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府差事说来清闲,端也看人肯否留心,其实细枝末节里处处皆是学问。十三爷待人谈不上宽严,无非只论功过、本事与忠诚,这与我所期很是契合,办事当差便越发尽心。此行前往山东莘县平剿,也正是奉他差遣。】
【 行军半道休整,接满水囊回来,正与嘉瞻不期而遇。素知他是新调回京的新贵之臣,又属怡王侄辈,很得器用,王爷早已嘱过与他结善,况一路与他相交,言谈见识颇有相合,自然两全其美。见他在不远,便上前见礼。】
此行多赖嘉瞻兄,十三爷常提少年英雄,果不虚传。
3.
【 岁月刻人并非只在音容年纪,也在渐渐磨砺的棱角脾气里,学会在不同环境中适应调整,是以今日之叩德,虽不至阿谀,但与人相交之处,也已算有度,早非步军营中那个孤耿竖子。】
【 而绅贵豪臣所见不少,有他这等气度不易,难得是不骄不躁,说话又妥帖顺意,便视他再高一眼。】
嘉瞻兄实在自谦,此行顺利,兄当表大功,况且寄奴原先不料,嘉瞻兄有这等好身手。
5.
【 原本只是松快闲聊诨嗑,因他这一句犹言又止的未尽之语,神色又肃了起来。近来相处,也知他为人不是无的放矢,只怕另有什么发现。】
嘉瞻兄所指何事,不妨展开直言。
【 提及正事,自然不好再嬉皮,脑海中将此番山东一行大小事项无巨细在脑海中回过一遍,却并无发现什么古怪之处,便斟酌着又问。】
莫不是咱们此番平乱当中有何不妥,还是嘉瞻兄伤了何处?
7.
【 见他摇头,一口气且松。我等为臣的,应卯受一碗皇粮,尽心办差,谁也不肯无端遭受些变数。惹祸在身也就罢了,似我这般,还得担虑一损俱损,殃及身后主子。】
【 但他后话更惹心惊。左右环视一周,所幸此处只他我二人,再无第六法耳。】
兄为民谋福,为民挂心是正道,【 不论是为己还是为他,多少有几分真心,正色与他道。】
只是我等越过州府行省贸然去查,恐怕终有不妥,此为平叛而来,亦恐一时不慎节外生枝。
9.
【 一时与他皆片刻默然。隐约间也察觉我与他其中的分歧一二,他是顺风顺境一番坦途,青年便身居要职,又内外任职,看过的河山已与旁人不同,我却是从卑尘里小心翼翼发出芽来,稍想借一绺光,都得奋尽全力去争去取,又怎能不为自己多考虑。】
嘉瞻兄所言很是。不过事既至此,你我多想无益,不若此事回京后上报两位王爷,到底是地方事,还是地方父母官接手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