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2,671贴子:6,608,525

回复:居然有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不知道宋代的服饰和武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下万恶的“宋方心曲领”
基本上每一部关于宋代的影视剧里都会出现这个,在大家印象里,方心曲领就是上面是圆的套在脖子上,下面吊一个方形,和狗项圈一样的,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种都是现代人臆想出来的,不仅如此,宋代的方心曲领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
先分开说,
1.宋代方心曲领的样式
赵弘殷画像,赵匡胤的爹,通天冠服配方心曲领

宋代画像《赵鼎像》里身穿朝服,头戴笼巾貂蝉冠配方心曲领

方心曲领一定要配朝服货祭服这种高规格的礼服使用,作用很简单,因为这些高级礼服都是交领,用来压衣领的。公服是不用方心曲领的,公服顾名思义就是上班是穿的,到了明朝连公服都很少穿了,直接穿常服了,不管是公服还是常服,都是不配方心曲领的。
宋代的画像《孝经图卷》描绘的官员穿朝服的情景,从正面看方心曲领像一个圆圈套在了脖子上

不过宋代画像《文姬归汉图》里可以看出穿朝服是的方心曲领后面的样式,是半圆延伸出来两条带子交叉系在一起的。(虽然是画的东汉时的故事,但人物服饰参考的是宋人和金人的。)

明代的《明宫冠服仪仗图》里的方心曲领可以看出是完全继承的宋制。

2.宋代方心曲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存在,因为战乱方心曲领失传了,宋代人就根据文献记载望文生义出来了上面的方心曲领。这个错误一直延续到了明代嘉靖时期(这个皇帝就是历史上被海瑞骂,《大明王朝》里的那个大喊“朕的钱”“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的那位),嘉靖登基后先后开始了大礼议,对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就是服饰,奠定了明朝中后期服饰的独特特点,期间发现了宋代对方心曲领的理解错误。
唐代的方心曲领其实是中衣的领子是方领的,领子延伸出外衣外面,因为织物的柔软无法支撑起来就成了外观上的圆领也就是曲领。
样式参考《历代帝王相》

于是明代从嘉靖开始废除了宋代的错误的方心曲领,朝服和祭服不在使用。
明代后期朝服画像,已经没用了宋代错误版本的方心曲领了


IP属地:河南16楼2022-10-03 00:47
回复
    好帖,辛苦楼主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10-03 02:41
    回复
      施耐庵的“描画”能力,确实是天朝顶流。
      难怪单拎水浒人物画,都能在天朝绘画史独树一流派。
      楼主,继续更啊!搬小板凳等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10-03 12:49
      回复
        《水浒传》关于盔甲的描写
        就拿索超和杨志校场演武这点来举例,之所以用他两有两个目的,一则是水浒传里的武将对阵明显来自于士兵校场比武,二则就是对甲胄的描写比较全面。

        先解释几个名词,狮蛮带,兽面带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为是兽面腹吞,这两其实就是革带,源自于蹀躞带,带銙(也叫带板)上的图案是蛮人训狮的就叫狮蛮带,是兽头的就是兽面带,就是武将所束的腰带,不是一定要穿甲胄是才会束,穿便服也能束。同样文官的公服带也可以穿便服时束,因为就是条用来区分文官和武官的装饰。
        原文中提到的“上笼一领花袍”,这个就是上面我在杨志装束那里提到的衷甲,不是绣衫就是半披圆领袍。
        再有头盔,兽盔,凤翅盔这些下面慢慢说,先说红缨,在唐时期缨是胡人的,汉人用雉翎,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到了宋代胡缨成了汉人的标志了
        原文提到腰上系的绿绒带,红绒带是一种很绣花纹的绒布束腰带,很长,绕腰一圈,在腹部拧成麻花隔开两头,剩下的两头分别垂在两腿边。这种原本是普通士兵布带,到了高级武将那里就发展成了这种奢华样子了。
        行了下面看宋代《武经总要》甲胄的样式,
        步人甲,有一个更出名的名字“铁浮图”,是一体直身扎甲,盔上的项顿可以收缩到上面,实战时放下保护头部。图是后面样式

        右图是步人甲前面样式,左图琐子纹甲,上面的兽吞可以去掉和随时安装的。

        经典的凤翅盔,掩膊也叫肩甲,宋代的和唐代的,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多了两条绑绳,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的甲胄就更接近宋。


        有小项顿的盔,这种盔,在项顿收到盔顶时,也还能保护脖子。

        宋持刀武士像,上面的甲胄上身效果就是这样,项顿收到了盔顶,小项顿依然可以起到保护。


        IP属地:河南21楼2022-10-03 13:09
        回复
          兽盔,盔也叫胄,兜鍪,在兜鍪上装饰一些兽头,或兽纹,就叫狮盔,虎盔等等的,你装饰什么就叫什么盔。
          论兜鍪的装饰奇葩度还是日本的多,这里就不岔题了,感兴趣的就去搜搜。
          中国的兜鍪以凤翅盔最为代表

          重檐兜鍪,是宋辽金乃至西夏蒙古都是在这个盔体上来修改的。


          IP属地:河南22楼2022-10-03 13:23
          收起回复
            码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2-10-04 07:45
            回复
              这两张凤翅盔,哪个更接近北宋形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2-10-04 21:44
              收起回复
                从水火将这段,来说下说下甲片颜色的事。

                原文“熊皮砌就嵌缝沿边乌油铠甲”,说的是甲胄的内衬和包边是熊皮,甲片是黑色的。
                《水浒传》原文中经常出现金甲,银甲,黑甲,赤甲等等之类五颜六色的各种颜色的甲,在一般人眼里金甲,银甲肯定比别的甲更值钱,事实上可能更好相反,金甲是指的甲片是镀铜甲片(也可能真的有人用黄金),银甲是指甲片是抛光的铁甲片(钢甲片,所有种类的甲片都是经过锻打的),其他颜色的甲片就是指上大漆的漆片铁甲。
                单独说下黑甲还有一种可能,是指甲片未打磨抛光,明代早期,明军的甲就是这种黑甲,在明前后期改成了抛光后的白色甲片。
                给甲片上大漆这是我国的传统艺能了,从春秋战国时为了彰显身份,就给自己的甲上大漆,
                大漆原料本身就很昂贵,其制作的漆器经过的工序繁琐且花费时间。给甲片上漆的工序也是要反复的,上漆,晾干,打磨,再上漆打磨晾干,来回几次,最后经过抛光才完工一个甲片的上漆。
                唐代黑漆扎甲,可以看到漆皮依然光洁。



                IP属地:河南26楼2022-10-04 21:59
                收起回复
                  @🌜艾斯🌐巴古🌛 楼主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2-10-12 11:01
                  收起回复
                    @🌜艾斯🌐巴古🌛 楼主这个符合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2-10-12 12:36
                    收起回复
                      古书里有没有朴刀的图片?一直不知道是啥样子


                      IP属地:广东29楼2023-02-21 10:27
                      收起回复
                        水浒确实是瞄着宋国社会来写的。
                        如银子,典型就是林冲,价钱用铜钱,大额付款用银子。
                        被誉为第五名著的金瓶梅不懂宋国事,如:“见今立限各乡并猎户人等,打捕住时,官给赏银三十两。”


                        IP属地:广东30楼2024-02-28 18:55
                        回复
                          @飞!来!石! 这个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03-02 1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