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本体论的开创
紧接着赫拉克利特的另一个哲人就是巴门尼德——西方本体论的开创者。所谓本体论,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在纯粹的思维世界里寻找世界本源的努力(插一句,这也是这种本体论的思考方式必然失败的原因)。 方向已经指明,巴门尼德便开始思索人类的思维世界。他发现了什么呢?
他发现,人类的语言——也就是思维,必然是静止的,永恒静止。由于巴门尼德的发现对于其后的讨论至关重要,在此详细的阐述一下其思考过程:
巴门尼德是如何做的呢?他抓住了语言中连接主语与述语的那个系词,在英语里是be,在希腊语中是einai,在德语中是ist. (王教授也讲到在汉语中,系动词是“是”,但“是”在汉语中与在西方语言中是完全不相同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古代汉语的教材,在最后我会重新提出这个问题。所以我不同意将“是”放在这里当做系动词)
系词是判断句的中心环节,由他连接主语和述语。但系词绝不是等号,原因如下:如果用英语说几句话,比如
Something is red; Something is green; Something is brown;Something is yellow….., 在这些句子里,red , green, brown, yellow 是颜色,是性质和属性,相互之间不同,可以看到,is 也就是be动词一定不是等于号,否测这几句话中的something必定就互不相同了。那么be动词是什么呢? Be动词其实是思考,是纯粹思维。正是通过思维,才能把red,green,brown和yellow赋予something,如此,诸感性杂多才能获得统一,即都归属于something而不会互不相关。因此,如果我们能理解something,能够知道这个静止的存在物,这必定是be动词的功劳。Be动词就是一个动作,它创造出了something,也就是存在,存在就是思维世界里的一个范畴。 同时,由于地球上的语言都符合这一普遍的道理,或者说人类语言的逻辑性是普世的,所以,创造出存在物的这个动作可以猜想是属于一个超越了所有人类的绝对的,客观的思维,来自神的思维。 这个客观的思维创造出了存在这个绝对静止的概念,人只有首先(逻辑上的先,比如,说这是人,那么在逻辑上首先是:这是动物。说到这是动物,就必然在逻辑上首先是:这是生物,如此类推至逻辑上的顶点是:这是存在) 思考到“存在”,然后才能把无限多的属性赋予这个存在,使之成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物体。所以,这就叫客观唯心主义。
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王教授举了一个黄河的例子,黄河时时刻刻在流动,而且河道也多有改变。但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提到黄河时,他们心中所想的东西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这条被中国人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这么看来,人们所说的”黄河“并不是那条不断流动,时刻改变的河流,而是一个静止不动的‘概念‘,是个恒定的‘存在’。 如果人们所说的“黄河”并不指同一种存在,那么人和人之间如何交流呢?没有交流,人类的社会如何发展呢?
这就是由巴门尼德开创,并在柏拉图那里得到完善的客观唯心主义。在第87页,王教授分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三层意思:第一,思维世界是客观的,思维世界的客观规律可以在语言中被发现;第二,思维创造出存在;第三,思维与存在同一,思维决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