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岳
王东岳:所玩弄的一种特殊的逻辑游戏。
梁冬:大号儿童,您说的大号儿童其实就是成年人。
王东岳:对,对,对,所谓大号儿童,就是他们是一群,特别,特别奇怪的一群人,就像那个很幼稚的儿童,但是说出来了最有趣的话。
梁冬:比如像亚里士多德什么的,苏格拉底什么的。
王东岳:你比如最早的哲学家叫泰勒斯。那他说水为万物之源,他这句话实际上表达的什么呢?表达了万物是同一种东西,这个概念在里面,后来就导出了原子论,留基伯,这古希腊一个人——哲学家。还有他的弟子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原子论就认为,万物都是由最基本的原子组成的。我们今天说,这个茶杯和这个木板,和我们人,不同,是因为它内含的质料不同。错啦,因为它们内含的质料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呢,古希腊从这儿开始,就引出了原子论,到现在,仍然是物理学最前沿。所以我们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出现了,科学就出现,它完全是跟着逻辑跑的,不是跟着实践跑的。我们跟着实践跑的是出技术的,跟着经验走,只出技术,它是一个,你是用技术的,用实践操作——试错法不停慢慢往前走。
梁冬:对。
王东岳:这个走出来的是个技术体系,是个艺术体系。那边走出来的是个哲学体系,接着就是一个科学体系。
梁冬:诶,有意思了,就是说中国文化,你要放到整个和西方文化,尤其是古希腊,古雅典这个文化来对比的时候,你看到一个在强调逻辑和哲学,一个强调视觉和闪点,它的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就是跟语言有关。而这个拼音语言和象形文字有关,是吧?
王东岳:对,对,对。这个差异……
梁冬:而这个差异,跟我们当……当时他们那种生产方式有关。而且……
王东岳:而且跟我们这个地理环境的封闭有关。
梁冬:对,稍事休息一下,马上继续回来《国学堂》。
字幕提示: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根源在于:
语言和文字的不同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刚才呢和王东岳讲到西方文化,因为我讲东方文化《国学堂》的时候,要讲西方文化做个对比,西方文化的价值和他的特征就在于因为拼音文字形成了逻辑强迫症,因为有逻辑强迫症,所以他们对逻辑就要求很严格,所以就有一系列的推演,才有了所谓的哲学,哲学才有现代所谓的科学。
王东岳:对。所以西方,你从它的生存结构上讲,它由于古希腊文化是个半商业文化。
梁冬:对。
王东岳:所以它讲个人,对不对?从生存结构这个角度讲,它讲个人。
梁冬:为什么呢?
字幕提示:
西方强调“人权”与“生存结构”有关。
王东岳:因为商业活动是一个冒险活动,他不能带着老婆孩子跟他一起去冒险,对不对?所以家人放在这边,然后自己独自出去去经商,所以他强调个人行为,他强调个人自由……
梁冬:所以美国的那些电影大片、好莱坞大片,都是个人英雄主义?
王东岳:诶,对,对对。而且它西方的整个文化是建立在个人立场上讲人权呀,是这样走出来的。
梁冬:对。
王东岳:对不对?所以社会契约论也是从这方向走,因为它经商就要有契约,就要有合同。
梁冬:对。
王东岳:那么社会问题他也认为是个合同问题,你为什么有权利,大家都一样,因为经商,大家是平等的,平等的大家才能经商。
梁冬:对。
王东岳:可是农业文明就不同,农业文明是要集体,大家人很多,大家要在这块土地上精心耕作,所以它讲集体,讲……
梁冬:讲和谐。
王东岳:讲和谐,它讲这个东西,这是你生存结构造成的。生存结构的这个差别再反映到思想方式上,东方这个地方很封闭,大家就只有这一种文字,说来说去你不可能去注音去,用不着,画个图,我来画,发音都不发音,我就能看懂它是什么意思。有一个马致远写的一首诗,叫《秋思》。他这样写,他说这个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