中,九州的诞生完全是因为天神间的争斗。在混沌中存在着两位天神,生命与毁灭原本是一对兄弟,他们俩都想用自己的意愿来改变混沌。互不相让的兄弟俩在混沌中争斗,他们手中的武器交错碰撞出火星,完全撕裂了混沌。第一串火星变成了天空,第二串火星变成了大地,第三串火星成为九州万物,包括所有的智慧种族。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解释蛮族好勇斗狠的天性。最初,九州的各个种族都在观望天神的战斗,只有蛮族最先站在了生命天神的一边。然后夸夫、羽人、河洛陆续加入。只有狡猾的人类,在毁灭天神显露败迹的最后一刻,才加入了生命天神的阵营。最后,毁灭天神输了,被镇压在地底的深处。而生命天神则化身为漫天星辰,主导着九州。


生命天神在化身星辰前,对所有参加了战斗的种族给予奖赏。他赐给夸夫熊的力量,赐给羽人鸟的翅膀,赐给河洛土拨鼠的爪子,赐给人类狐狸的心。蛮族受到了墟神的优待,因此,蛮族具有鹰的眼睛、虎的威猛、狼的敏锐和狗的忠诚。墟神在奖赏种族的时候,也将九州作了划分。人类、羽族和河洛居住在东陆,夸夫居住在西陆,整个北陆则属于蛮族。因此,殇州的夸夫和宁州的羽人被视作侵犯了蛮族领地的敌人。


蛮族神话中并没有将魅归为智慧种族,但是也不像夸父巨人那样对魅怀着天然的憎恶。蛮族将魅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大部分蛮族在遇到魅时,会鄙视对方或者产生好奇。蛮族神话中也没有提及蛮族与人类的关系,但是从神话中可以看出,蛮族并不喜欢他们在东陆的同宗。


蛮族的祖先


带领蛮族加入墟神阵营的两位部落首领被奉为蛮族的祖先,两位首领也是亲兄弟,赤颜和温别,所以蛮族很注重兄弟情意,“兄弟合则兴,兄弟离则损”一直是在蛮族中流传的古老警语。蛮族在两位首领的带领下不断繁荣,原先居住的环境已经不够养活如此多的人口,于是兄弟俩各自带领一部分族人迁移。赤颜向北而行,不久他们见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成群的野牛羊,于是他们居住下来,成为现今的草原蛮族。温别一支则东行进入了山区,演变成山地蛮族。



蛮族的社会结构


根据《祭师之书》的记载,赤颜和温别为子孙划分了各自的领地,因此产生了现今不同地区的蛮族部落。《祭师之书》宣扬部落的首领都是赤颜、温别的后代,他们具有祖先高贵的血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在蛮族权利的争斗史上,任何一支新兴的部落,其首领都会自称是赤颜或是温别的子孙。蛮族对自己的部落首领相当忠诚和服从。整个社会结构呈金字塔形,顶端是部落首领,下一格是贵族和祭师,再下一格是武士,武士以下是普通的蛮族百姓,最底层是奴隶,包括因破产而卖身的蛮族,部落间或与其他种族战争中被掠来的俘虏等。



祭师和《祭师之书》


蛮族的祭师相当于人类的秘术师,通过星辰力量获得强大的精神力。祭师在蛮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小,普通的万人部落中祭师数量只有个位数,且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成为祭师。蛮族祭师学习的魔法派系较为单一,除了修习寰化系法术的占星师外,大多数蛮族祭师选择郁非系法术,只有个别人修习暗月系或是其他系法术。《祭师之书》被蛮族祭师视为法典,《祭师之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向所有蛮族公开的,记载了创世神话、蛮族的由来,以及教化大众服从部落首领、贵族和祭师,第二部分才是祭师们私下修习的法术书。



蛮族的生活方式


草原蛮族的基本生活方式是游牧,马是他们最重要的工具和伙伴。后期的草原蛮族,大量接受了东陆文化,才建立了少数城镇并尝试农耕。山地蛮族由于严酷的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依然处于相当原始的狩猎状态。由于缺少资源,蛮族必须发展贸易,从日用器皿,一直到金属制品、毛纺织品、珠宝饰品。虽然和夸夫、羽人的纷争不断,但是贸易往来给双方都带来好处,因此始终没有停止。蛮族的航海能力相当弱,这和他们的生活习性以及自然环境有关。



天然居出品




1楼2006-01-28 22:51回复
    我想当占星师,有什么途径


    2楼2006-02-25 22: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呵呵~~不大清楚~~


      3楼2006-03-01 10:27
      回复
        最近看《缥缈录》了。很好看


        4楼2006-03-03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